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海拉尔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古诗文诵读,首先是读准字音。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忿(huì) 然(fèi) 倾(tuí) 除奸凶(rǎng)
B: 社(jì) 漏(quē) 素(gǎo) 德量力(duó)
C: 险(sè) 优(liè) 耕(yōng) 免冠徒(xiǎn)
D: 夜(sù) 蜢(zhà) 猖(jué) 坚执锐(bèi)
2、

下边词语中下划线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榭(xuān) 俗(yónɡ) 丘壑(hè)
B: 嶙(xún) 空(lòu) 干(lán)
C: 叠(zhànɡ) 影(niè) 珑(línɡ)
D: 酌(zhēn) 薇(qiánɡ) 心(chènɡ)
3、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眼花缭乱 锐不可当 晨曦血腥
B: 臭名昭著 月明风轻 荒谬憧憬
C: 精疲力竭 满院狼籍 杀戮箱箧
D: 响彻云宵 转弯抹角 纳粹鞠躬
4、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惊(hài) 举(zhù) 气(fèn)
B: 使(chāi) 色(yùn) 憧憧(cōng cōng)
C: 女(gōng) 歉(jiù) 强(jué)
D: 氏(zhā) 执(mèi) 着(xiá)
5、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刚才还人声鼎沸的教室,班主任一到,顿时万籁俱寂 , 个个都不讲话了。
B: 王老师讲得娓娓动听 , 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C: 上海浦东新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 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可见一斑。
D: 近几年,泰州市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成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之地。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获益匪浅。
B: 这场篮球赛的胜负取决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C: 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D: 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7、被恩格斯评价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 )
A: 但丁
B: 波特莱尔
C: 叶芝
D: 德莱赛
8、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精造”。
B: 不少年轻人放弃大都市的繁华,见异思迁 , 投身祖国的扶贫支教事业。
C: 经过长途旅行,大伙都已经疲惫不堪了,唯有他还是那么神采奕奕
D: 鲁迅笔下那些围观枪毙的麻木不仁的看客,敲打着每个中国人的灵魂。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既可以让汉字文化得以传承,让汉字书写美德得以传递,又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
B: 与《舌尖2》第一集的原画面相对比,该片涉嫌抄袭的镜头不少于十多处。
C: 3月30日,书记、副书记和其他县领导出席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动员大会。
D: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0、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默(jiān) 裂(guī) 追(sù) 词夺理(qiǎng)
B: 然(zhòu) 露(luǒ) 寒(jìn) 气喘吁(xū)
C: 遗(hài) 蛮(hèng) 驰(chěng) 名其实(fú)
D: 日(yì) (shǒu)猎 成(zhù) 风雪途(zǎi)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阅读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菱,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 1 )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季节?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
( 2 )两首诗分别突出了一个“等”字和一个“惜”字。请分别说明它们是怎样突出这个字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④。”夫子曰:“小子⑤识⑥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苛政:残暴地统治。⑤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⑥识:记住。

( 1 )文中“何为不去也”一句中的“去”的意思是________。

( 2 )妇人一家有三人被老虎吃掉却为什么不搬家?

( 3 )本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市

穿越戈壁滩时,你会忽然觉得,世界原来竟是如此单纯。天很蓝,蓝得像海,一无杂质。地很平,一马平川。视线里弥漫着黄褐色的沙地,从车轮下一直通向地球的尽头,眼里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偶尔有远远的山,卧龙似地蜿蜒着,如黑黢黢的树根纠集、缠绕在一起,皱折却整齐而光滑,透着西北的苍劲。A、峰顶的积雪分外鲜明,蓝莹莹地闪烁,像一双双苍茫而忧郁的眼睛。

旋风突然就出现了。风夹裹着黄沙,像一只只倒扣的金钟,呈U字形,底部紧贴着戈壁滩,任意地旋转舞蹈着。那是一页奇妙的图景,大漠上凝固的黄色成为一块巨大的底版,与游弋的黄色旋风浑然一体。镂空的风柱又似一支急促的喷泉,安慰着沙漠里的行人。再没有更多的颜色了。戈壁只有单纯得近于单调的金黄。

黄沙古道,掩埋了多少流放者饥渴的白骨和焦灼的灵魂。

真的没有绿树也没有河流么?苍天在上,谁能拯救这荒茫死寂的戈壁?

昏沉沉的困倦中我睁开眼。如闪电掠过黑夜,我的眼睛为之一亮——那是海么?灰蓝色的水波洋溢着,弥漫着,悬浮于沙洲之上,宁静而安谧。水上横一道长长的湖堤,堤上有树,清晰而精致的树影,一棵棵生动地排列着,像故乡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B、更奇妙的是,水面上还映着绿树的倒影,水墨画一般,朦胧得柔美。在沙漠的骄阳和干旱中,那水,想必是清凉又甘甜的

那一定是个好去处了。我问,那是个什么地方呢?

是海市。司机回答。

海——市?真的就是海市?怎么就和真的景致一模一样啊?

