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 A: 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 B: 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 C: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D: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凸、凹、丱、卯、凼”都是五画。B: “鼠目寸光、德隆望尊、朝花夕拾、人情练达、巧妙绝伦”都是主谓短语。 C: “我们在事业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决不能骄傲自满。”该句关联词使用正确。 D: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火越烧越烈,与家人难通音信的现状。”此句主语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3、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褴褛(lǔ) 形肖骨立 B: 拮据(jù) 自渐形秽 C: 金樽(zhūn) 强聒不舍 D: 麾(huī)下 李代桃僵 |
4、 | 引发木兰代父从军念头的一项是( ) A: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B: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5、 | 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刚建网时,一部分从上往下织,一部分从下往上织,不久,一张巨大的天网便完成了。 ②平时,红蜘蛛把网建在树上。 ③如此巨大的网,昆虫一旦被网住,众多蜘蛛便会一哄而上,把毒液注进体内,昆虫很快便会一命呜呼。 ④南美洲有一种红蜘蛛,他们上万只生活在一起,共同织网,合作狩猎,共同分享食物。 ⑤然后,它们开始分享大餐。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④③⑤ C: ③④①②⑤ D: ④②①③⑤ |
6、 |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B: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C: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D: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
7、 |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 《雷电颂》)运用排比和反复,突出表达了屈原呼唤 正义力量、摧毁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 B: “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第二个“圆规”比喻杨二嫂,表现了她的尖酸刻薄,表达了“我”对她的厌恶之情。 C: “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王鼎钧《那树》),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树以人的特性,生动地描写了老树遭受砍伐的悲惨情景。 D: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运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用具之美和酒菜之贵,突出表现了诗人 内心的迷茫和苦闷。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殷红(yīn) 骊歌(lí) 讪笑(shàn) 炽痛(zhì) C: 亘(gèn)古 深邃(suì) 磐石(pán) 谰(lán)语 D: 嫉(jì)妒 菜畦(qí) 重荷(hè) 惩(chéng)罚 |
9、 |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背影》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著有散文集《背影》《你我》等。 B: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C: 《藤野先生》作者鲁迅,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等。 D: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10、 | 下列有关《西游记》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B: 唐僧在双叉岭遇到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金山寺长老救了他。 