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结合语境,解释加横线字有错误的是 ( ) A: 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罕:稀少。B: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C: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膺:指胸膛。 D: 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虞:料想;猜度。 |
2、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谈到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父亲来了兴致,一件件给我们介绍起了那些国宝,直说得天花乱坠。 B: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处在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瞻前顾后不仅难以维持现状,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C: 乱扔烟头虽是小事,但就是这心不在焉的小过失往往会酿成大祸,近来各地就发生了多起因烟头而引发火灾的事件。 D: 前几天,小明和他大学的同班同学萍水相逢 , 挤在一起,畅谈祖国各地建设情形,兴致很高。 |
3、 | 选出下列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 ) ①诧异:惊奇。②哽:声气阻塞。 ③踱:原指走路一奔一跳的样子,这里指步履沉重。 ④祈祷: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⑤宛转:本文指身体翻来复去。 A: ②④⑤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⑤ |
4、 | 下列语句中运用了反语修辞的一项是( ) B: 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 C: 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D: 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自些。 |
5、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____________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_________,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③学生没打好基础,__________,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A: 不力 原型 拔苗助长B: 不利 原形 拔苗助长 C: 不利 原形 好高骛远 D: 不力 原型 好高骛远 |
6、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马三立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C: 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 2011年11月,我国发射并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 |
7、 | 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B: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起,我便常常跃居全班之冠,而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 C: 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 所谓改编,就是把小说、话剧、歌剧、报告文学……等文艺作品改写成电影剧本的意思。 |
8、 | 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夜半三更B: 更正 C: 自力更生 D: 更加 |
9、 | 下面对《卖炭翁》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掠夺给劳动人民造成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遭遇。 C: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D: “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形成强烈对比,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大胆反抗。 |
10、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偏僻 吩咐 和言悦色 振耳欲聋 B: 延安 检讨 历历在目 偷偷摸摸 C: 眼框 喧哗 慢不经心 不知所措 D: 浮燥 橄榄 穿流不息 天衣无缝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一联诗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运用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一联表达同样思想感情的诗,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2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 颔联写景,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时所见到的壮阔景象。 C: 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江上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此时此刻新鲜、欣喜的感受体验。 D: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想之情。 |
涵泳律赋。 穷鱼赋 [唐]卢照邻 余曾有横事①被拘,为群小所使,将致之深议②,友人救护得免。窃感赵壹穷鸟③之事,遂作《穷鱼赋》。常思报德,故冠之篇首云。 有一巨鳞,东海波臣。洗净月浦,涵丹锦津。映红莲而得性,戏碧波以全身。宕而失水④,届于阳濒⑤。渔者观焉,乃具竿索,集朋党,凫趋雀跃,风驰电往,竟下任公之钓⑥,争陈豫且之网⑦,蝼蚁见而甘心,獨獭闻而抵掌。于是长舌利嘴曳纶争钩拖鬟挫鬣抚背扼喉。动摇不可,腾跃无繇⑧,有怀纤润,宁望洪流。 大鹏过而哀之,曰:“昔余为鲲也,与是游乎。自余羽化,之子其孤。”俄抚翼而下,负之而趋,南浮七泽,东泛五湖。是鱼也已相忘于江海,而渔者犹怅望于泥途。 (选自《全唐文》) 【注释】①横事:遭遇横祸。横祸指作者因为诗歌《长安古意》得罪权贵,被直接下狱。②深议:从重论罪。③赵壹穷鸟:东汉词赋家赵壹,曾遭诬枉下狱,获释后写了《穷鸟赋》。④失水:搁浅。⑤阳濒:北岸水滨。⑥任公之钓:指巨大的钓钩。⑦豫且之网:指巨大的渔网。⑧繇:同“摇”,动摇。 ( 1 )解释下列各组划线词。①【具】A.乃具竿索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②【过】A.大鹏过而哀之 B.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2 )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于是长舌利嘴曳纶争钩拖醬挫鬣抚背扼喉 ( 3 )参考词典解释,联系全文,题目《穷鱼赋》中的“穷”字,应选择哪个义项?请简述理由。《古代汉语大词典》“穷”的义项:①极;尽。②困厄;困窘。③不得志。 ( 4 )文中,“大鹏”和“渔者”、“蝼蚁”等对待“穷鱼”的态度对比鲜明,结合全文并联系《北冥有鱼》,分析作者写作的深意。【以下是《北冥有鱼》的片段,供参考】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逍遥游
聂鑫森
贺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
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贺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
陶淘连忙恭敬地侧立门边,说:“贺先生,您请!”
