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是“我”在________情况下的感受?( ) A: 父亲临时 B: 长妈妈为我买回了《山海经》 C: 父亲让我背《鉴略》 D: 范爱农死 |
2、 |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降低交通噪音对奥运村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B: 中语会即将在我校召开,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C: 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D: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不再发生。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B: 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C: 医学专家透露,研制出抑制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D: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听得许多蜜蜂嗡嗡地闹着,忙碌地飞着。 |
4、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B: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
5、 | 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梵语 由忠 边陲 瞥见 B: 燥热 赋闲 嚼碎 推祟 C: 簇拥 遒劲 隧道 点缀 D: 摄取 丘壑 俯瞰 阴庇 |
6、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古典诗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B: “鸟”是诗人常用的意象。如“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子规”指的是杜鹃鸟。 C: “乡愁”是中国诗歌中最发达的主题,很多优秀作品流传至今。 D: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四月”正处于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
7、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在这个特殊时期,他始终战斗在一线,为疫情的防治策略殚精竭虑。 B: 他写的这首诗意境不佳,味同嚼蜡 , 叫人读了兴趣索然。 C: 对于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家长应加强监督,切不可不以为然。 D: 漏窗、月洞门和植物的配置相得益彰 , 展现了园林设计之美。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雕塑的发展和产生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 现在,班级里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 D: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深秋的庐山,使人们欣赏满山红叶、登高望远。 B: 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他们的猎枪。 C: 他崇高的精神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D: 自我批评的精神是我们能否改正错误的关键。 |
10、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疲惫(bèi) 熏(xūn)黑 隧(suì)洞 蜗(wō)行 B: 干瘪(biē) 淤(yū)滩 驳(bò)船 勒(léi)进 C: 纤(xiān)绳 簇(cù)新 胚(pēi)芽 笑涡(wō) D: 绯(fēi)红 黎(lí)明 喷薄(báo) 迷惘(wǎng) |
阅读《蒹葭》完成后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1 )发挥想象,用亮丽的语言描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展现的画面。( 2 )重章叠唱是诗经的经典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艺术效果。 |
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 【注】①黾勉:勉力。②辞世:指弃官隐居。③缅求:远求。④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③每以家弊________ ④至心尚之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 3 )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预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地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地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预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地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地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
(节选自鲁迅《祝福》)
①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②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③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 2 )说说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秋天是量个美好 的季节,没有夏的酷热,没有冬的严寒,有累累的果实,有凌霜的秋菊,有满山的红叶;秋天又是一个引人愁思的季节,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北雁南飞……
请以“又到秋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