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湖北省广水市第一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杞人忧天 庸人自扰 花团紧簇 随声附和
B: 神采奕奕 孤苦伶仃 呱呱堕地 花枝招展
C: 惊慌失措 狼奔豕突 麻木不仁 煞有介事
D: 众目睽睽 踉踉跄跄 饥肠辘辘 犹然而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璀儏 袒护 前呼后拥 熠熠声辉
B: 婆娑 涸辙 彬彬有礼 生意盎然
C: 蘸水 攥位 浮想连翩 急不遐择
D: 槲树 谄媚 前扑后继 坦荡如坻
3、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最好的年纪,我就要做最有意义的事。”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姚扬说,“这次到风华爱心希望小学支教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方向。”
B: 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该得到这种机会呢?
C: 近日,陆毅在微博晒出了女儿的一篇“自由写话”作文,题目是《我的一家》。
D: .家乡盛产的桃子呀,柿子呀,西瓜呀,都是我从小到大喜欢吃的水果。
4、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掇(cān) 水(fú) 奋(kàng) 草长鹰飞
B: 旋(wò) 杂(rǒng) 猎(shǒu) 人情事故
C: 连(qiào) 默(jiān) 射(fú) 销声匿迹
D: 雾(ǎi) 裂(jūn) 眼(kuàng) 蓦然回首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浩(hàn) 杆(wéi) 熟(xián)
B: 咆(xiào) 舰(wěi) 蓝(zhàn)
C: 迹(guǐ) 数(cān) 腾(fèi)
D: 冽(lǐn) 刻(juàn) 精竭虑(dān)
6、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fēi) 不(xùn) 解(fǒu) 扬顿挫(yì)
B: 描(mó) 辱(wū) 发(lèng) 深痛疾(è)
C: 禁(gù) 利(xī) 闪(shuò) 广无垠(mào)
D: 彷(fáng) 鞭(tà) 胆(què) 长短叹(xū)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巴黎圣母院是法兰西 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 。中国人民同法国人民一样,对此次火灾深感痛恻。相信在法国人民努力和国际社会支持下,巴黎圣母院一定能顺利 、再现辉煌。


A: 文明 宝藏 修复
B: 文化 宝藏 恢复
C: 文明 瑰宝 修复
D: 文化 瑰宝 恢复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 《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 《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 《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B: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类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 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D: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新来的老师,认真地倾听着他的报告。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是否善于积累,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B: 在老师的鼓励下,使小明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C: 听她讲话的声音,这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D: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1 )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得巧妙,请加以赏析。
(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理解。
石崇每要客黄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子大将军,尝其崇。丞相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诣:________ 素:________固:________ 让:________

( 2 )“以观其变”中“其”指代的是()

A: 石崇
B: 美人
C: 丞相
D: 大将军
( 3 )这段文字反映了()

A: 石崇的凶狠残暴。
B: 王丞相的软弱善良。
C: 大将军的冷漠无情。
D: 美人的凄苦悲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指路的男孩儿

①香港屯门有一条轻铁,沿途一边是街道,一边是山坡绿地。站台是敞开的,有车费刷卡机供乘客自己刷卡。站在月台上看闲花野草,看楼宇路人,一会儿有电车驶来,路轨的震荡声在高远的天空下传得很远,感觉很悠闲。

②与朋友搭轻铁去天水围,在月台上,我遇到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孩。那是一个胖胖的男孩儿,穿一条肥大的短裤,颈上挂着八达通卡,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乐器盒,肩上的布袋里想必就是乐谱了,应是星期六去上琴课或下琴课回家。

③看他神情严肃、身负要务的样子很有趣,我们便指指他的盒子问:“双簧管?”又问:“单簧管?”他先是绷着,后来绷不住了,鼓鼓的脸颊上露出了笑容。我们第三遍问:“小提琴?”他用劲点了一下头,猜对了。他不说话,只是笑。于是我们就唱起一段小提琴基础课程《开塞》练习曲,与他套近乎。他还是笑笑,不说话。但与我们之间似乎有了些默契。

④车快到了,我看向站牌。情形比预想的复杂,同一站台上有多条不同路线,而我们要去的天水围似乎不在任何一条路线上。于是招呼新认识的小朋友请他指点。他默想了片刻,胖胖的手指头在路线图上指定一个点,说明我们应乘的那路车;手指头沿着路线图上的线爬行一段后停下了,表示我们抵达的地方;停了一会儿,他的手指头又跳到另一条路线上,意思是要换车;然后手指头迅速爬行直至天水围,停下,说明到了目的地。

⑤指点完毕,他便走开,与我们保持一段距离。车来了才知道他与我们是同一路车。拥塞的人群将我们的视线阻断了,几次我见他转着头寻找我们,脸上流露出焦急的表情,但看见我们后又立即回过头去看前边人的背脊。

⑥到了他指定的换车站,原来是个枢纽大站,下车后,他遥遥对着我们指出一个方向,我们顺着他的指点走了几步,不料已到对面站台的他转身奔来。他努力交替着滚圆的小腿,将小提琴盒提高到膝盖以上避免磕碰,十分吃力,肩上的布袋也不停地拍打着他的身子。我们不由得停下脚步。他一边跑,一边用手再次强调地指点,让我们明白走错了。最后他引领着我们走到正确的站台,然后还是站在一段距离以外。

⑦车站月台熙来攘往,他与我们就像茫茫人海中的相遇或相知,聚散无常的样子。等到驶往天水围的轻铁靠站,小男孩看我们上了车,才放心离去。

⑧从他手提的小提琴看,小男孩儿不会超过十岁的年龄。从头至尾,他基本没有说话,可能是怕我们听不懂他的粤语吧,也可能是怕我们笑话他的普通话。那极少极关键的几个字,他都是用英语说的。唯有那《开塞》小提琴练习曲的旋律为我们作了沟通,让我们在这人世间萍水结交。

( 1 )根据提示,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同时候车,月台偶遇——________——________——准确乘车,放心离开。

( 2 )开头一段描写香港屯门的轻铁站有什么作用?

