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昆明市滇池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水浒传》)
B: 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三国演义》)
C: 许云峰——挖穿地牢救战友(《红岩》)
D: 孙悟空——自擒红孩儿救唐僧(《西游记》)
2、下列关于语法修辞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迹罕至、翻来翻去、刨根问底、不毛之地”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B: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杞,周朝诸侯国。《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常见的敬辞类有“令、惠、垂、贤”等;常见的谦辞类有“家、愚、拙、散”等。
D: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与“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两句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富有诗意。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C: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D: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4、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篇小说构思新颖,匠心独运 , 情节起伏跌宕,吸引着众多的读者。
B: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上校表示,日方无权对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说三道四
C: 你尽管放手去干,有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D: 面对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因地制宜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演讲比赛中,张丽的演讲抑扬顿挫 , 慷慨激昂,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B: 语文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 . 的过程,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是不可取的。
C: 新来的王校长豁然开朗 , 性格谦和,平易近人,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
D: 走进“天涯海角”景区,我情不自禁 . 地唱起“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
6、下列传统节日中,________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
A: 元宵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D: 清明节
7、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
B: 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C: 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他们彼此依存。
D: 虽然世上有伯乐,但不如千里马多,说明伯乐难得。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双方的意见存在很大分歧 , 从而导致谈判一度被迫中止。
B: 这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能够让你从此安下心来专心学习。
C: 晚餐后,一家人就各忙各的了:爸爸打开了电脑,妈妈在追剧,我则埋头写作业,我们各得其所 , 互不干扰。
D: 学习如长途跋涉,不怕慢就怕站 , 只要你能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你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9、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济南冬景。
C: 《陈太丘与友期行 》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守礼。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们感知到,文中孩子只有在百草园才快乐,三味书屋的教育束缚了他的天性。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 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 )“干戈”、“丹心”分别是什么意思?

( 2 )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隆中对》)

【乙】蜀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容雄伟。居刘备前锋,为曹公所围,乃大开门,偃旗鼓。曹公引去,疑有伏兵。云于后射之,公军大骇,死者甚多。备明日自来,视昨日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节选自《太平广记•赵云别传》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时人莫之也 ________ ②由是先主遂亮________

③欲大义于天下________ ④曹公引 ________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②公军大骇,死者甚多

( 3 )回答问题:

①今天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但真正称得上好朋友的也许寥寥无几,徐庶对好友诸葛亮的评价和推荐,对我们维护朋友关系提供了怎样的师范?请结合【甲】文,简要分析。

②【乙】文中赵子龙除了大胆之外,还有什么性格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夜深了,花睡了

三毛

①我爱一切的花朵。在任何一个千红万紫的花摊上,各色花朵的壮阔交杂,成了都市中最美的点缀。

②其实我并不爱花圃,爱的是旷野上随着季节变化而生长的野花和那微风吹过大地时的感动。

③生活在都市里的人,迫不得已在花市中捧些花回家。对于离开泥土的鲜花,我总有一种疼惜又抱歉的心理,可还是要买的。这种对花的抱歉和喜悦,总也不能过分去分析。

④在所有的花朵中,如果要说“最爱”,我选择一切白色的花,尤其是长梗的百合。

⑤许多年前,我尚在大西洋的小岛上过日子,那时,经济拮据,丈夫失业快一年了。我在家中种菜,屋子里插的是一人高的枯枝和芒草,那种东西,艺术品位高,并不差的。我不买花。

⑥有一日,丈夫和我打开邮箱,又是一封求职被拒的回信。那一阵,其实并没有山穷水尽,粗茶淡饭的日子过得没有悲伤,可是一切维持生命之外的物质享受,已不敢奢求。那是一种恐惧,眼看存款一日日减少,心里怕得失去了安全感。这种情况只有经历过失业的人才能明白。

