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河北省冀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
|
|
|
|
|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微妙 一丝不苟 迎风招展 眼花瞭乱 B: 羞愧 锐不可挡 白手起家 杳无消息 C: 烂漫 诚惶诚恐 正襟危坐 粗制滥造 D: 躁热 摧枯拉朽 殚精竭虑 略无阙处
|
2、 | 下面情境下,你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值清明,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今年,哈市推出了“植树祭故人”、“音乐祭悼”、“鲜花换纸钱”、“天堂短信”等祭奠方式,市民可以通过以上方法文明祭扫,而你的爸妈还要沿袭旧习,到路边烧纸钱。 A: 爸,妈,你们别再搞这种封建活动好不好啊? B: 爸,妈,咱们追思先人可以,但也不能不讲功德啊,做什么事都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C: 追思先人无可厚非,但作为文明公民,我们也应该移风易俗,选择文明祭扫的方式,这样,一可以追思先人,二又响应了政府号召,你们说对不对啊? D: 爸,妈,今年清明节,咱们换种祭扫方式好不好?比如天堂短信,又文明,又能传递思念,你们看行吗?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以“全民健身,享受运动快乐”为主题的首届“百座名城,万人赛艇”活动在我市生态科技新城1912特色小镇广场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B: 包括ofo、永安行在内的共享单车在二三线城市投放时受阻,受阻的原因大多是未在当地城市管理部门备案引起的。 C: 中国武术协会表示,将进一步整治武术乱象,规范武术赛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武术事业健康发展。 D: 随着“开门办学、不立门槛”的新式办学理念的推进,使高校不断释放公共教育资源,收获了一大批“校外粉丝”。
|
4、 | 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杰出不凡。) B: 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嘘:嘴里嘘气。) C: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D: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此处指这些明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
5、 | 奇妙的中华语言是世界文化的无价之宝,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在兰州举办的马拉松比赛,给弘扬兰州精神和兰州形象带来良机。 B: 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 C: 最近,张掖的湿地、丹霞、草原系列摄影作品展,表达了人们祝愿家乡蒸蒸日上。 D: 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
6、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 ) 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D: 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
7、 |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B: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论著之一。 C: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所做的一次即兴演讲。 D: 《马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8、 | 下列对古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诗人处于军旅之中,又遭遇战乱,“强欲登高”,感叹“无人送酒”,其中的惆怅、凄凉,难以言表。 B: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在凄清的夜晚,笛声在扩散,愁思在蔓延,集体的失眠是不会发生的。 C: 《江南逢李龟年》中“落花”寓意甚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D: 《峨眉山月歌》中作者连用五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9、 | 下列划线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砭(biān)骨 威慑(shè) 归咎(jiù) 人声鼎(dǐnɡ)沸 B: 蜷(juǎn)曲 狂阑(lán) 招徕(lái) 中流砥(dǐ)柱 C: 画缯(zēnɡ) 蹲据(jù) 倒坍(dān) 洗耳恭(ɡōnɡ)听 D: 嗔(chēn)视 唏嘘(xū) 慰藉(jí) 侍(shì)才放旷
|
10、 | 结合下面选文,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是唯一尽心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人,也是最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的人。都说,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其实做儿女又何尝不是?(子欲养而亲尚待,绝对是上天给予最大恩赐。)趁父母还年轻,趁父母还健在,多陪陪他们吧。陪伴不是只在口头上说一说,而是要多拿出些实际行动去做、去实现。 A: “父母”、“儿女”、“年轻”、“陪伴”都是名词。 B: “这”、“他们”都是代词,“付出”、“行动”都是动词。 C: “回报”的同义词是“回应”,“年轻”的反义词是“古老”。 D: 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给予”后加上“我们的”。
|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闻洮西捷报① 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⑤此处指边塞。⑥指宋朝廷。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⑩帝王的容颜。 ( 1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B: 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C: 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 D: 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 ( 2 )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1 )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先描写了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再借景抒发“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 B: “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慰勉滕子京,也表达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 襟。 C: 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 作者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透过写景抒情转入议论,阐发自己 的人生见解。
|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不一样的爱须一瓜
①有件事,让我特别感激我的父母,觉得他们了不起。长大后,我有时猜想,如果不是那样,我是否已经成为江洋大盗?
