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冽 飘渺 霎时 头晕目眩B: 脸颊 梦寐 寒颤 变换多姿 C: 嘹亮 朗润 寥阔 一代天娇 D: 贮蓄 晌晴 应和 玲珑剔透 |
2、 | 找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 ) A: 凝成 诱惑 训诫 嶙峋B: 目眩 啜泣 晕倒 屡次 C: 小憩 骚扰 糟蹋 庸禄 D: 伫立 伶仃 素帐 怡然 |
3、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典范(diǎn) 恪守(gè) 箴言(jiān) 絮絮叨叨(dāo) B: 涵养(hán) 允诺(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ǎo) C: 愚蠢(chǔn) 遗憾(hàn) 尴尬(gān) 自吹自擂(léi) D: 谦让(qiān) 积淀(diàn) 谚语(yàn) 大发雷霆(tíng) |
4、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追溯/重塑 亢奋/引吭高歌 瓜熟蒂落/啼笑皆非 B: 茁壮/笨拙 挑剔/挑拨离间 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C: 剥削/剥夺 粗犷/旷日持久 干劲十足/苍劲有力 D: 龟裂/乌龟 模型/装模作样 强词夺理/身强力壮 |
5、 |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是学生能否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B: 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 C: 我们要预防眼睛不近视。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
6、 | 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讪讪(难为情的样子) 无端(品行不端正,没规矩) B: 愕然(吃惊的样子) 狡黠(狡诈) C: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张皇(恐慌、慌张) D: 濡湿(沾湿) 折腾(反复做某事) |
7、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这本书共收录了我们文学社成员的150篇大作,是我们三年来的智慧结晶,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 B: 生日那天,面对朋友们送来的礼物,王磊感动地说:“既然大家这么真诚,那我只有笑纳了。” C: 你出身贫寒,家慈好不容易把你养育成人,她辛苦了一辈子,你现在应该好好孝敬她。 D: 报刊记者最后解释说:“因为消息多数来自民间渠道,故难免有不实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
8、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酝酿(niàng) 依傍(bàng) 隐天蔽日(bì) B: 着落(zhuó) 雕镂(lóu) 妄自菲薄(fěi) C: 阔绰(chuò) 商酌(zhuó) 繁花嫩叶(nèn) D: 蹒跚(pán) 响晴(xiǎng) 不屑置辩(xiè) |
9、 | 下列关于课文《一棵小桃树》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B: 文中作者多次写自己的奶奶,其作用有二: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院子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C: 文中作者写道“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这里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说成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 D: 文章最后一段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美好愿望。 |
10、 | 下面各项中划线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丘壑 攫取 吞噬 瞑思遐想 B: 倒坍 免豁 取缔 窸窣作响 C: 恻隐 绮丽 渎亵 销声匿迹 D: 红绯 羸弱 梦寐 无可置疑 |
阅读陶渊明《饮酒》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 )陶渊明,又名________ , 生活在________朝代。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________ , 抒发他热爱田园风光、安贫乐道、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清高自赏与消极遁世的因素。( 2 )你能体会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吗? ( 3 )如果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吗?你能说明理由吗?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丙】 诸葛厷年少不肯学问,始与王夷甫谈,便已超诣。王叹曰:“卿天才卓出,若复小加研寻,一无所愧。”厷后看《庄》《老》,更与王语,便足相抗衡。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①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 ③静以修身________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⑤诸葛厷年少不肯学问________ ⑥更与王语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③卿天才卓出,若复小加研寻,一无所愧。 ( 3 )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宁静、明志。王叹觉得学习不光要有天资,更要肯钻研。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 |
让生命在每一刻都能说出得体的语言
①很好的阳光,空气中弥漫着迟开的芬芳。
②我站在一个儿童摄影棚前等人。突然,一个小女孩儿把车骑到了我跟前,险些撞到我。我赶忙躲她,不想她竟追过来。我只好无奈地冲她笑了。她也冲我笑,一个仙子般的小姑娘。“阿姨,”她指着摄影棚外墙上足有两米高的巨幅照片对我说,“这是我,”我这才注意到,原来,这骑童车的女孩儿竞是那巨幅广告上的小模特!我看看照片,再看看身边的女孩儿,不住地夸说“漂亮”。女孩儿得意得不得了,头脑摇晃得像条欢快的小狗。此时,我不由想起了发生在南怀瑾大师身上的一件事。
③有一回,南怀瑾乘火车,身边坐了一个年轻人,捧着一本书入神地看。南怀瑾瞟了他手里的书,随口问了一句:“有那么好看吗?”年轻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说自己一直十分喜欢读这位作家的作品,南怀瑾说:“哦。那我回头也买一本来看看。”那本书的作者正是南怀瑾。
