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浙江金华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性情的
②月色溶溶的夜晚,一声 的笛声从远处传来。
③古人说,水是天下最 的,但是它却能摧毁世上最坚硬的东西。
④这种颜色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温度过高 机器设备。

A: 陶醉 清脆 柔和 损伤
B: 修炼 嘹亮 柔顺 损害
C: 陶冶 悠扬 柔弱 损坏
D: 培养 悠长 软弱 损失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 虽然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但是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D: 博鳌亚洲论坛不仅是中国加强与各国政界、商界、学术界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是海南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他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难忘印象。
B: 充分发扬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
C: 当听到“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消息时,许多中华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
D: 为了防止H7N9流感疫情不再蔓延,防疫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
4、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罚(chénɡ) 古(ɡèn) 鸣(háo) 躇(chóu)
B: 育(bǔ) 斑(máo) 震(sǔ) 狂(lán)
C: 杀(mǒ) 阴(mái) 确(zuō) 头(ɡǎo)
D: 痛(zhì) (jí)问 重(hè) 午(shǎng)
5、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意境最相似的一句诗是( )
A: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B: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C: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子衿》《式微》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成风、雅、颂三类,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 游记《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英国作家,代表作为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C: “旦”是中国戏曲四大行当之一,“旦”中的“小旦”扮演年轻女子,“老旦”扮演老年女子。
D: “所以实际上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一句的主干是“扶植年轻人是规律”“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一句的主干是“它不喜欢恭顺”。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有亭翼然临泉上者
B: 迁客骚人,多会
C: 至于负者歌
D: 所欲有甚生者
8、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 (迥然有神 目光炯炯)。打开书,走进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的思想丛林,我们便会顿觉异香弥漫, (陶然自得 沁人心脾),总能在油墨的芬芳中感悟些什么。当我们与书中那 (形色各异 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便会发觉自己曾经隐藏的种种深意。

A: 目光炯炯 五光十色 陶然自得 形形色色
B: 目光炯炯 五彩缤纷 沁人心脾 形形色色
C: 迥然有神 五光十色 陶然自得 形色各异
D: 迥然有神 五彩缤纷 沁人心脾 形色各异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必先/苦/其心志。
C: 公将/战。曹刿请见。
D: 行/拂乱/其所为。
10、

下列表述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的诗作《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 雨果是法国作家,他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愤怒谴责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并焚烧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C: 《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D: 《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小题。

夜泊钱塘

明·茅地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 1 )本诗颔联描写了树、________、________、雁等景物,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 2 )赏析“离心迸落叶”中“迸”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相关问题。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虞人: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罢:停止、取消。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
①文侯与虞人猎:期:( )

日:是:( )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又雨,公将焉之?

( 3 )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②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已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透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漾,于无色中想像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恰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

⑥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里融化了。

( 1 )第①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
( 2 )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③自然段中“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一句的妙处。
( 3 )第④自然段中说“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其中“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 4 )第⑤自然段中作者说“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请你从文外举出一例加以印证。
( 5 )第⑤自然段末“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一句中“柳宗元心底的境界”指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抗击新冠肺炎中,无人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本次抗疫过程中亮眼的存在。它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作为新兴装备,具有快速机动、远程遥控的优势,目前,无人机已在航拍、农业、运输、救援、测绘等多个领域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未来的几年里,无人机将成为一种普遍的劳动工具。


(材料二)


无人机在抗击疫情的表现可谓高端又亲民。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人流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和二次传播,无人机穿梭在各大城市的医疗单位之间,运送重要的样本信息以及急需的医疗药品。一些起飞重量更大的无人机还能完成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运送任务,将人们急需的生活物资及时运送到位。无人机搭载红外相机和语音设施后,就可以活跃在全国各大关键路段上,进行群体测温,有效引导人群疏散,同时向过往车辆宣传本次疫情的最新进展情况,提醒大家做好必要防护。疫情发生后,消毒任务迫在眉睫,人工消毒速度慢、效率低,利用无人机空中喷洒,无论是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还是人烟稀少的乡村,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完成消毒任务。


(材料三)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由于运行成本低和使用方便,培训机构层出不穷,“黑飞事件”时有发生,所以无人机使用培训及监管问题亟待解决。

( 1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机。
B: 无人机在航拍、农业、运输、救援、测绘等领域应用,已成为普遍的劳动工具。
C: 无人机的使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 无人机的广泛使用和不断发生“黑飞事件”说明要加强对无人机的使用培训和监管。
( 2 )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无人机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作用。
( 3 )阅读材料三,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图表所表达的信息。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那个让我..........的人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