②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和邮电大院里的孩子一起到郊外玩。在河滩上,我们欣喜地发现了大片的西瓜地,西瓜只有皮球大小。确认是西瓜后,所有的小孩都疯狂了。我们扑进瓜地,非常享受亲手摘瓜的感觉。我不知道别的孩子的情况,只知道我见了大的就扔了小的,最后留了两个比皮球大点的西瓜,反正糟蹋了不少。
③几个农民是包抄过来的,在呐喊声中,六七个小孩人赃俱获。在把我们押送回家的路上,农民一路恶声威胁,要给这帮小偷灌粪!这让我极度恐惧。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天塌地陷形容那种绝望和自卑毫不为过。我们都知道自己错了,一个个
A(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任凭农民愤怒宣判。六七个孩子排成一行,就那样以小偷的耻辱形象,被揪进了成人的世界。
④惨剧才刚刚拉开帷幕。除我之外,所有孩子的家庭,随着农民拿到索赔款的离去,都响起了鬼哭狼嚎般的家暴声。有个叫小梅的领头大孩子,竟然被她父亲吊起来用皮带抽。我心惊胆战地悄悄走过去,然后惊恐地溜走。她的哭叫声和被打时尖厉的认错声,非常刺耳。一个院子里,到处是恐怖绝望的哀号,还有父母的怒骂和摔打的声音。
⑤我父母给了农民钱,一个西瓜两元,共四元,据说那时九块钱即一个人的月生活费,所以,索赔是巨额的,农民是用西瓜结子再生西瓜的方法计算损失的。我忐忑地等待父母对我的惩罚,但是他们始终谈笑自若,付钱的时候,还笑着调侃了我两句。然后他们就忙自己的事了。当我在院子里惊心游走,听着各家各户痛打孩子的惨烈之声时,我对自己命运的焦虑到了崩溃的地步。
⑥然而,我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居然成为我们家的一个笑谈和趣闻。开始我还
B(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但我父母始终坦荡安然,
他们的笑脸如一面明净的镜子,在那个镜子里,我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健康纯净。 ⑦可惜极度敏感的我,一直到很大才明白我父母的伟大拒绝。他们压根就不接受那些农民对小孩的严厉惩罚。我父母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他们与院子里其他父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所给予我的有力呵护和巨大的主灵解放。
⑧如果事情相反,我想以我的年龄、我的个性,即使不逆反成为小偷,内心的扭曲也是难免的。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的。
⑨当然,我父母也不是神仙,两个哥哥在捣乱的时候,父亲偶尔也会教训他们。但是,
我终生铭记的是,我父母在我精神危机时刻的笑脸。(选自《青年文摘》)
( 1 )联系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在第③段和第⑥段的空白处写出两个相应的成语。
( 2 )阅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欣喜若狂→________→________→渐渐释然
( 3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4 )文章结尾句说“我终生铭记的是,我父母在我精神危机时刻的笑脸”。你是如何理解此句中“笑脸”一词的?
( 5 )“不一样的爱”不光体现在作者的父母身上,还体现在很多人身上。例如:美国富豪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日前倡议全美的亿万富豪宣誓,在有生之年或死后将自己的大半家产捐给慈善机构,而不是全留给自己的子女。你在生活中感受过“不一样的爱”吗?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阅读下面王春晖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后面小题
我不苟同
在对待事物时,人的思维总是有惰性的,总喜欢向别人思考成熟的方向靠拢,这种惰性会使人的思维定势定向,束缚住人们的思想,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去苟同他人的观点,应该换一个方向去思考,(A)去探索,就有可能找到新颖的观点或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①这样才会有助于我们对待事物的正确判断。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华裔科学家李远哲,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他运用了与课本完全不同的方法解答了一道几何题,老师给了他零分,他找到了老师,老师说:“下节课你到讲台上解题,做对了,我给你改分。”第二天,李远哲走上讲台,边写边讲,说出了他的全部解法,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给了他满分,由此可见,要想有一番成就,就不能苟同于他人的思想,就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是一分为二的,②如果总是苟同他人的观点,那么就是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就像人们看待马谡,总是说他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这是正确的。但难道他自愿守街亭是逞匹夫之勇吗?他对形势高瞻远瞩(B)与诸葛亮不谋而合,足见其才智。在大军压境的紧要关头,他既不装聋作哑,也不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赴难,并以全家性命作保,这是何等的英勇!战败后他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遁迹深山,却重整残部,突出重围,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回蜀营。战败后的马谡,没有扯客观原因为自己辩护,也没有利用与孔明的私交甚厚说情,而是堂堂正正地自缚于孔明帐前受刑赴死,这又是何等壮烈啊!③所以我认为马谡留给后人的不是骄兵必败,刚愎自用的深刻教训,而是为我们留下了敢作敢当、忠君报国的高尚气节。由此可见,他人的观点不一定全面,我们不应苟同于他人,而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是否具有“不苟同”的思维方式,是决定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因素,达尔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打破了人们迷信了几千年的神创论,提出了科学的进化论;(C)而舍勒,这位伟大的化学家,无法摆脱前人“燃素说”的影响,与氧气的发现失之交臂(D)。
