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驱弛 崇拜 计日而待 神彩奕奕B: 故障 和睦 蔚然成风 斩钉截铁 C: 疏密 端详 尽态极妍 天崖海角 D: 签署 涣发 遍稽群籍 成群接队 |
2、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这是一篇小说。本文以时间的变换为顺序,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 C: 《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魏巍。文章以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为感情线索,通过具体的几件事表现蔡老师对学生的热爱,抒发了我对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D: 《巍巍中山陵》是一篇陵园建筑的说明文,课文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心陵园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园的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
3、 | 下面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植物是能“说话”的。有时像久病的老妇人,发出断断续续的喘息声。而一旦获得________的阳光,或者接受________的水分,声音就会变得婉转悠扬。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似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面对人类的侵扰,那些植物就会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或者通过________的年轮、________的树叶,以及时刻准备倒下的躯干,表达它们的抗议。 A: 适量 充分 干巴 枯槁B: 适度 充裕 干枯 枯竭 C: 适当 充沛 干涸 枯黄 D: 适宜 充足 干瘪 枯萎 |
4、 |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作者用北平的多风和伦敦的多雾反衬出济南冬天风的柔和和天气的响晴。 B: 文中描绘了阳光下济南的全景、冬日山景、冬日水色等三幅图画。 C: 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时,选取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阳光、小山、小雪、绿水等。 D: 作者写冬天的水色,先写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其鲜亮色彩,再以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 |
5、 | 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 C: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 D: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谧(mì) 丘壑(hè) 自惭形秽(huì) B: 窠巢(kē) 婆娑(suō) 参差不齐(cān) C: 热忱(chén) 锃亮(zèng) 惟妙惟肖(xiāo) D: 濒临(pín) 冠冕(miǎn) 箪食壶浆(dān) |
7、 | 下面的字形和划线的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实在不能嗔(chēng)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B: 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téng),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 C: 那朵红莲,被烦密的南点,打的左右敲(qī)斜。 D: 我的手指搓捻(liăn)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
8、 | 下列划线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循循善诱(xúnxún) 嘱托(zhǔ) 歧路(qí) 巡阅(xún)B: 匀称(yún) 诧异(chà) 诬蔑(wù) 掐指一算(qiā) C: 蔫巴(niān) 切勿(wù) 泥泞(nìng) 落得很远(lào) D: 郝叟(sǒu) 钥匙(yào) 祈祷(qǐ) 故弄玄虚(xún) |
9、 | 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处语病,其中修改不当的一项是( ) ①随着生活多元化,使“夜猫子”一族正越来越多,熬夜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②“夜猫子”们在尽情享受夜晚时光的同时,得到的却是健康的透支所付出的。为了熬夜时不饿,他们就需要吃夜宵,夜晚进食不但会使人难以入睡,还会使人隔日早晨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均衡,引起过度肥胖。③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④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平。 A: 第①句中将“使”删除 B: 第②句在“所付出的”后面添加“代价” C: 第③句将“人的健康对于睡眠”改为“睡眠对于人的健康” D: 第④句将“改善”改为“增强”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 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C: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 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客中夜坐 明 袁凯 (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B: 令校长斩之 C: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 处处志之 ( 2 )下列对原文概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彭越出身江洋大盗,却极富军事才能。面对“泽间少年”及其众人,他以“后期者斩”予以约束;以诛最后者一人,来杀一儆百,震慑了这伙亡命之徒。 B: 彭越虽是一介武夫,但有勇有谋,在高帝讨伐陈狶时,他按兵不动, 想借机谋反。 C: 刘邦既有雄才大略,又很阴险,功臣彭越被诛与韩信被诛都耐人寻味,正如韩信所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D: 彭越攻城略地,屡立战功,一生轰轰烈烈,仅仅因汉王征兵未亲自前往就获罪,后又由于吕后进“诛之”言,而遭到夷其宗族的命运。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诸豪杰相立畔秦 ( ) ②遂破楚( ) ③欲自往谢( ) ④太仆亡走汉( )( 4 )翻译下列句子 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
小偷车夫和老头①
萧红
木柈②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直像在牛背上拔了一颗毛,我好像嫌这柈子太少。
“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也能丢。”
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睛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
“来了啊!又来啦!”
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
“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坏话,说他贪多不厌。
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火,孩子小,屋子又冷。”
“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
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但他对他自己并没说贪多不厌,别的坏话也没说,跑出大门道去了。
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锯)?”
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
这些柈子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
“吃点么?”
