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 1 )( ) A: 少年老成 B: 溃不成军 C: 得天独厚 D: 重峦叠障 ( 2 )( ) A: 巧妙绝轮 B: 珠光宝气 C: 安静闲适 D: 明艳照眼 ( 3 )( ) A: 雕镂琢磨 B: 因地治宜 C: 别具匠心 D: 俯仰生姿 ( 4 )( ) A: 寡不敌众 B: 称心满意 C: 全军复没 D: 毫不提防 |
2、 |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烙印 探求 一事无成 持之以恒 B: 依赖 频危 精巧绝伦 轻而易举 C: 萧索 鄙夷 行之有效 通霄达旦 D: 经典 尝试 粗制烂造 重蹈覆辙 |
3、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苏州园林据说有大约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B: 书店是汇集书籍的“知识海洋”,是人们汲取智慧养料、实现心灵沉淀的绝佳场所。 C: 如果有需要的话,只有一个桥孔,就可跨过江了。 D: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构想提出三年来,引起世界沿线国家的广泛。 |
4、 |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忧心忡忡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B: 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C: 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D: 每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
5、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皑皑(ái) 襁褓(qiǎng) 羁绊(pàn) 挑拨离间(jiān) B: 缄默(jiān) 旷野(kuànɡ) 棱角(líng) 戛然而止(gá) C: 雾霭(ǎi) 蛮横(hènɡ) 寒噤(jìn) 辗转反侧(zhǎn) D: 驰骋(chěn) 凋零(diāo) 隧道(suì) 风雪载途(zǎi) |
6、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对来宾要热情接待,千万不能怠慢。 B: 他为人处事十分洒脱 , 即使在生人面前也从不拘束。 C: 她看过配料单后,自行换了一些配料如法炮制出这道菜。 D: 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副其实,让人叹为观止。 |
7、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棠花花姿潇洒 , 花开似锦,自古以来雅俗共赏,素有“国艳”之誉。 B: 爱心是一朵绽放在春日的花朵,使失落忧愁的人感到由衷的快乐。 C: 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D: 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
8、 |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蓦然(mù) 眼眶(kuàng) 羁绊(pàn) 戛然而止(jiá) B: 陨石(yǔn) 两栖(xī) 龟裂(jūn) 强词夺理(qiáng) C: 拙劣(zhuō) 推搡(sǎng) 棱角(léng) 相辅相成(fǔ) D: 漩涡(xuán) 追溯(shù) 驰骋(chěn) 名副其实(fù)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西点军校对毕业生发表讲话时称,美国军队的职责不是重建海外国家,而且是保卫美国的国家安全。 B: 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李洪占用一把锄头、一副肩头和一个甲子的时光种绿了蔡家堡的每一个山头。 C: 随着社会泛娱乐化倾向的加剧,使得一些不良风气对各个行业的腐蚀和入侵正在加速,对年轻人的成长也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D: 中国旅游日之所以确定为5月19日,是因为这一天是《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的开篇之日的缘故。 |
10、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B: 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 C: “嘿!”内德说,“我们好久没有爬山了。” D: “如果你不想走了,就在那儿待着吧。”一个伙伴嘲笑我说。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过 湖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 ( 2 )景中有情——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①知平阳县: ②将犯境: ③徐与民为市: ④不扰而集:( 2 )翻译句子: ①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 ②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③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书②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 3 )“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的原因是什么?反应了赵尚宽什么样的品质? |
像花生一样活着
耿艳菊
①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父亲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②好活?!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③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们结实着呢!”
