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石嘴山市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C: 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D: 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2、选出下列选项中语言最简明的句子( )
A: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B: 我买了两瓶红墨水和蓝墨水。
C: 中国人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外国人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
D: 小新和他同学的老师从学校出来。
3、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善于观察的能力。
B: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C: 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提高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D: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

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指绿颜色蔬菜)
B: 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
C: “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的阳光少年。(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
D: 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
5、为了更好地体现“家国情怀”,学校组织了“祖国因我更美好”语文活动。

【读文赏句】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回顾历史,无数优秀知识分子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他们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甘于奉献,坚持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牢固树立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成为知识分子的坚定信念和精神支柱

( 1 )一班同学为大家读了上面的语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家国情怀”“追求真理”“历史洪流”“精神支柱”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一致。
B: “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的主干是知识分子有情怀”。
C: “历史”“事迹”“史册”都是名词。
D: 划线短语“自身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顺序不能互换。
6、一位武汉文艺青年想写一副礼赞抗疫英雄的对联,请帮他确定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 )

上联:救死扶危,医护柔肩___①___

下联:___②___,军民铁臂___③___


A: ①擎大爱 ②干群携手 ③祛瘟疫
B: ①渡劫波 ②克难致胜 ③济时艰
C: ①擎大爱 ②克难致胜 ③济时艰
D: ①渡劫波 ②干群携手 ③祛瘟疫
7、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妹怂恿二妹向舅舅要一只小猫”中的“怂恿”与“鼓动”,严格来说是近义词。
B: “学而不思则罔”中的“罔”与“迷惘”“恍惚”都是同义词。
C: “他犹豫地拿起这个又放下,再看看那个”中的“犹豫”与“果断”是反义词。
D: “一个高尚的人”中的“高尚”与“低级趣味”在一定的语境中会成为反义词。
8、

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

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②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③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⑷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 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 拟人 反语 比喻 比喻
C: 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 拟人 引用 排比 反语
9、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五一假期,我们徜徉在凤城河风景区,领略自然之美,品味人文之趣,真是怡然自得
B: “胡瑗读书节”活动中,语文名师就如何有效阅读的话题说长道短 , 同学们深感受益匪浅。
C: 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泰州》,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泰州的众多美食。
D: 泰州老行当展馆里的游人摩肩接踵 , 大家饶有兴味地观赏着那些承载着儿时记忆的物品。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恐怖 哆嗦 孵化器 浮想联翩
B: 恭维 惯例 冷不妨 先发制人
C: 糟塌 端详 兜圈子 无事生非
D: 倒霉 狼狈 颤巍巍 甘败下风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各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呜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1 )首句诗人以一个“愁”字领起,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人表达的“愁”。
( 2 )《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请你赏析这句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文: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chǐ)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释】介:披上战甲。褫:解除。

( 1 )解释下列的词或短语。

①尽粟一石________ ②常马________

③才美不外见________ ④常奇之________

⑤奋迅示骏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 3 )在乙文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什么?

( 4 )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选自杨绛《老王》

(二)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选自都德《最后一课》

(三)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选自李森祥《台阶》

( 1 )阅读写人文章,关注人物细节描写。品析文中划线词语“镶嵌”“直僵僵”的表达效果。
( 2 )细节中见人物性格,见内心世界,见真情。试分析划线句的含义。
( 3 )以形写神,父亲专注的目光里,我们读到了父亲的执着。刻画人物,不仅要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也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试着描写一个人物片段,注意在细节中展现他的性格品质,字数15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节选)

侯学煜

①每一个生态系统总是时刻不断地进行着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因此任何生态系统的各个因素或成分之间都是动态的。但是,在一定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本身也总是趋向稳定的状态,也就是在动态中维持平衡;即该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或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着相对平衡的关系。当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较长时间地而不是暂时地保持平衡状态时,该生态系统的有机体种类和数量最大,生物量最大,生产力也最大。这就是衡量生态平衡的指标。

②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的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结果就会使有机体数量减少,生物量下降,生产力衰退,从而引起其结构和功能的失调,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受到阻碍,最终导致整个生态平衡的破坏。

③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靠吸取土壤营养物质生活,而树叶落下后经微生物分解腐烂变为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取用,这样物质就可循环不止,森林自己养活自己。但如把落叶取走,那就破坏了生态平衡。森林中昆虫数量一般能够维持正常,正是由于有鸟类和其他动物吃它,受到自动控制,才不致繁殖过多而发生灾害。但如大量消灭鸟类等食虫动物,昆虫繁殖过多就会危害森林,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④就草原生态系统来说,田鼠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自应研究掌握其消长规律,以便控制其数量,不使其过多地增长,危害草原。在一般情况下,因草原上有它的天敌老鹰、黄鼠狼,所以平时田鼠维持一定数量,不致成灾。作为皮毛兽的黄鼠狼就是靠鼠为食料;草原上没有鼠就没有黄鼠狼。鼠还能吃草原上的蝗虫,对某些类型的草原(如羊草草原)还起着松土作用,能促其生长繁茂。在鼠害猖狂时,固然需要消灭,但如用毒药,草原本身就会被污染,吃鼠的老鹰和吃虫的鸟类也会被毒死,有的地方牛羊也有被毒死的,以致破坏草原的生态平衡。

⑤总而言之,在自然界中不论森林、草原、荒漠、湖泊、沼泽,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和光、水、土、气、热等非生物成分所组成。而且每一个成分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自然综合体系。这是一个生态平衡总体。单独地孤立看一个成分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必须把各种成分联系起来,看作一个综合的整体。如果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必然要受到一系列的惩罚。

⑥在自然界中,不论是天然的森林、草原、荒漠、沼泽,还是人工营造的森林、饲料基地、水库,都要注意保持其本身的生态平衡。

( 1 )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填空。

①衡量生态平衡的指标;

②________;

③用森林中发生的事,来说明“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是如何“输入和输出”的;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我们要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 2 )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 3 )生态系统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请写出文中的三个例子。
( 4 )保持森林生态平衡并不等于说森林不能采伐。如何采伐森林呢?请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四、写作(分值:60分)
张闻天有句名言: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请“ 最有意义”或“最有意义的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内容要真实、具体;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