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广西钦州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头(sāo)更短,浑欲不胜(zān)。
B: (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yān)脂凝夜紫。
C: 折(qǐ)沉沙铁未销,自将(mò)洗认前朝。
D: 我报路长(jiē)日暮,学诗(màn)有惊人句。
2、

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骄阳 驻足 漫延 重峦叠嶂
B: 斑斓 竹篾 鉴赏 自出新裁
C: 萧索 漠然 鼎盛 月白风清
D: 慢步 悖论 摇曳 司空见惯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烈日和暴雨下》的体裁是小说。作者老舍,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茶馆》,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龙须沟》等。
B: 《故乡》中“豆腐西施”杨二嫂自私贪婪、势利泼悍,是人格被扭曲的庸俗小市民的典型,而“我”则是追求新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C: 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散文《林中小溪》采用了第一人称述说小溪流经树林的全过程,表现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D: 《桃花源记》运用真假结合、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的境界,给人美好深刻的印象。
4、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B: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 ,”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C: 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 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5、

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 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 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A: 模糊 起伏 走
B: 模糊 连绵 跑
C: 朦胧 起伏 走
D: 朦胧 起伏 跑
6、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的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B: 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斯·托尔斯泰吗?
C: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D: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7、下面划线的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A: 于是冰皮始 , 波色乍
B: 凡沙之鸟,浪之鳞。
C: 行,明灭可见。
D: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佛印右 不可久
B: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C: 此中人云 如有所
D: 向所志,遂迷 未果,病终
9、古诗词鉴赏。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第一、二句写在明媚春光里,词人聆听新曲,品尝美酒,过着优雅的生活。但是,面对眼前美景,一种由光阴流转、物是人非带来的感慨与惆怅也轻轻袭来。
B: 上片第三句写词人想到风物依然而时光飞逝,他不禁悄声暗问:“夕阳西下几时回?”由此可以看出词人对未来充满了强烈的期待和盼望。
C: 下片第一、二句直承上片第三句,既流露出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种生活的哲理。
D: 下片第三句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亦似沉思.词作将瞬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自然流畅,婉转圆润。
10、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 头晕目眩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异国他乡
B: 玲珑踢透 心惊肉跳 绝处逢生 突如其来
C: 险象叠生 小心翼翼 繁弦急管 黄花嫩叶
D: 获益非浅 一丝不苟 多姿多彩 闲情意致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释】①雪:指梨花

( 1 )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人还用了________、________词语来描写梨花。
( 2 )诗人借雪白的梨花抒发了________的感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丙】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无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有直接关系;“秋思”是题目。
B: “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呼应首句的“昏”,铺垫下句的“断肠”“天涯”。
C: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断肠人”心碎肠断的情绪格格不入。
D: 此曲用景物烘托法,置抒情主人公于特定画面中,客观意绪与主观环境高度统一。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记而去 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 其境过清 不物喜 (《岳阳楼记》)
C: 间千二百里 望旗靡 (《曹刿论战》)
D: 春冬时 当求于上流 (《河中石兽》)
( 3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潭西南而望,折蛇行 ________

王命急宣 ________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5 )【乙】文作者在游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 6 )【丙】文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世界屋脊”多宝藏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西藏是一个能源宝库。作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西藏地区日照时间长,日照强烈,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太阳能利用最为充分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这里年平均日照在1500—3250小时,各地太阳能辐射在140—19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自东向西逐渐递增。西藏山南地区措美县哲古镇光伏电站装机130千瓦,是目前我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西藏境内河湖密布,流域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100多条,湖泊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30%。水能资源天然蕴藏量约为2亿千瓦,占全国水能资源的30%,其中可供开发的有5600多万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20%。西藏是全国地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已查明的地热显示点达600多处,地热总热流量每秒55万千卡。在众多的地热田中,位于藏北当雄县的羊八井地热田最为著名,是世界上大型的地热田之一。羊八井电站经过多年的建设,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地热发电站。

西藏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铬、铜、硼、白云母等13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列。西藏的铬铁矿是我国紧缺的矿种,其储量和开采量都居全国第一位。西藏各类盐湖中的矿产资源高达几十种,仅日喀则地区的大扎布盐湖潜在的开发价值就高达数千亿元。

西藏还是一座“天然植物博物馆”。西藏林木树种繁多,其中很多树种具有极高的科研和开发价值。西藏的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的70%,其中很多都是名贵珍稀种类,如冬虫夏草、贝母、雪灵芝、天麻等。

“世界屋脊”——西藏,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宝地!

(选文有改动)

( 1 )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说明了“世界屋脊”多宝藏?

( 2 )指出下面语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这里年平均日照在1500—3250小时。________

②其中很多都是名贵珍稀种类,如冬虫夏草、贝母、雪灵芝、天麻等。________

( 3 )西藏地区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

( 4 )为什么说西藏是一座“天然植物博物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我看到了一条河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
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带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回家。虽然那次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学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乔姑父一起在德文郡度假。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10先令(先令是英国旧币,10先令相当于半个英镑)。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我最多只能挥舞着手臂,脚在水里跳来跳去。
“没关系,里克,” 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12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起身,把行李装上车,早早地启程了。乡间的道路很窄,汽车一辆接一辆,慢吞吞地往前开。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10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路边的草地上。
“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试一次游泳。”
“可我们不是要抓紧时间赶路吗?”温迪姑姑抱怨说,“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程呢!”
“温迪,给小家伙一次机会嘛,”朱迪斯姑姑说,“反正输的也是我的10先令。”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我不敢停步,怕大人们改变主意。但离水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深的地方。爸爸、妈妈、妹妹琳蒂、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和乔姑父都站在岸边看我的表演。女士们身着法兰绒衣裙,绅士们穿着休闲夹克,打着领带。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既往地向我投来鼓励的微笑。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了下去。但是好景不长,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了水面。我深吸了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要赢那10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仍然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成功了,我能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见大家拍手欢呼的声音。等我终于游回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跑去。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没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地拥抱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 1 )文章中加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 2 )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的“几个片断”?请简要概括。

( 3 )为什么我对童年的“几个片断”记忆犹新?

( 4 )谈谈你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的理解。

( 5 )你对文章中父母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看法?请说出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学者金克木,年轻时曾是大学图书管理员。一次,他偶然看到某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心想,大学者都要阅读的书,一定很有价值。于是,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阅读。渐渐地,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广阔。学问越来越深厚。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后成为在文学、历史、翻译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 600字至 800字的文章。

【注意】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不得抄袭、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