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怀远县茆塘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寻史探山)

活动前,小武收集了一些紫金山的文献资料,帮助大家加深寻访印象。

①紫金山有 200 余处人文古迹,是古都南京历史名胜荟萃之地。

②这里的灵谷寺、头陀岭、明孝陵、中山陵等景点每年都吸引来无数中外游客。

③汉代改称钟山,因古人视山为龙脉,认为是王气所“钟”之处。

④紫金山古称金陵山,战国时楚国在此所建的金陵邑即由此山得名。

⑤紫金山位于玄武区境内,又称金陵山、钟山、蒋山,被誉为“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

⑥汉末有秣陵尉蒋子文逐盗,死于此,后孙权改山命为蒋山。

上述这段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⑤③④⑥①②
B: ⑤③⑥④①②
C: ⑤④③②①⑥
D: ⑤④③⑥①②
2、下列各选项中,语言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 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C: 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D: 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园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雾(mái) 峥(róng) 恃才放(kuáng)
B: 星宿(xiù) 美(pì) 遍群籍(jī)
C: 慰(jiè) 然(cù) 奄奄一息(yān)
D: 褴(lǚ) 黑(yòu) 鳞次比(zhì)
4、选择正确的翻译( )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A: 停止了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烦恼失望了好一会儿。
B: 停止耕作走往田畔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C: 停止耕作走在田垄上,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5、下面划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午(shǎng) 烟(chōng) 气(dáo) 荣(yīng)
B: 子(fèi) 滑(jī) 塌(tān) 怨(mái)
C: 腥(sāo) 吧(gē) 腌(za) 名(huì)
D: 戏(xuè) 残(yuán) 歪(nì) 嘟(nong)
6、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万金油”放得久了,也会失掉效用。

②口头说说,不失为谦逊。

③常常听到有人说“我是半桶水”“万金油干部”。

④“半桶水”放得久了,会给气温蒸干。

⑤但如果精神状态只止于此,那就值得警惕了。


A: ③②④⑤①
B: ③②⑤④①
C: ⑤④②①③
D: ⑤③②①④
7、

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 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 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起下文的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北斗卫星系统将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B: 各地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不一,存在居民分类意识不强,准确率不高。
C: 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卫生意识、健康习惯,从文明就餐的点点滴滴做起。
D: 据统计,近一半的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原因是由于溺水造成的,远超交通伤害和跌落意外。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本文通过描绘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及旷达胸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C: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D: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但安分守己,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鲁智深是林冲的结拜兄弟,他胆大心细,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有勇有谋。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B: 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C: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D: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结合《沁园春.雪》预习,完成下列各题题
( 1 )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2 )下阙中的惜字以下铺叙,同上阙中的望字以下七句结构上相同;但上阙是________

的描写,下阙是________ 的叙述;上阙是________ 中有________ ,下阙是________ 。

( 3 )作者用遣词造句,极有分寸,同是评价古人,而意存分别,这些词语是:________。惜字统领七句,请说出惜包含哪些意味:________。
( 4 )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 5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哪些含意?
( 6 )你同意毛泽东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吗?请说明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 1 )解释划线的词语

子书________

②年与时________

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④文征明写《千字文》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 3 )根据文意,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文(一)中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②文(一)作者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③请你谈谈从文(二)中你学到了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母亲的菊花

①自从去年冬天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再没有拍过照片。我知道母亲是怕睹物伤情,因为以前的照片都是他们两人的合影。

②这一年开春,长期憋闷的竹鞭爆开了,几十只尖笋捅破泥层,玩命似地往上蹿,母亲看着那节节飙升的绿势,眉目间有些开朗了。我说:“妈,拍张照片吧。”母亲叹口气,刚有些活泛的脸色又黯淡下去,“等等吧。”我没敢再说话。

③仲夏时节,门前的景象壮观起来,整个麦地忽拉一下就变了颜色,千丝万缕的金线在天地间交织。母亲眯缝着眼,瞅着那一地金黄,脸上的表情生动起来。我说:“妈,来张照片怎么样?”“再等等吧。”她的目光投向远方,我想,她大概又想起父亲来。

④风泼过来像一碗冷水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田地里仰躺着一大片割倒的庄稼,一眼望去顿时空旷了许多。一种繁华落尽的感觉侵袭过来,我以为母亲的心情是不能好了。不想回屋后,发现母亲眉宇间竟隐约着几分喜气。“再等几天,给我拍张照吧。”我先是觉得惊喜,因为母亲终于能让她的心灵从阴影里迈出步来,摊在阳光下晾晒。同时我也有几分疑惑,母亲究竟在等什么呢?一天,母亲对我说:“那菊花该开了吧,什么时候开了,你就给我照张相。”

⑤我顿时明白母亲等待的是什么了。父亲生性爱花,常说养花可以怡情冶志,多年来一直汲汲此道,倒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清芬和愉悦。园前屋后,常见黄桃白李迎风摇曳,天井阳台,更有杜鹃、山茶步步生姿,窗台上的一盆文竹,檐角垂下的几线薜荔,无不透出盎然的生机和喜悦。但在这么多的花品中,父亲最喜爱的,还是后园篱下的几丛菊花。他一生淡泊名利,专心做学问,还有一手好书画,画菊是他的擅长,疏疏几笔,白纸黑墨,却透出凛凛的秋意和风骨。他常说菊花飘逸清高,最具品格。我幼时承欢膝下,耳濡目染,对这花中君子,向来有种偏爱。母亲与父亲相处日久,受到的影响想必会更深吧。于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与母亲一起展开了等待。