脑子里忽然涌出许许多多关于海市蜃楼的传说:焦渴的找水人,怀着虔诚和崇敬之情,流尽了最后一滴汗、耗完了最后一滴血,倒毙在沙漠里。也许临死时,还在期待着他那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会如奇迹般出现……

再看海市,那清清的湖、静静的树,分明露着一种狡诈和虚伪的微笑。可为什么,曾有人会以生命相托,祭祀这本来虚无而渺茫的幻影呢?连同我在内。

如不是亲见,我也不相信如此美丽诱人的海市,会是一个骗局。然而,海市没有罪过。海市因沙漠的气流和折光而现,海市本无意。而人,辛劳饥渴、疲于奔命的赶路人,孤身于茫茫戈壁、漫漫大漠之中,寻求一处绿树环抱的甘泉,就成为苦难的旅程中灵魂最后的庇护地和温柔之乡的梦。人依赖于心造的幻影,苦挨岁月,为自己的精神天国付着高昂的代价。人迷恋海市,人也没有罪过。

海市是一个陷阱。尽管海市的谎言早已被人戳穿了很久,却仍然还有饥不择食、自欺欺人的后来者,走进那没有坐标的戈壁滩,在无水的沙海中迷失自己。

车窗外,遥远的海市仍然烟波浩渺、树影憧憧,美得充满诱惑。车迎着那片海市而行,海市始终浮游在沙漠的尽头,在我前行的左侧,固执地不肯离去。有一阵寒战从心头掠过,不敢再看海市一眼。那时候我只剩下一个愿望:我只想快快走完这片苍凉的不毛之地。

临近中午,阳光越发炽烈,金色的戈壁要燃烧起来。抵达安西城时,天空忽然飘来几片黑云,一阵凉气袭过,豆大的雨点落下,干燥的地面扬起一层白粉,雨却顷刻无踪无影。旋即,清朗而广袤的天穹之下,横空划出一道巨大的七色彩虹,勾勒出一片绚丽的辉煌。司机说,你们的运气不错呵。我走那么多次,也不是都看到这样的景色啊。

我心里却觉得一种莫名的酸楚。我只想快快地往前走,快些到达前面那片真正的绿洲。没有狰狞的旋风、没有虚幻的海市、没有稍纵即逝的彩虹,却有冒着炊烟的房屋、欢乐的人群、油绿的青稞麦和那丰收的田野……

戈壁是单纯的。在这片单纯得近于单调的黄色世界里,美丽的海市和斑斓的飞虹就成为沙漠的调色板,成为旅人一个虚幻的希望。可惜它们并不真正存在,当彩虹悄然隐去、海市无声消失的时候,人们仍然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腿走出戈壁,去寻找活水和黑土,寻找蔚蓝色的大海和坚实的船帆。

我多想筑一条引水的渠河,然后,在路边种上一排排树苗。

那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浸润着绿叶的水,就在树根下流淌。

(选自《张抗抗散文自选集》,有删改)

( 1 )作者笔下的戈壁滩有何特点?文章开头对戈壁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 2 )请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景物描写语句

( 3 )当七色彩虹出现时,司机说“我”的运气不错,而“我心里却觉得一种莫名的酸楚”,这是为什么?

( 4 )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 5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有心人往往能从大自然中获得人生的启示,请联系课内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文名句,仿照示例写一段话(50字左右)。

示例:读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感受到诗人探幽寻胜的悠闲,也领悟到随遇而安的人生哲理。

阅读《第十一筐青菜》,完成下面小题。

第十一筐青菜

吴昌勇


在暖暖的春光里,花儿已绽放,草儿已生长,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


②午饭过后,我戴着口罩走进村子。负责疫情防控的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着,他们的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一天进村好几趟呢!”一位村干部笑着对我说,“这个时候,群众看见我们的身影,听见我们的声音,心里才安生。”


③正走着,突然发现,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


④“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


⑤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


⑥“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


⑦“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


⑧见我没作声,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⑨这菜到底送到哪儿?安全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


⑩村干部隔着口罩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


⑪原来,他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依旧惦念。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


⑫怕医院不要,担心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留了一张字条,告诉医院,菜是自己种的,新鲜着呢。


⑬“女儿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


⑭“没说,怕她担心俺老两口,字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看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我担心他们不敢收,急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解释,自己就是附近的老菜农,并报了姓名和地址。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


⑮“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忙碌的医生护士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老人诚恳的说。


⑯“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加上今天的,就是第十一筐了。”老人补充道。


⑰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天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


⑱那个下午,在暖暖的春光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我们站在菜园边,满怀敬意,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渐远……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2月,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村干部对“我”说的话,体现了群众对干部的过分依赖,间接批评了群众。
B: 第⑪段运用插叙,交代老人女儿的身份以及每天送菜的原因,使情节完整、清晰。
C: 文章的高潮是“我”得知“老菜农”为了支持抗疫向医院赠送十一筐青菜的真相。
D: 文章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来体现社会和时代精神。
( 2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在暖暖的春光里,花儿已绽放,草儿已生长,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从描写角度赏析)

( 3 )文中老人是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 4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其实我可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