④果然,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他又给我们讲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心里溢满了欢喜。
⑤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你不敢相信。有一年,麦收过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燃了。谁知火势借着风力殃及到我家的地,一地青青,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第二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⑥花生特别易于管理。一遍除草剂,就任其自由生长了。长长的夏天,容易干旱,花生可不怕。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秋天收获的时候,又会碰上连绵的风雨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果实长在下,雨水反而滋润了它。
⑦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秋忙时节,正赶上放假,我便回去帮父亲收花生。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发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花生就是这样低调,把自己置于泥土中,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结出珍贵果实。”
⑧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晃人的眼,那一刻,我心里豁然开朗。
⑨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虎蹿着往上长。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 1 )请按照表格要求把文段中相应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段落 |
主要事件 |
③④ |
A ________ |
⑤ |
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
⑦⑧ |
B ________ |
①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②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请从动词选用的角度赏析)
( 3 )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析。(两点即可)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别惹乌鸦
陈庚
有人认为鸟类的大脑根本没有容量可以用于思考,但实验证明,鸟类会思考,很有心计,也具有较强的记忆力。
英国剑桥大学的比较认知学教授妮可•克莱顿发现西丛鸦的鸟经常会从学生的饭盒里盗取食物,还偷偷地藏起来。而且通常很快又回到这些藏匿点,重新转移赃物。“它们做过贼,于是就疑心别的鸟也是贼”。更有趣的是它们藏匿食物时,如果当时有别的鸟在场,它会趁那些鸟不注意迅速藏好食物,或把嘴插进地里欺骗对方。可见,“聪明”很大程度上是在耍心眼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而最聪明的动物往往是社会性动物,它们要与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动物、人类斗智并生存,竞争并发展,形成了适应环境需要的类似于社会中人的具有普遍性的习性和智力。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员做过一个实验,在校园里捉了一些乌鸦,做上标记,加以称量,再把它们放走。之后他们发现,那些被放走的乌鸦在校园里一见到他们,就会冲着他们哇哇大叫,并用翅膀扑打他们。即便离开一段时间再回来,那些乌鸦仍然记得他们。所以,千万别惹乌鸦。
不仅如此,人类对动物智力生活的研究表明,动物与人类分享智力的许多方面。
在塞内加尔大草原上,黑猩猩用牙齿啃咬木棍制造出“飞镰”捕杀小动物。瑞典动物园一只黑猩猩,每天早上收集笼子外的石头,等吵闹的游客到了,就拿它当武器攻击他们。日本东京大学一只7岁
黑猩猩能在眨眼间识别并记忆电脑屏幕上闪过的数字的位置。《时代》
杂志不久前有一期刊出一则封面故事,讲一只倭黑猩猩,自出生起就被当成人类小孩一样抚养长大,拥有384个单词,具有语言理解能力。采访时,他与记者边喝咖啡边聊天,显示了迷人的风度。
然而。在制造工具方面,乌鸦比黑猩猩还复杂精细,比如南太平洋岛上的乌鸦,最喜爱的虫子生活在极窄的岩石缝里,它们便衔来一片尖尖的树叶,再用它的啮和爪子组成一个原始的钩子,将美餐钓上来。
就长期记忆而言,一些鸟类更加惊人。北美星鸦能在方圆12平方英里数百个地点储存3万多颗种子,并且在285天之后仍然记得,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灵长类动物可以与之媲美。
乌鸦的智商令人叹为观止。在英国,一只秃鼻鸦用冒烟的雪茄屁股把藏在它们翅膀下的虫子给熏了出来。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几千年后,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里变成了现实:事先没有做任何训练,一只秃鼻鸦气定神闲的挑了一块石头扔掉瓶子里,大小重量都恰到好处。我们不得不说它们具备一些基本的物理常识。在日本,乌鸦们发明了一种绝妙的吃果仁的办法:把坚果丢到车道上后飞到一边等汽车开过,等红灯亮时,他们在飞到马路中央安全的衔走那些被车碾碎了的果仁。
或许这并不奇怪,2004年克莱顿纤细比较了乌鸦与黑猩猩的大脑,并得出结论:两者大脑与身体比例相当,智力上足以比肩。
可见,人类与动物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那些只属于人类的智力或情感特征,动物也有。
人类能理解黑猩猩的智力,毕竟我们有大部分的基因是一样的,一样拥有前额叶皮层(这一区域一直被认为是智力产生的生物学基础),只不过小一点。即使海豚、大象、沟、老鼠这些不哺乳类动物展现出不同寻常的认知能力时,人们也不至于太惊讶,毕竟他们的大脑与人类有相似之处。但鸟类的大脑却是一种与人类完全不同的丛状结构,没有人类那种层层叠叠的大脑皮质,却有这样高的智力,其中深藏奥秘。2.8亿年前,鸟类与猿类的进化就已经分道扬镳,两者的大脑结构完全不同,却各自独立进化出了相似的高级认知能力。比如使用工具、想想他者思维的能力等。这推翻了传统的智力进化论﹣智力进化的终极是人类的大脑皮层。生命之树上,智力的构建单位很可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枝干上长出了不同的形状。
今天人类统治地球也许只是一次进化的偶然,我们可以做另一种假想:我们有可能生活在一个由乌鸦统治的星球里,而人类知识鸟类主人的聪明玩偶。
( 1 )从文中看,动物与人类分享智力的哪些方面?( 2 )“生命之树上,智力的构建单位很可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枝干上长出了不同的形状。“这个结论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试作简要叙述。( 3 )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 )在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探索精神方面,你从本文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根据对上面一段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低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否则会扣分;
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