⑥树叶是最先落下的,一片片在风中悬舞;然后是牵牛花,再也发不出那每个清晨都要吹响的生命的号角;后来连不时迸绽美丽火花的月季也消沉了。光秃秃的枝头上挂满了一颗颗糖葫芦似的圆珠。时光一天天地流走,篱下那些菊花的花蕾却探出嫩绿的头,有些还鼓胀开来,咧开惊喜的小嘴。母亲注视着菊花,眼中的笑意越发深了。如果说所有的等待都是一种惩罚的话,那么我想也许会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等待花开,等待美丽的绽放。一日晨起,我没有看见母亲,推门出外,却见母亲站在篱旁,两朵菊花早吐露开来,黄灿灿的像两张嗔喜的笑脸。以后的几天里,我们的等待已经变成一种享受,因为随时都会有惊喜撞进我们眼中。

⑦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替我拍张照吧。”我默默地拿起相机陪母亲走了出去。在秋天的阳光下,那些菊花明亮而安详,细长蜷曲的花瓣里涌动着一个个金黄的漩涡。母亲站在花前仿佛受到感染。我赶紧按下快门,留住了这永恒的瞬间。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常常捧着那张照片端详,脸上也有了舒展的笑容。

⑧篱下的菊花到底输给了时间,次第在枝头萎谢了。当最后一朵美丽也在时光中老去,我惊讶地发现那么多的黄花竟没有一朵从枝头落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是需要坚守的,正如母亲对父亲的深情。

⑨母亲的菊花在沁凉的秋风中,在萧索的枝头上,紧紧凝结着不肯掉落。

( 1 )从②,③,④段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拍照这件事的哪三种态度?

( 2 )选文⑥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对表现菊花有什么作用?

( 3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标题“母亲的菊花”有什么含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暖冬
杨晓燕
①那些行如流水的往事已经走远,儿时的记忆却温暖着心灵,温暖了我记忆中的冬天。
②冬月和腊月,村里的年猪饭可热闹了,哪家杀年猪的话,村里几乎每家都会被请去吃年猪饭。尽管村里的人家多数只有能力杀一头猪,即使这样,乡亲们谁也不吝啬,杀了肥猪,就召集左邻右舍去吃杀猪饭,吃了这家吃那家。每每有人请去吃年猪饭,我们小孩子就屁颠屁颠地跟在父母身后凑热闹去了。
③在一片热闹的气氛中吃完,我们小孩就会忙着用菜叶包上酥肉或兰花豆之类的油炸食物,麻利地揣在兜里,然后开始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等玩累了,一群孩子就着天上温婉如水的月色,再把各自兜里揣着的食物拿出来坐在草垛上吃,边吃边讲故事、猜谜语,那感觉真是好极了。童年的欢声笑语便回荡在山村那明净的月光下。此时,不远处男人们还在猜拳对歌,女人们则在一旁助兴,这欢声的嚷嚷声便荡漾在山乡的夜色里……
④可是我们家的猪每年都杀的迟,这可急坏了我们小孩子。每次一看到人家杀猪,就会盯着母亲问:“妈,我们家什么时候杀猪呢?”“等你外婆来了就杀!”于是我就天天盼着外婆的到来。终于有一天,当慈祥的老外婆终于笑眯眯的出现在我家大门口的时候,我高兴坏了。外婆放下背上的背篓,又笑眯眯的拿出我们爱吃的米花糖。我们姐弟两人拿着外婆给的米花糖欢呼着到处炫耀:“外婆来了,外婆来了,我们家明天要杀猪了!”
⑤第二天,天还没亮,父亲就到井里挑水了,直到灌了满满的两石缸。母亲则开始在大锅里烧水,准备烫猪用。当几个壮汉将肥猪按到在案板上的时候,大人们便把小孩子撵走了,不准我们看这杀猪的血腥场面,说是对孩子不好。据母亲说,执刀的师傅要干净利落,一刀让猪断气,要不然猪忍受的痛苦太大,到了另一个世界也会不安生。此时,母亲会准备些斋饭,用竹筛盛着,点上香纸烛火,嘴中念念有词,一脸虔诚地跪在猪圈前祷告,说的全是让猪重新转世投胎之类的话。
⑥和村里的人家一样,傍晚时分,我们家也请了邻里乡亲来吃饭。父亲喜欢摆点松毛席,他让隔壁的几个哥哥到山上扯上一些松叶铺在堂屋里、院子里,然后摆成松毛席。闻着清香的松叶味,再夹杂着饭菜的香味,顿时便有了一种过年的气氛。
⑦乡亲们酒足饭饱的时候,几个喝得满面红光的汉子手拉二胡、弹着弦子在院子中央跳起了左脚舞。跳左脚舞、唱左脚调是我们老家那些朴实的乡亲们信手拈来的节目,几乎每个人都会唱、会跳,而且对这古老的歌舞情有独钟。悠扬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琴声,和着原始古老的调子,大姑娘、小媳妇,小伙子、老头子,此时都情不自禁地随着琴声舞动起来,不多时,院子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穿着绣花鞋、绣花衣的乡亲们,一圈一圈围了起来,就这样唱着跳着、跳着唱着,直至深夜……
⑧老家的冬天,淡淡的,又浓浓的,可是永远抹不去的,是那月色之下的杀猪饭,是外婆手里的油渣香味,一如童年里欢乐的味道,静静地、暖暖地在心坎里流淌……
( 1 )文章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冬的“暖”的?
( 2 )文章以“暖冬”为题,有什么作用?
(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本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
( 4 )结尾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爱,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很多时候,它并不是通过言语来得以表达,一个注视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拥抱、一次默默让座……这些都是一种爱的表达。
请以“爱,不需言语来表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