亚里士多德说得好:“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综上所述,④我们不应该苛求前人,更不能迷信前人。我们应在思考问题时迸射出逆向思维的火花,努力开拓一个属于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新世纪。
( 1 )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 2 )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句改为:这样才会有助于我们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
B: ②句改为:如果总是苟同他人的观点,那么我们的思维就是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
C: ③句改为:所以我认为马谡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骄兵必败、刚愎自用的深刻教训,也给我们留下了敢作敢当、忠君报国的高尚气节。
D: ④句改为:我们不应该迷信前人,也不应该苛求前人。
( 3 )下列对文章的评价及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苟同别人,坚持独立思考,敢于探索创新,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B: 作者在第③段中根据自己的名著阅读积累,从自己的视角看待和评价马谡,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独立思考作为文章的论据,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C: 文章中“我”和“我们”之间的关系表达不清,标题与下文不相统一,“我不苟同”应改为“我们不应苟同”才符合文意。
D: 第②和第③段的最后一句都应改为独立另成一段,使结论与材料及论证分开,起到更能突出和强调结论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要求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
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耕耘中学”)同学写一篇题为“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二)根据要求作文。
我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面对着200多名中外听众,在瑞典学院发表演讲,题目是《讲故事的人》。演讲结束后,嘉宾都被莫言的故事感动,听众集体起立鼓掌长达一分钟。
相信聪明的你,也是讲故事的高手。请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完整叙事,曲折生动;②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味。③不得抄袭和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答案
1、 | C
 |
2、 | D
 |
3、 | A
 |
4、 | D
 |
5、 | D
 |
6、 | B
 |
7、 | A
 |
8、 | B
 |
9、 | A
 |
10、 | D
 |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答案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答案
( 1 )D ( 2 )不计较个人得失,渴望国家强盛,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情感。
 |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答案
( 1 )宋 范仲淹 ( 2 )(他们)观赏景物的情怀感受,大概会有不同吧? ( 3 )C
 |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答案
( 1 )A.垂头丧气 B.无地自容
( 2 )【第1空】绝望自卑
【第2空】惊恐焦虑
( 3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母的坦荡安然,让“我”内心不再羞愧,并走向健康纯净,表现了父母不一样的教育方式给予我的积极影响。
( 4 )“笑脸”表面是指父母在付赔偿款时的谈笑自若,并拒绝像别人那样惩罚孩子,暗指父母在“我”处于精神危机时给予“我”内心的有力呵护和关爱,点明主旨。
( 5 )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看到村里的大孩子辍学打工,挣了钱可以穿新衣服,买好吃的,很是眼红,于是对父母说不想上学了,也要去打工。父亲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在第二天早晨早早把我从梦中叫醒,带我到玉米地里拔草,中午了,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父亲依然不允许我回家,并告诉我:“没有文化,只能这么干!”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动过辍学打工的念头。

( 1 )【第1空】A
( 2 )D
( 3 )C

四、写作(分值:60分)答案
【参考例文一】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很高兴能在今天发表我的演讲,主题是“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当神农氏的耒耜锄进华夏土地的那一刻起,劳动就深深刻进了中华民族的骨子里,是劳动让祖先学会了什么是幸福。时间飞快流淌,转眼间年轻的我们站在了这片古老的大地上。虽然现在再无神农氏,但热爱劳动的传统依然在代代传承。这是因为优秀的传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可是最近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有人说:“学习很忙,而劳动占时间。”,所以就不去劳动。学习是忙碌的,但我们离得开劳动吗?复兴中学的建立离不开建设工人的辛勤劳动,祖国的复兴更离不开人民的劳动。其实劳动也是一种学习,我们离不开它,它也离不开我们。我们可以从劳动中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也有的人说:“科技进步快,劳动交给人工智能就好了。”时代变化真的很快,而且每一秒都在变。科技的不断发展,让我们尝到了人工智能的甜头。祖先交给我们的劳动,我们可以随便交给没有情感的人工智能吗?或者,劳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复兴、我们的中国梦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吗?只有我们自己的双手,才能够握住属于我们的未来!
