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勋(xūn) 奠基(diàn) 澎湃(bài) 鞠躬尽瘁(cuì) B: 挚友(zhì) 迭起(dié) 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 C: 卓越(zhuó) 校对(xiào) 薪金(xīn) 气冲斗牛(dǒu) D: 硕果(shuò) 草率(shuài) 悠然(yōu) 潜心贯注(qián) |
2、 |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B: 《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 C: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 D: 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 |
3、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文学家、诗人艾青1933年写下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抒发了自己对故乡大堰河的回忆与追思,以及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B: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录在小说集《野草》中。小说依据“我”回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反映了黑暗封建社会压迫下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C: 《范进中举》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该作品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范进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社会。 D: 《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这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
4、 |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芦山地震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救灾工作进行的井然有序。B: 受利益驱动,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熬制老酸奶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C: 为了收集天下奇石 ,他常常慷慨解囊 , 上门求购。 D: 在我们家,日常生活全是母亲料理,三餐茶饭、四季衣裳……真是微不足道。 |
5、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雾霾(mái) 绮丽(yǐ) 洗濯(zhuó) 猝然长逝(chù)B: 腆着(tiǎn) 锃亮(cèng) 砭骨(biān) 众目睽睽(kuí) C: 归咎(jiù) 拽住(zhuài) 羁绊(jī) 鳞次栉比(zhì) D: 梦寐(mèi) 攒成(cuán) 剽悍(biāo) 长吁短叹(yū)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我脱了上衣、皮鞋和袜子,穿着牛皮背心走下海去。这时离满满大约还有半个钟头,我赶紧涉水而过。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到了舰队停泊的地方,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就从舰上跳到海里去,向岸边泅水逃命,一时跳下水的不下三万人。我赶快拿出绳索、钩子,把钩子缚在每只船船头的一只孔里,接着又把所有绳子的另一头聚拢起来,扎在一起……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因为我有了这种防御,所以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A: “半个钟头”是偏正短语。B: “因为我有了这种防御,所以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是递进关系复句。 C: “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 D: “我赶紧涉水而过”一句中的“赶紧”是状语。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心有灵犀 盘虬卧龙 深霄灯火 B: 屏息凝神 奈人寻味 姗姗来迟 C: 忧心忡忡 耀武洋威 精疲力竭 D: 血气方刚 慷慨淋漓 当之无愧 |
8、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B: 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C: 朗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手段。 D: 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们锲而不舍地支持减排,希望能将灾难的风险降到最低。B: 由于房价持续下跌,昔日叱咤风云的温州炒房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窘境。 C: 群众对政府的具体改革设想和改革措施一无所知,当然会受别具匠心者的挑唆。 D: 在今年春季举行的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上,各房企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购房者的关注。 |
10、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请问,鹳雀楼在下面哪个省?( ) A: 山西 B: 陕西 C: 山东 D: 江西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2 )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吕蒙传(节选)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划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国志》) ( 1 )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①权谓吕蒙曰________ ②但当涉猎________ ③蒙乃始就学________ ④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 2 )借助工具书,解释下表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Ⅰ或说肃曰________①有的,有的人。②也许,或许。③又。 Ⅱ君宜顾之________①回头看。①引,看。②关心,照顾。③引思念。③副词。反而,却。 Ⅲ遂往诣蒙________①到……去。②引,拜访。②学问达到高深的境界。 Ⅳ肃于是越席就之________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 ( 3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外,又有爱称、敬称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称谓语属于自称的一项是( )A: 君与家君期日中 B: 吾日三省吾身 C: 卿今当涂掌事 D: 君宜顾之 ( 4 )根据“留、替、调、补、删”的文言文翻译方法,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5 )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给句子断句。(限断3处)君 受 重 任 与 关 羽 为 邻 将 何 计 略 以 备 不 虞? ( 6 )两文都写到“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选文内容看,作用是否一样?分别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蓝光警戎
