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疲惫 淤滩 取义成人 B: 熏黑 失修 霜风乎乎 C: 摸索 阎罗 房舍如州 D: 喷薄 舵手 长夜漫漫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 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中,被日本非法扣押的詹其雄船长坚称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表现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爱国情怀。 C: 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
3、 | 关于下面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B: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C: 《小石潭记》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景抒情,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D: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我的偶像》中的人物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激励自己前行。 B: 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C: 针对目前“校园霸凌”的不良现象,很多人发出了建设文明校园。 D: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方式阻止孩子不玩手机。 |
5、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王老师絮絮叨叨地给我们上一节很有意义的思想政治课。 B: 他反反复复地读,终于把内容读得滚瓜烂熟。 C: 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不要惊醒他。 D: 憨豆先生的表演实在太精彩了,在场每个人都忍俊不禁 ,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6、 | 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最恰当的文句是( ) B: 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的彩云飘动。 C: 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 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
7、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能够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得摇晃起来。B: 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不动声色 , 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C: 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D: 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泰然自若走过我的身旁。 |
9、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 ②应该认识到,阅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孩子如果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一旦离开校园,很可能把书永远丢弃在一边,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想看到的。 ③对教育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段,教育里最关键、最重要的基石就是阅读。 ④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重视阅读,尤其是延伸阅读和课外阅读。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
10、 | 在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中,老北京人力车夫祥子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下面选文中他在暴雨里所拉的车的来历是( ) 地上的水过了脚面,已经很难迈步。上面的雨直砸着祥子的头与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他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的任车夫在水里挣命。 A: 经过三年努力,自己买的新车B: 卖了骆驼的钱买的车 C: 租人和车厂刘四爷的车 D: 虎妞出钱帮他买了二强子的车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文言文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②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王冕读书》) (注释)①已:止,罢。②已而:过后。③曷:何,怎么,为什么。④依:投靠。⑤恬:安然。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相委而去________ ②辄默记________ ③尊君在不________ ④入门不顾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太丘舍去/冕因去 B: 元方入门不顾/窃入学舍 C: 未若柳絮因风起/冕因去 D: 下车引之/父怒挞之 (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4 )(甲)文主要表现元方________的特点。(乙)文主要表现王冕________的品质。 |
良好家风,需要“绿我涓滴”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庭家风,强调家国有机统一。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把正家风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良好家风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
②良好家风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家风是一个家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慢慢沉淀积累下来,并且代代因袭延续下去,体现整个家族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文化风格。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里的影响往往大于学校里的培养,童年时的教化往往重于成年后的塑造,生活中的感悟往往超过书本上的认知。而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风就对我们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与家风有关,家风成为我们从言谈举止到为人处世、从价值选择到是非评判、从伦理道德到人格人性的遵循标准。因此说,良好家风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③良好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魂魄。无论是主动遵守还是被动服从,无论是立竿见影还是潜移默化,家风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整个家族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风良好,则家道兴盛,美誉流芳。北宋著名的散文大家苏洵,严格教育子女,良好家风的熏陶使苏轼、苏辙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父子三人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留下了“一门父子三词客”的千古佳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教育子女“不管当多大的官,都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良好的家风教育出了优秀的儿女。家风隳坏,则祸及全家,贻害社会。一些领导干部的子女走上歧途,甚至身陷囹圄,很大程度上是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导致的。
④良好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源泉。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良好家风不仅关乎一个家族的发展,还以点滴汇聚之势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国家的兴盛,家风正则社会稳。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有了良好家风,这个家庭就会团结和睦,崇善尚德;千万个家庭有了良好家风,整个社会就和谐稳定、积极向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谐,国家就充满活力;家风良好,民族就充满希望。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良好家风,必然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和无穷智慧。
⑤注重家风,既是为了个人的安身立命,家族的兴旺发达,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良好家风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家庭是我们心灵最可靠的港湾,家风更应该是我们精神上最执着的坚守。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主动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让良好家风成为社会千顷澄碧的清风雨露。
(原文有改动)
( 1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材料】傅雷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他常以自己的经历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父亲的谆谆教诲使傅聪成长为著名的钢琴艺术家。
含泪奔跑的少年
①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②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天生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③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④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习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⑤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⑥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看着孩子玩,边招呼人刷鞋,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⑦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着母亲翻了个身,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⑧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⑨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买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⑩“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⑪“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⑫“明天来吧。”
⑬“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⑭“那……”
⑮“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⑯“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⑰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⑱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选自《时文选粹》,略有删改)
( 1 )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习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 3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