我去买给他们面包吃。
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像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我这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跑出去看看。最末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这时候我给他工钱。
我先用碎木皮来烘着火。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子的斧子和锯都背好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
“太太,多给了钱吧?”
“怎么多给的!不多,七角五分不是吗?”
“太太,吃面包钱没有扣去!”那几角工钱,老头子并没放入衣袋,仍呈在他的手上,他借着离得很远的门灯在考察钱数。
我说:“吃面包不要钱,拿着走吧!”
“谢谢,太太。”感恩似的他们转过身去走了,觉得吃面包是我的恩情。
我愧得立刻心上烧起来,望着那两个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泪就要流出来。已经是祖父的年纪了,吃块面包还要感恩吗?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萧红散文集》)
【注释】①该篇创作于一九三五年三月至五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迫、漂泊无定的生活。②柈:bàn,大块木柴。
( 1 )用下列古诗批注阅读本文的感受,恰当的一项是( )
方法提示 |
形象分析 |
推敲词语,如动词、副词、语气助词等 |
①________ |
推敲句子,如句式、句子长度等 |
②________ |
推敲说话方式,如称呼、话语量、主动发话与被动应答等 |
③________ |
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 4 )萧红和杨绛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写到了“愧”,谁的“愧”打动了你?为什么?【附】杨绛《老王》结尾:“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绽放在秋日里的花
①“我再也不回这个家了!”她抓起书包,头也不回的冲出了家门。
②秋风微凉,秋日里黄昏的阳光落在她肩上,她背起吉他,抱着书,趁着沉重的步子来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巷①,小巷的深处是一颗枝繁叶茂的老树。
③那失望愤怒的声音又在她耳中回荡。
④“不…”她使劲抱住吉他,苍白的脸颊上有泪水划过、(A)坠落,然后消失。
⑤“怎么办?接下来怎么办?”除了争吵,她不知道去面对父母以什么样的态度,该怎样将自己对音乐的一腔热血及其决心告诉父母②。
⑥她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因为生病已经好几天不来学校了。她挺担心的,想去看看自己的好朋友,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伴多好啊,可陪伴她的还是吉他。
⑦一边是坚决的阻止,一边是追逐的梦想,一边是未来,一边是执着,她矛盾,她痛苦,她渴望有人倾听,有人能为她解惑,可陪伴她的还是吉他。
⑧灵活的手指拨动着弦,音符在她指间跳动,旋律在她身边飞舞,黄昏的光,因美妙的音乐变得轻柔。云也为她停留,为她喝彩,落叶为她伴奏,使在秋风中为她起舞③。她是受大自然青睐的演奏者,可不知不觉的,她泪流满面。
⑨也许是她的哭泣引来了一位老者。
⑩“孩子,你这么了?”
⑪也许是太过烦恼,她将埋藏在心底的思绪告诉了老者。
⑫老者听后指指身边的老树:“它在这经历风雨几十年了,青春就像它一样,历经重重挫折,才能茁壮成长,开出绚丽的花。”
⑬她不解的望着老者,心中有什么东西要破土而出。
⑭老者接着说:“绿茵因感恩风霜,才有了茂盛,飞鸟因感恩蓝天,才有了飞翔。唯有一颗感恩之心,才能将矛盾融化。你要学会感恩,感恩你经历的一切。你仔细想想,你可曾感恩过你的父母?”
⑮听了老者的话,她不自觉的低下了头。蓦然回首,母亲每日为她准备的饭菜;(B)父亲在她学完吉他后接她回家的身影;父母在深夜陪她做作业的模样历久弥新(C),可她却从不感恩,认为理所当然,甚至她还埋怨父母不支持她的梦想,只会要求她学习。④父母的苦心她从不感恩,甚至说出了许多伤人的话,如果怀有感恩之心对待父母的话,会不会有不同?她想她知道该怎么做了。
⑯“谢谢您,老爷爷,”她抬起头来,对老者露出了笑容,灿如夏花。刚刚的忧愁消失寻无边无际(D),眉眼间净是明媚。“我要回家了,老爷爷,再见”
⑰她轻快的身影从小巷中穿过,最后的阳光毫不吝啬撒在她身上,感恩之花,冲破阴霾,在阳光的沐浴下绽放,随风飘摇,在璀璨的阳光中,美若黎明。
⑱很久之后,当她站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时,回忆道:“感谢那个老者,在我年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明方向,告诉我感恩,最终使我与父母化解了矛盾,走上了音乐的道路,并获得成功。
( 1 )文中加下划线的成语和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请以“心依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