朱斌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蓝光正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包国着我们。手机、电脑、电视机的显示屏,甚至LED节能灯、充电器等都发射着蓝光。但是,你可曾想到,蓝光会影响人体的生理状态。
相信多数人对生物钟并不陌生,我们每天生活的规律和生物钟密切相关。过去,人们认为每天的活动能使我们的生物钟和时间保持同步。但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光”才是关键,正是光在不断地调整着人们的生物钟。而蓝光对我们生物钟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这种潜在效应对生物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时差的影响。
与此同时,一些研究证明,光照还会抑割人体内褪黑激素①的分泌。当周围的环境变暗时,我们体内的褪黑激素水平会上升,使我们感到困倦;而当光照增加时,体内的褪黑激素会停止分泌,从而使我们保持清醒。2001年,研究人员发现,当受试者于凌晨2点左右暴露在波长为450~480纳米的蓝光下,褪黑激素受到抑制最为严重,因为人类视网膜的特殊光感受器包含一种光敏蛋白,它对蓝光最为敏感。实验证明,波长为460纳米的纯蓝光对褪黑激素的抑制作用是波长为555纳米的纯绿光的两倍。
虽然蓝光在夜间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最大,但在白天它又是能使人保持精力充沛的最好的光。研究人员在对蓝光进行评估时开玩笑说:“清晨,明媚阳光的作用不可估量,享受阳光,扔掉药瓶吧!”研究证明,蓝光让人类保持警觉的效果最好,暴露在蓝光下,人们犯的错要远远少于暴露在绿光之下。
由此可见,无论是白昼还是黑夜,蓝光对人体生理状态的影响都最为显著。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诟病包含所有可见光的全光谱照明方式。它对工作环境最为适宜,但是对帮助人们集中精神则不如蓝光。这些发现让我们开始重视对不同颜色的光的研究。低能量的荧光灯和LED光与传统的光源相比,所含的蓝光比例大大增加。事实上,最新的研究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普通家庭照明和微光对人体生理状态的影响。 最近一项研究就指出,不超过2000勒克斯②的正常灯光在傍晚的房间里照射,使得受试者褪黑激素的分泌延迟,这种抑制作用持续了90分钟左右。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对蓝光的相关研究可以解释现在普遍的睡眠障碍的成因。目前,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说明,持续的短睡眠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和中风的风险。
使用产生更少蓝光的灯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一种最新的低能量光源﹣﹣ESL冷光源就是不错的替代品。其实,换个灯泡是非常方便的,难就难在让人们养成睡觉前关灯、关电视、关掉一切发光东西的好习惯。
(本文有删改)
【注】①褪黑激素:人脑深处分泌的一种胺类激素,有保护细胞、防止病变、调节昼夜节律等作用。②勒克斯:光照度的国际单位。
( 1 )“蓝光”对人体的生理状态有哪些影响?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 2 )请根据本文的内容,简要说明“睡眠障碍”的成因。( 3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①第6段在列举最近一项研究时,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了科学家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不同颜色的光。
②第7段中划线的“大量”和“可能”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大量”一词,说明证据的充足;“可能”一词,说明对短睡眠的研究不够深入。
( 4 )请依据本文中“蓝光”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科学地对待“光照”。子夜昙花
①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②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③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④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⑤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⑥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⑦A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的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
⑧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⑨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⑩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⑪B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⑫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是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的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和挽留。
⑬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⑭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 1 )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说“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作者“心满意足”和“惊喜”分别是何原因?(一)分数,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别人评分,也可以是自己打分;可以出现在试卷上、竞赛中,也可以隐身于日常生活里。课程学习、活动参与、待人处事、家务劳动……都会获得一个或高或低的分数。这些分数,构成了我们丰富的人生。
请以“我的最高分,我的最低分”为题,写篇文章。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萤火虫
小小流萤,在黑沉沉的暮色里,
你多么欢乐地展开你的超膀。
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
你点亮了自己的灯。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
你微小,却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