⑦我们眼看求职再一次受挫,没有说什么,去了大菜场,买了些最便宜的冷冻排骨和矿泉水,就出来了。不知怎么一疏忽,丈夫不见了,我站在大街上等,心事重重的。一会儿,丈夫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小束百合,兴冲冲地递给我,说:“百合上市了。”

⑧那一瞬间,我突然失了理智,向丈夫大叫起来:“什么时候了?什么经济能力?你有没有分寸,还去买花?!”说着我把那束花“啪”一下丢到地上,转身就跑。在举步的那一刹间,其实我已经后悔了。我回头,看见丈夫呆了一两秒钟,然后弯下身,把那些撒在地上的花,慢慢拾了起来。

⑨我向他奔过去,喊着:“荷西,对不起。”我扑上去抱他,他用手围着我的背,紧了一紧,我们对视,发觉丈夫的眼眶红了

⑩回到家里,把那孤零零的三五朵百合放在水瓶里,我好像看见了丈夫的苦心。他何尝不想买上一大缸百合,可口袋里的钱不敢挥霍。毕竟,就算是一小束,也是他的爱情。

⑪那一次,是我的浮浅和急躁伤害了他。之后我们再没提过这件事。四年后,我去给丈夫上坟,进了花店,我跟卖花的姑娘说:“这五桶满满的花,我全买下,别担心价钱。”

⑫坐在满布鲜花的坟上,我盯住那一大片花色和黄土,眼睛干干的。

⑬以后,凡是百合花上市的季节,我总是站在花摊前发呆。

⑭一个清晨,我去了花市,买下了数百朵百合,在那间房中摆满了它们。在那清幽的夜晚,我打开家里所有的窗和门,坐在黑暗中,静静地让微风吹动那百合的气息。

⑮那是丈夫逝去了七年之后。又是百合花开的季节了,看见它们,我就仿佛看见了当年丈夫弯腰从地上拾花的景象。没有泪,而我的胃,开始抽痛起来。

(原题为“夜深花睡”。选自十月文艺出版社《你是我不及的梦》一书,有删改)

( 1 )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里的哪些与百合花有关的往事?请简要概括。
( 2 )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在第4段写自己最爱“百合花”?
( 3 )读下面的句子(文中已划线),联系上下文,品析此刻“丈夫”内心的复杂情感。

我扑上去抱他,他用手围着我的背,紧了一紧,我们对视,发觉丈夫的眼眶红了。

( 4 )读第⑫—⑭段,试用第一人称想象并描绘出“我”面对百合花时的心绪。
( 5 )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在结尾部分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合下面语段,分析二者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①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背影》)

②又是百合花开的季节了,看见它们,我就仿佛看见了当年丈夫弯腰从地上拾花的景象。没有泪,而我的胃,开始抽痛起来。

(《夜深了,花睡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涩。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A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B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姚远同学,是不是不舒服?”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是那幅莫奈的《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感动。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说得好!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也许……”

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上过课!老师先请后排一位同学谈观感,那同学只说画面太单调了。老师微笑地点评:“莫奈画的虽只是干草垛,却巧妙地描绘了光与色带给人的视觉印象。斜射的阳光下,淡橙的天空,橙紫的远山,橙绿的树林,橙黄的干草垛……阳光在跃动,色彩在变幻。画面虽简单,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我聚精会神地听着,默默地将老师的讲析与自己的观画印象一一对照。我发现,自己的观画印象竟然与老师的讲析大致吻合,只是我的感受稍显稚嫩。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那个周末,烈日流火。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带画框的《睡莲》。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

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C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

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

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 1 )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
( 2 )第二自然段写道“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我对自己的认识”前后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 3 )文末写道“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请展开想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那时的心理活动。
( 4 )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作批注。
( 5 )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一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重读一本老书,你会惊喜地发现新的感受;回望走过的足迹,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成熟;回味亲友的关爱,你会惊喜地发现被忽略的幸福……生活中随时都有惊喜,只要有心,只要留意,我们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无数的惊喜。

请以“惊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符合文体,叙事真实,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