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①⑤②③④B: ①③②⑤④ C: ⑤④②③① D: ⑤③④②① |
2、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B: 由于他工作十分勤奋,乐于助人,至今仍是我们系优秀的班干部。 C: 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D: 做事要有计划,既要有长远计划又要有短期计划,分清轻重缓急,做起事来就会有条不紊。 |
3、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家书,通过古代文人的装点状绘,从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专属中,逐步递升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形态,成为瑰丽的文化遗产。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________,成为垂范后人的政论经典;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________,成为自唐以来的散文名篇;怀素的《苦笋帖》,________,成为万世学书的重要摹本。 ①以信函形式,酣畅淋漓地倾诉对友人的信任和欣赏 ②以书信文体,旗帜鲜明地表达政治主张和变法态度 ③以信礼体裁,彰显了书法作品行云流水的线条美感 A: ②③①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
4、 | 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B: 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 《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
5、 | 文中方框处依次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B: ,;,。—— C: ,。,。: D: ,;,。: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滞笨 泛滥 笑咪咪 可歌可泣 叹为观止 B: 繁琐 嗥鸣 孺子牛 不加思索 低眉顺眼 C: 镶嵌 提练 杀手锏 情有可原 迫不急待 D: 疮疤 惶恐 揩桌子 莫名其妙 首屈一指 |
7、 |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解剖(pōu) 徘徊(huí) 执拗(niù) 藏污纳垢(gòu)B: 鞭挞(tà) 荷戟(hè) 睥睨(nì) 长吁短叹(xū) C: 朔方(shuò) 胡髭(zī) 驰骋(chěn) 镗镗鞳鞳(tāng) D: 甲胄(zhòu) 稽首(jī) 旸谷(yáng) 颔首低眉(hàn) |
8、 | 下列关于《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 文章第一,二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 文章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 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
9、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 , 效果奇佳。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 , 连声诺诺。 |
10、 | 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 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C: 我们不要为一棵树木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个春天。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有时不求甚解 , 反而收获颇丰。 D: 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 , 粗观其貌即可。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村 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①竹绕篱,榆钱②落尽槿花③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④。 (注释)①陂(音“悲”)田:积水塘附近的田地。 ( 2 )本首诗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庆历三年,轼①始总角②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节选自《范文正公集叙》) 【注】①轼:苏轼自称。②总角:指童年。 B: 予观夫巴陵胜状 轼从旁窃观 C: 或异二者之为 吾得其为人 D: 览物之情 读之至流涕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 3 )结合甲文内容,概括乙文中“先生”称范仲淹为“人杰”的原因。( 4 )乙文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怎样的感情? |
阅读下文,解答问题。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被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n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他想,可是我一定要想因为我剩下的只有想想了除了那个,我还要想垒球我不晓得老狄马吉奥可喜欢我那样击中它的脑子?这不是一桩了不起的事儿什么人都能办得到但是,你是不是认为我这双受伤的手跟骨刺一样是个很大的不利条件?我可没法知道我的脚后跟从来没有出过毛病,只有一次,我在游泳的时候一脚踩在一条海鳐鱼上面,脚 后跟给它刺了一下,当时我的小腿就麻木了,痛得简直忍不住
“想点开心的事吧,老家伙”他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离家越来越近了丢掉了四十磅鱼肉,船走起来更轻快些”
……
他想:不抱着希望才蠢哪此外我还觉得这样做是一桩罪过他想:麻烦已经够多了,还想什么罪过何况我 根本不懂这个
我不懂得这种事,也不怎么相信把一条鱼弄死也许是一桩罪过我猜想一定是罪过,虽然我把鱼弄死是为了养活我自己,也为了养活许多人不过,那样一来什么都是罪过了别想罪过了吧现在想它也太迟啦,有些人是专门来考虑犯罪的事儿的让那些人去想吧你生来是个打鱼的,正如鱼生来是条鱼桑•彼得罗是个打鱼的,跟老狄马吉奥的爸爸一样
他总喜欢去想一切跟他有关联的事情,同 时因为没有书报看,也没有收音机,他就想得很多,尤其是不住地想到罪过他想:你把鱼弄死不仅仅是为了养活自己,卖去换东西吃你弄死它是为了光荣,因为你是个打鱼的它活着的时候你爱它,它死了你还是爱它你既然爱它,把它弄死了就不是罪过不然别的还有什么呢?