事后,贺先生对陶淘说:“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陶淘说:“是,是。”
贺先生喜欢独来独往,以书为伴。上课之外,不串门,不交际,不嗜烟酒。唯一的爱好是在休息日,带一两本古书和一些干粮到郊外的僻静处,赏玩山水后,坐在树下读书。他的眼睛真好,读了这么多书,却无须戴眼镜。他曾以诗嘲弄那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辈:“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
“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鹏输入
贺先生很快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差五拉着他去游街批斗。他被戴上一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着一面铜锣。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他对他的老伴儿和儿女说:“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事。”
后来,贺先生又被遣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和他同居一室的是陶淘。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他们两个人共一口锅吃饭,俨然父子。
很奇怪的是贺先生对做饭炒菜十分内行,尤其是炒菜。虽说少荤腥,蔬菜由场部统一发放,也不多,但贺先生却能变通烹调之术,或凉拌,或爆炒,或清煮,做出陶淘从没有品尝过的美味。特别是春夏之间,贺先生识得许多野菜,比如马兰头、蕨菜、地菜、马齿苋……他亲自去采,以补蔬菜之不足。
贺先生还采了许多艾叶,晒干,做成艾条。他说他稍懂医道,有些病可以烧艾作灸,十分见效。
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
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
贺先生说:“好吧。”
贺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让猪自去嚼草。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坐了一阵,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
推开门,陶淘上吊在矮屋的梁上。
贺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搬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陶淘跌落在被子上。
贺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
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
“贺先生,您不该救我!”
贺先生说:“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愿不愿意?”
陶淘哭了。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手……
“女朋友分手,好事!不能共患难,何谓夫妻?若你们真走到一块儿,有了孩子,再遇点厄难,那才真叫惨。”
陶淘说:“我愿受教于先生。”
此后,贺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贺先生的肚子里。《汉书》记载《庄子》一书为五十三篇,实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贺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逐字逐句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完气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伴随着日历,一篇一篇讲过去。
贺先生讲课时,喜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陶淘兄,你认为如何?”陶淘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
陶淘觉得日子短了,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贺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云”,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
世道终于清明了。
陶淘一边工作,一边当了贺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在他的协助下,贺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
贺先生说:“陶淘,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庄子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无憾。”
几天后,贺先生安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
( 1 )概括贺先生的形象特征。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 4 )这篇小说以“逍遥游”为题目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
丰子恺
①楼下忽然起了一片孩子们暴动的声音。他们的娘高声喊着:“两只雄鸡又在斗了,爸爸快来劝解!”我不及放下手中的报纸,连忙跑下楼来。
②原来是两个男孩在打架:六岁的元草要夺九岁的华瞻的木片头,华瞻不给,元草哭着用手打他的头;华瞻也哭着,双手擎起木片头,用脚踢元草的腿。
③我放下报纸,把身体插入两孩子的中间,用两臂分别抱住了两孩子,对他们说:“不许打!为的啥事体?大家讲!”元草竭力想摆脱我的手臂而向对方进攻,一面带哭带嚷地说:“他不肯给我木片头!他不肯给我木片头!”似乎这就是他打人的正当理由。华瞻究竟比他大了三岁,最初静伏在我的臂弯里,表示不抵抗而听我调解,后来吃着口声辩:“这些木片头原是我的!他要夺,我不给,他就打我!”元草用哭声接着说:“他踢我!”华瞻改用直接交涉,对着他说:“你先打!”在旁作壁上观的宝姊姊发表意见:“轻句还重句,先打呒道理!”背后另一个又发表一种舆论:“君子开口,小人动手!”我未及下评判,元草已猛力退出我的手臂,突然向对方袭击。他们的娘看我排解无效,赶过来将元草擒去,抱在怀里,用甘言骗住他。我也把华瞻抱在怀里,用话抚慰他。两孩子分别占据了两亲的怀里,暴动方始告终。这时候,“五香……豆腐干”的叫声在后门外亲切地响着,把脸上挂着眼泪的两孩子一齐从我们的怀里叫了出去。我拿了报纸重回楼上去的时候,已听到他们复交后的笑谈声了。
④但我到了楼上,并不继续看报。因为我看刚才的事件,觉得比看报上的国际纷争直截明了得多。小孩对小孩的交涉,可以不讲理,而通行用武力来相打;国家对国家的交涉,也可以不讲理,而通行用武力来战争。战争就是大规模的相打。国际的事如儿戏,或等于儿戏。
( 1 )结合上下文,解释第①小节中划线的“暴动”的意思。①原句:元草竭力想摆脱我的手臂而向对方进攻,一面带哭带嚷地说:“他不肯给我木片头!他不肯给我木片头!”
改句:元草竭力想摆脱我的手臂而向对方进攻,一面带哭带嚷地说:“他不肯给我木片头。”
②原句:这时候,“五香……豆腐干”的叫声在后门外亲切地响着,把脸上挂着眼泪的两孩子一齐从我们的怀里叫了出去。
改句:这时候,两孩子都被卖豆腐干的叫声吸引出去了。
( 3 )下面两个标题,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你结合全文,说说理由。A.战争 B.儿戏
( 4 )请完成下面的阅读卡。作文:
请以“我成长中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