( 3 )赏析画线的句子。

①拥塞的人群将我们的视线阻断了,几次我见他转着头寻找我们,脸上流露出焦急的表情,但看见我们后又立即回过头去看前边人的背脊。

②不料已到对面站台的他转身奔来。他努力交替着滚圆的小腿,将小提琴盒提高到膝盖以上避免磕碰,十分吃力,肩上的布袋也不停地拍打着他的身子。

( 4 )结尾又提到《开塞》练习曲,有什么作用?

( 5 )这个孩子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微尘远,山花近

万山红遍的金秋,在遥远的大西北,我带着任务,远赴乡郊野岭采风,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遭遇道路塌方。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

我沮丧地蹲在路边,盯着刘师傅高大的背影,惶恐而焦虑,大脑里不断闪回播放我和他初见的情景,顿时悔意重重,心乱如麻!眼前这条偏僻蜿蜒的乡间土路是单行道,稍有不慎有可能连人带车翻入荆棘丛生的鸿沟中!即使我放弃此行的计划,出租车也根本无法调头!

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刘师傅还在那里费力而徒劳地呐喊着。我咬牙憋气,心里做好了在这荒山野岭徒坐一整夜的最坏打算。一直紧握方向盘蹙眉沉默的出租车司机也下了车,跟刘师傅一起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个忙吗?”

“喂、喂、喂……忙、忙、忙!”回应我们的只有鹦鹅学舌的群山和越来越凉的山风。

一声悠扬的应答,带动唰啦啦一阵细响,塌方路那端,一片不起眼的、依山靠坡的庄稼地里,忽地冒出个裹着白羊肚手巾的脑袋,在扬声问清楚我们的意图后,这手拄柴棒的老人掉头而去,嘴里说的是他这就回村里去喊人来帮把手,现在手里没拿家什,没法将垮塌在路当腰的土堆铲平。

听人家这么一说,刘师傅和那位不知名的司机一齐转回头看我,面露喜色。我撇撇嘴,心想,这老人,十有八九不会回来了,因为,这地方离他居住的村庄一定十分遥远,任凭我手搭凉棚望尽村路,也未见窑洞组成的村郭坐落在何处!

沉默。等待。

又是数十分钟过去了,夕阳像一个没有烧透的夹生煤球,半红半黑悬挂在天际,树梢上满是寒凉寡情的秋风。刘师傅站一会儿,蹲一会“啪啪”打火抽烟。司机则反复在原地看表、兜圈子,看样子,他有些后悔接了我这趟活儿。

听,土堆后面好像有人声!

我们一跃而起,探头看去,呀,好多手执铁锹、锄头的村民,正从带状的小路上陆陆续续汇集而来,带头的就是那弓背老人!他们舞动工具又铲又挖。刘师傅和司机高兴坏了,挽起袖子在路的这端徒手刨土,我也要效仿他们,却被硬生生推开:“你是客人呢,不要把手弄脏了!”

蒙在夕阳脸上的灰色面纱被风掀开了,夕阳一跃而出,安详地注视着大地,橘色的落幕里,一群人,正在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刨土开路!呵,不说别人,就那位黑脸白牙的刘师博,我认识他也才不到两小时。当时,我在县城里招手问驾摩托车兜生意的他:“黑家洼村怎么走?”他认真打量了我一下,自告奋勇要弃车带路,理由是,地方路况不好,摩托车去危险,不识途的人很容易走岔道,路走岔了,非但今晚回不了城,连个宿住的地方也难找到。他特别强调:“你看看,这天都快黑了,你一个女人家,身上还背着个包……”我见他满脸真诚,便接受了建议,由他带路,当街拦了一辆出租……哪知,路上遇到这坟包一样意外出现的“拦路虎”!刚才还差点误会了他。

“拦路虎”被一群陌生人合力“打败了”!我强忍满眼激动的泪花,掏出钱想略表谢意,却被那些粗糙的大手坚决挡回:“那不能要呢,都是小事情嘛!谁人出门不遇个事儿嘛……”

一旁的刘师傅拍拍满是灰尘的手,竞也替他们帮腔:“应该的,咱们这里的人,都这个样儿。快走,天快黑了!”

车子再次启动,夹道而立的是扛着、拄着劳动工具的村民,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

车子颠簸前行,我频频回头。远远看去,他们散落道旁,如微尘一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又像朵朵沁人心脾的山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 1 )依据提示,梳理文章情节和“我’’的情感变化。

________,沮丧焦虑→回村喊人________。________,愧疚感激→再次前行,________。

( 2 )文章多次设置悬念,举一例说明。
( 3 )依据提示,品析语言。

①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从修辞的角度)

②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一急忙掉眼镜,下车,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叽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从划线词的角度)

( 4 )结合全文,探究标题的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小作文。

2019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中,将近2亿老人从未接触网络。手机支付、网约车、网上售票、预约挂号……数字化时代里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便捷“红利”,却成为困扰这些老人们现实生活的一张大“网”——部分火车站取消窗口售票,出行难;医院需网上挂号,就医难;部分超市商场取消现金交易,购物支付难……

如何化解这些老人们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诸多尴尬与困境,说说你的看法。(15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