④我喜欢小女孩不依不饶追着我这个陌生的阿姨,邀宠般地告诉我说那墙上的照片就是她,她说破,是因为她透明;我也喜欢南怀瑾不曾道出自己就是那本“好书”的作者,他缄口,是因为他蕴藉。
⑤我不能接受女孩儿抛却一派天真,扮演大师的深沉;也不能接受大师抛却沉静内敛,扮演女孩儿的单纯。
⑥我愿意拟想,大师也曾拥有无饰无邪的童年,愿意将自己的美事、乐事、幸事张扬天下,不惧人讥,不怕人妒。就像花不会藏掖自己的芬芳,透明的心也不会藏掖自己的景致。那么没道理,那么没章法,反正就是让童车冲到你脚下,纠缠着你,迫着你唱赞美诗。这让你很便捷地就怀了一回旧,你生了锈的感觉在一颗开花的童心面前一下子生动起来,摇曳起来。
⑦我更愿意拟想,女孩儿将一步一步修行,直到学会对着岁月深处那个急煎煎向路人跋扈地炫耀自我的女童发出不屑的哂笑。南怀瑾大师特别看重生命的“庄严感”,庄严的生命必是摈弃浮华、拂去尘屑的。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然不会热衷于在生活的大海中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妄的人,才会那么黏,总是试图粘住更多激赏的目光。
⑧行走人世间,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双善于撷取的手,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而在这两个故事的连接处,我愿意试着绣上自己细密的心思告诉自己,或许,这一边,正是我渐去渐远的昨日,那一边,恰是我愈行愈远的明朝。
⑨揽万物以为镜,窥见自我一息一变的心颜。不是所有的“可爱”都适宜窖藏,此时的口无遮拦,彼时可能变成了庸俗轻浅。风度,往往与一个人的自知度呈“正相关”。对一个个体生命而言,没有恒久不变的“一派天真”,也没有与生俱来的“沉静内敛”。
⑩自觉修行的生命,会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语言,不造作,不夸饰,不张扬,在熨帖中开出最美的花朵。
( 1 )第②段画线句子“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发生在南怀瑾大师身上的一件事”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①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
②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
( 3 )结合语境,对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进行赏析。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然不会热衷于在生活的大海中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妄的人,才会那么黏,总是试图粘住更多激赏的目光。
( 4 )结合文意,选出信息提取不正确的一项是( )愿你披荆斩棘,磨砺成自己的榜样
①和父辈们普遍崇拜的战斗英雄、先进人物相比,如今的年轻人似乎不知道该向谁看齐,只被演艺和商业明星的光环晃得头晕目眩、不可自拔。榜样的背后,是价值的取向。难道我们年轻人,真的是沦为精神空虚、拜金主义、娱乐至死、幻想“一夜成名”的代名词了吗?
②我不服,我想你也不服。“偶像”这个词,本身就含有“虚幻”“盲目”的意义,容易误导人想到明星,而“榜样”则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二者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怎能混为一谈?
③况且,当下中国虽少见枪林弹雨、血染山河,但有责任、有担当、愿奉献的青年人比比皆是。年轻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训练突遇飞机故障,生死边缘的4.4秒仍试图挽救飞机重伤牺牲;29岁北大女博士娄滔不幸患渐冻症,她最后的愿望是将器官都捐出来,“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80后的余静两年前主动报名驻村扶贫,“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就不撤岗”;80后特警张劫为保护居民楼200多居民的安全,第一个冲进屋内阻止歹徒引燃爆炸物,自己却被烧得“像个烂桃子”……他们,恪守和实践着这些宝贵精神品质,成为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
④榜样找错了,人生就歪了。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这个时代,谁才能够成为我们的榜样?明星可以吗?如果他醉心艺术、孜孜以求,不是碰运气、靠脸蛋炒得大红大紫:如果他德艺双馨、言行一致,不是给粉丝一面、背地一面的“戏精”,当然值得衰扬。
⑤普通人可以吗?有一位51岁的父亲和他19岁的女儿考上了同一大学同一专业,女儿说,爸爸是最好的榜样。身边的人,反而更能言传身教。
⑥“失败者”可以吗?当柯洁以一己之力代表人类与人工智能对战,却负于阿尔法狗,谁又能说他的勇气和坚持不值得被称为“榜样”?失败不可怕,拼过就值得!
⑦谁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要学习他的是什么?是羡慕他腰缠万贯、挥金如士,还是钦佩他的奋斗之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眼红他的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还是崇拜他的废寝忘食、心无旁骛?这一点,你心里一定得有答案。心中有光,你才会发光。
⑧“一个榜样胜过二十条教诲”,一次行动胜过二十次感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你的面前,是一方干事创业的沃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愿这个新时代,能唤醒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不管你是20岁、30岁还是50岁60岁;愿你披荆斩棘、矢志不渝,磨砺成自己的“榜样”“英雄”。
(选自《人民日报.给青年的一封信》)
( 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写作: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一帆风顺地抵达理想的彼岸,可实际上这只是愿望而并非现实。在实际的生活道路上,谁都会遇到砾石,遇到荆棘,谁都会经历曲折,经历坎坷。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生活中处处有考场,时时在检测这你的意志.品质和能力,只有在这一场场考试中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当然,人们对考场也有各种各样的看法。
请以“考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必须与“考试”有关,具体的角度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