C: 黄风岭黄风怪善能喷出黄风,孙悟空请来了毗蓝婆菩萨,降服了妖精。 D: 孙悟空救起欲投河自尽的寺中女子,问明女子原是天竺国真公主,一年前被黄风刮走。悟空揭破秘密与假公主打斗。嫦娥下界收伏假公主——玉兔,真公主得与父母团聚。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代: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选出说法错误的两项( ) A: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的“楚江”、“建业”,是送别之地。B: 首联扣紧“雨”、“暮”主题。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 C: 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愉悦场面。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颔联、颈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喜悦的底色。 D: 颔联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 E: 颔联、颈联写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 F: 颔联、颈联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静,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 G: 末联写离愁无限,潸然泪下。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⑴故不错意也( ) ⑵轻寡人与( ) ⑶虽千里不敢易 , 岂直五百里哉( ) ⑷请广于君( )( 2 )第二段中最能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4 )在我国历史上,像唐雎那样出使不辱使命的人还有很多,请用一句话试举一例(人物,事情)。 |
别样的礼物
①从小到大收过许多礼物,当时会喜上眉梢,也会把玩上数日,随后往往置于一隅,任其蒙尘。唯有那份礼物,因其特别,久久地珍藏于内心深处,常常会在某个阳光满地、温馨满怀的日子里不经意间被我想起。
②那是登上讲台的第二年,工作的热情还在渐渐升温,课堂、学生将我每天的日程表填得满满的。这种快节奏的紧张生活,让我的身体又处在了低潮状态,我发着低烧,浑身软绵绵的,无力说话,也不想吃东西。看样子是去不成学校了,只好安心地睡一觉,养养神明天再说。
③门外突然响起了嘈杂声,接着好像是父亲和什么人说话的声音,然后父亲就进来喊我起床,告诉我学生们来看我了。我睁开蒙胧的睡眼,问父亲钟点,才发觉竟昏昏沉沉地睡到黄昏。我刚想下地,学生们就拥了进来,一个、两个、三个……挤了满满一屋子。
④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问着我的病情,劝慰我好好休息;我也询问着他们的功课和这一天班级里的情况。
⑤这时,我注意到班长向大家使了个眼色,孩子们纷纷开始翻书包,然后变戏法似地找出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迫不及待地递到我的手中。原来是孩子们为我精心准备的礼物:有我喜欢看的书、精致的八音盒、漂亮的发夹、还有红红的苹果、甜甜的蜜橘……刹那间我的被子上堆满了礼物,我被五彩缤纷的礼物簇拥着。我的鼻子一酸,眼泪静静地落下来。这些和我相识仅仅半年的孩子们用他们质朴的行为打动着我、感染着我、鼓励着我,我被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包围着,我一时语塞,任泪水不断地流下来。
⑥“小岩,你还没给老师送礼物呢!”听到同学的提醒,一个一直站在角落里的孩子慢慢靠近我的床边。
⑦ 噢,是他!这是个家境窘迫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就靠爷爷奶奶拉扯着。平日里,班级搞什么活动,他都不参加,他怕拿不出钱来,怕同学笑话他。说实在的,看到他能来我很意外。
⑧他怯怯地站在我的床边,脸已开始泛红,似是鼓了很大勇气,小声说道:“老师,我没钱买礼物,我送您一个祝福作礼物,行吗?”说完,他注视着我的眼睛,那眼睛里有亮亮的光在闪动,像是蓄着一泓秋水,那样清澈透明,看着这个平时总是寂然无声,温顺得像只小绵羊的孩子,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⑨“老师,祝您健康!”他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祝福,然后羞涩地低下头去。啊!多么别样的礼物!多么真挚的关怀!似一捧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涤荡心灵。谁能说他的礼物不名一文?谁能嘲笑他用语言表达祝福的心不够坦诚?他的礼物不正是古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最好诠释吗?在世俗面前,这礼物多么超然,多么独特,多么价值不菲!它带给我的惊喜是如此强烈,带给我的感动是如此撼动我的心!我拉过他的手,将他的手紧紧地握在我的手里……