还有人说:“劳动累,别人干不用自己干。”累是肯定的,多少前人的汗水,铺就了一条辉煌的路。当祖先夙兴夜寐精耕细作时,不畏艰辛,选择了劳动,让“天朝上国”之名传遍四海;当人们自甘堕落吸食鸦片时,但嫌辛苦,放弃了劳动,让“东亚病夫”之名成为国耻。面对先辈交付的担子,这份责任,不是你我担起,难道是别人吗?
伟大的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即使如此重要的劳动事关每一个人,我们的身边还是常有不尊重劳动的现象。因此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三人成众,众志成城。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减少这些不好的现象。
最后我想说,劳动是优秀的传统,而优秀传统是民族的魂。中国梦,复兴梦,不仅要站起来,更要富起来,强起来,伟大起来!只有劳动,才能创造未来。而我们作为复兴中学的学生,作为中国人,今天是祖国的花朵,而明天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因此我们更应该去拥抱劳动。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参考例文二】
我的故事
打着瞌睡,深冬朝我跋涉的影子秘密地张望——题记
我承认,这样的生活,我夹在中间,旋转着前进,一次又一次矛盾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曾经,现在,未来就像携带的行李都牢牢的属于我。然,曾经是最早到的,它沉在箱底,偶然露出一角,一切的一切就强烈清晰的出现在眼前了。
床头的一角上,偶然看到几张妈妈前些天翻出来的照片,那是我,小时候学舞的照片。有的是训练时痛苦的表情,有的是一个坚强执着的姿态,也有的是光辉舞台上和同伴们一起舞蹈的瞬间。那时的自己,总是盘着头,总是扬着脸,总是有一双没有束缚的眼睛。我想,当从前试着把那满满的失落和疼痛藏起来的时候,我是不该选择放弃的。
记忆里,不满4岁的我为自己的年龄打了个小谎,就这么跟着比我大的孩子学起了舞。老师严厉的要求,我自是无法承受,我无法伸直腿去摸脚尖,无法抓到比我高的把杆。我哭,总是哭,眼睛一个劲儿瞅着门外的妈妈,我撅着嘴,使着性子,又怯生生的怕老师打。反反复复着,妈妈教我,老师走时把腿弯一下,来时再坚持。我疑惑着,即使这样的方法她也不愿我放弃。以后怎样,不清了。我就这样忍着,哭着,通常都是无法承受练习强度的时候,自己中途跑下去,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突然有那么一天,我望着把杆前镜子里的自己,才发现,那些陌生好似都走了,这里的所有都那般熟悉。我熟悉了舞步,甚至可以自豪的领头;我领会了它的神韵,甚至可以独自在练功房里陶醉。这多年,让我成了班里的尖子,软功出色的我,再也不是怯怯地哭鼻子的不情愿。一切都变了的时候,只有一个让我说不出感情的永恒,我的名子“小不点”。“小不点”我喜欢这个名字,她让我把曾经和现实联得那么紧,她让我不忘记那个穿着虎皮小夹袄的女娃,怎样怎样的成了现在,她让我珍惜。我克服过胆怯,忍着身上青红紫斑的痛,那扭伤脚踝,拉伤韧带的疼,如今还隐隐在心。但我的那次,六年级的时候,全国的一等奖让我激动,我听到去法国交流的邀请,抱着妈妈哭,那时的一切,瞬间和从前的差异让我成长。
我于是还这样抱着执着,在初一坚守着。但没法,真没法,周末长长的路途会让我和妈妈极度的累,平时的运动少了,每次上完课我都会摊在床上,腿和身体阵阵酸痛。无奈,无奈,我焦灼着自己的心,最终的一撒手,松了,随着日子,一切都在静静的被漂白……
初三日子久了,妈妈开始说我背弯了,眼镜挂上了,生气的时候她说:“以前的气质呢?白练了那么多年。”每每这样,我尝试着,挺直背,摘下眼镜。但我始终无法和时间抗争,我低头写字的时候,抬头望黑板的时候,便是更多的无奈。
只是这样,但我没有感伤,逝去的总是走了。
只是这段历程好像永远于我都是意味深长和温暖的。我这样热衷着舞步,她教给我了坚强和不放手。如今在学习,就让那个虎皮夹袄的女孩再走一段成长,我咬着唇,低着头,书写着……
十二月里,我的故事打着瞌睡,深冬朝我跋涉的影子秘密地张望着。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