“你想得太多啦,老头儿”他高声说
他想:你倒很乐意把那条鲨鱼给弄死可是它跟你一样靠着吃活鱼过日 子它不是一个吃腐烂东西的动物,也不像有些鲨鱼似的,只知道游来游去满足食欲它是美丽的,崇高的,什么也不害怕
……
风在不住地吹,稍微转到东北方去,他知道,这就是说风不会停息了老头儿朝前面望了一望,但是他看不见帆,看不见船,也看不见船上冒出来的烟只有飞鱼从船头那边飞出来,向两边仓皇地飞走,还有的就是一簇簇黄色的马尾藻他连一只鸟儿也看不见
( 1 )文中画线句应如何理解?( 2 )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特雷西的单车
周海亮
特雷西是母亲的儿子。
外乡人来到母亲的花园,见到那辆单车。单车拴在一棵树上,那棵树很细,很矮。看得出树刚栽下不久,也看得出单车刚买不久,近似没有骑过。
外乡人向母亲讨一杯水,慢慢喝着,与母亲讨论着刚刚打响的战争。临走时候,她问母亲,谁的单车?
母亲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特雷西是我的儿子。外乡人不说话了。刚才,母亲跟她说过特雷西。
特雷西是妹妹的哥哥。
妹妹坐在花园的秋千上,母亲坐在她的身边。妹妹对母亲说,我想有一辆单车。母亲说,战争没完没了地打,面包都开始限量供应,哪还能买到单车?
妹妹看看拴在树上的单车,那棵树长高长粗,那单车变得破旧。她说这单车再不骑的话,就再也骑不了了。母亲说可是这是特雷西的单车。妹妹不说话了。那是哥哥的单车,她不能碰哥哥的东西。
特雷西是男人的邻居。
男人闯进花园,见到那辆单车。单车锈迹斑斑,车轮开始扭曲。单车拴在树上,那棵树更高更粗。男人有些好奇,问,这是谁的单车?她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特雷西是我的哥哥。
男人说如果再不取走单车的话,它要长到树里面了。她说母亲说过,谁也不能动特雷西的单车。男人不说话了。他听母亲说过特雷西。他知道特雷西是一个易羞的男孩。但他头一次知道,易羞的特雷西还有一辆几乎没有骑过的单车。
特雷西是外甥的舅舅。
男孩仰起头,看着那棵树。树很高,枝叶繁茂。单车被树干挤得变了形状,一部分深深杀进树干。男孩问母亲,为什么要把单车拴到树上?母亲说,单车是特雷西拴上去的。
男孩说,特雷西就是舅舅吗?母亲说,特雷西就是舅舅。他把单车拴到这里,谁都不能动。男孩上前,摸摸单车。他被烫了一下。似乎那辆单车刚刚被人骑过,尽管它已变成一堆废铁。
特雷西是一段往事。
战争早已结束,城市早已重建。现在,一条公路需要穿过花园。她带着来人,来到树旁。现在单车悬空,完全嵌进树干,似乎是从树里面生长出来的。来人问她,谁的单车?她说,特雷西。我哥哥特雷西。来人说,可是这条公路需要穿过花园。
她说,不行。特雷西的东西,谁也不能动。她给来人讲特雷西的故事,一点一点,时间回到从前。来人上前,摸摸单车,叹一口气,说,我会转达您的建议,夫人。
特雷西只是一辆单车。
两年以后,公路修好,却小心地绕开了那棵树。树的周围多出一圈围栏,围栏上挂一个木牌,上面写着:特雷西的单车。下面,两行字:1914年,男孩把自行车锁在这棵树上,就去参加战争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来。这男孩就是特雷西。
这男孩就是特雷西。他在战场上死去,在参加战争一个月以后。母亲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女儿还很小,单车还是新的。除了这辆单车,特雷西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包括遗体和骨灰。甚至,当他的母亲死去,世上再无人记得他的模样。
现在的特雷西,只是一辆长到树里的单车。
(选自2015年第11期《微型小说选刊》)
( 1 )文中的妹妹为什么不让人动特雷西的单车?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甲]母亲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特雷西是我的儿子。
[乙]母亲说,我儿子的单车。
( 3 )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独立成段,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生活中总有让我们内心感动的事、物或人,有时母亲头上的一根白发,父亲脸上的一条皱纹,朋友的一声问候,兄弟的一次谦让,老师的一句安慰,风中飘落的一片叶子,浪中疾行的一叶白帆,枝头孤伶的一朵残花,脚下踏行的一块地砖……都可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着实动了感情。只要我们的心还未麻木,我们总被感动着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