⑩岁月流逝,步履匆匆,让人淡漠了许多往事、许多心境、许多朋友,年过半百的我,站在岁月的门槛上,淘尽了生活的尘粒,对过往的生活竟深深地起了再回首的眷念之意。看着散落在柜子里的一些礼物,突然想清点一下自己的心情了,于是“老师,祝您健康”这句祝福语又一次漫上心头。
(原文有改动)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还能拿什么来爱你
①五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了,你把我送给了大妈做儿子。
②大妈把我拉到身边,抚摩我乱糟糟的头发,似乎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
③你好像终于松了口气,眼神轻松起来。是那样的眼神,才让我小小的心里忽然充满了怨恨,你把我抛弃了,你不要我了,你为此感到轻松。
④家里真的很穷,哥哥和姐姐常常为争一块馒头打得不可开交。寒冷的冬天,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人挤在一床被子底下取暖。记忆中的夏天我们总是光着脚度过……
⑤这是你把我送出去的理由吗?可是你知道吗?纵然再贫穷,那也是我的家,而你,把我从家里赶走了,不再让我叫你妈。
⑥大妈温和而且耐心地爱着我,爱着一个心里充斥着屈辱和怨恨的孩子,慢慢地用她饱满的爱将我一点点改变。我毕竟还小,容易被温暖。我终于叫她妈的那天,她哭了。
⑦七岁,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和妈跟着父亲一一也就是曾经的大伯去了城里。
⑧兴许是我的缘故,妈对你和那个家越来越照顾,走的时候,体面的房子都给了你,还有那些看起来不错的家具。那天你一直在看我,后来你伸手想摸摸我的头,我躲开了。
⑨第二天,我跟着妈离开了生活了七年的乡村,离开了你。
⑩我没有想到你会来。秋天的季节,街上刚刚有落叶的日子。那天放学回到家,进门就看见你。
⑪我不知道那时候你多大的年纪,看起来像个老妇人,颜色黯淡的衣服,很久没有清洗的头发,还有粗糙的手指。看到我,你充满着慌张和惊喜,怯怯地唤我:石头。
⑫别叫我石头。我粗暴地打断你,我叫张谦。
⑬你一下不知所措起来,张了张口,没有说出话。妈端着菜从厨房里出来,说:张谦,不许这么跟婶说话,婶是来看你的。
⑭饭桌上竟然有新鲜的玉米。我不假思索地伸手拿了一个贪婪地啃。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但那时候你总舍不得在它们正新鲜的时候摘下来煮给我们吃,总要等到熟得咬也咬不动。
⑮妈说:就知道自己吃,婶大老远给你背来的,你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事。
⑯咯噔一下,我猛地被噎住了,手里的玉米吃也不是放也不是。你慌忙站起来捶我的背。我咳了一声,咳出一粒玉米。你说慢点吃慢点,婶给你拿了好多呢……
⑰我却失去了吃的兴趣,因为是你拿来的。我不想再接受你给我的任何东西——爱,或者其他。你将我送了人,我和你已经没有关系。
我读了初中,读了高中。那些年里姐出嫁了,哥也娶了媳妇,小妹去了广州打工,你身体不太好……这些事是妈告诉我的。听的时候,我一直沉默着。妈说:你考上大学回去看看婶吧,这些年,她一直惦记你。
⑱我沉默片刻,摇了摇头。太久了,我不知道该怎样和你相处,犹如陌生人,是曾经爱过也怨过然后忘记了的陌生人。
⑲你终于病倒了。这次,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而是下命令:张谦,你必须回去。
⑳回村的路途漫长而陌生。等在车站的是已经年过四十的大哥。妈快不行了,他说,就是咽不下那口气,在等你。
你真老,满头的白头发,可是大哥说你才六十四岁。你看起来像八十四岁。
你的一双手干枯得只剩下皮。我站在你身边,为眼前的情形心酸,忽然想喊你一声妈,像小时候那样,可张了张口,喊的却是婶。
你听见了。伸出手摸索着找我的手。我弯下身来。你想说什么,可你太虚弱了,我只得将身体弯得更低,低到你的耳边。
断断续续,五个字,你说了好半天:石头,别怨妈……
石头,别怨妈。五个字,我的心像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二十几年光阴覆盖的痛,就那样一下被撕裂。你的手一松,我慌忙去握,终于握住,硌得我的掌心生疼。
你就那样走了。听到哭声一片,我呆呆地俯在你身边,握着你瘦削的手指,久久没有眼泪流出。
那晚,我和大哥为你守灵。大哥是个有些讷言的汉子,断断续续地说:石头,那些年,因为你,我一直生妈的气。不是气她把你送走了,是气她送了你而不是我……
我是出生在中间的孩子,上有哥姐下有妹,出生时就身体不好,多病,吃饭时总抢不过他们。大妈没有孩子,又看我们生活艰难,想过继一个抚养。
那时哥已多少懂得生活,晓得大妈家里富裕,哭着喊着要过去,而我们家乡的风俗,过继给人的也应该是长子:为了我,你却硬是违了这个例……
你一定要将我送出去,我不知道那一刻你的心有多疼。而你在失去我的那么多年里,是怎样隐忍着不去看我,不去打扰我的生活。这么多年,我始终是你生命里的一道伤口,再也没有复原,你爱了我一生,想了我一生,也疼了一生。
你还能拿什么来爱我呢?在生活的苦难面前。而如今,我又能拿什么回报你呢?在生命的无情面前。
眼泪终于开始流下来。在你的面前,第一次,我哭得像个不懂事的孩子。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请认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