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同学们的读书分享丰富多彩,其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警察故事》里的犯罪分子非常嚣张,竟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冲向善良的群众。 B: 警察只是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丝不苟地搞好自己的工作。 C: 小明分享的《警察故事》,故事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 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D: 小花写的那篇读后感议论入木三分,结构别出心裁,文字如行云流水,我等只能望其项背。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他们演出小品后,我们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B: 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C: 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D: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
3、 | 下列划线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潜心关注(qián) 迭起(dié) 彭湃(bài) 校注(xiào) B: 迥乎不同(jiǒng) 彷徨(páng) 可汗(kè hán) 深邃(suì) C: 锋芒毕露(lù) 谰(nán)语 徘徊(huái) 镶嵌(qiàn) D: 义愤填膺(yīng) 晌午(xiang) 震悚(sǒng) 熬夜(áo)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部名著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B: 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C: 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D: 经过整顿,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场不再拥挤。 |
5、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游览 寒噤 描摹 振耳欲聋 B: 雾霭 揣摩 汩汩 怒不可遏 C: 凝重 横溢 吞没 磅礴气势 D: 乘隙 浑厚 轰然 前呼后拥 |
6、 | 下列语句中汉字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它荒草凄凄,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B: 一处是:“躬行君子,则未有之得。”一处是:“学而不厌,侮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 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茸一下,给屋顶划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 D: 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容颜全然褪尽了。 |
7、 | 下面几句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漫溯人生的河流,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生命歌唱者,他们在人生的磨难中笑傲红尘,坚忍不拔。 ②我们无法忘怀这些生命的歌唱者,在我们低落、惆怅、失意的时候,耳畔总能传来曲曲天籁,激励与鞭策着我们前行。 ③左丘失明,却有《国语》存世;司马迁遭受腐刑,《史记》却传诵千古。 ④生命如一条河流,唯有经历过惊涛骇浪才能更显辉煌。 ⑤虽然水波不兴也是一种美,但波涛汹涌更能让人刻骨铭心。 A: ④①②③⑤B: ①③④⑤② C: ④⑤①③② D: ①④⑤③② |
8、 | 划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调素琴(弹) 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 有仙则名(著名,出名) B: 无案牍之劳形(劳累) 山不在高(在于) 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 孔子云(说) 谈笑有鸿儒(大) 惟吾德馨(香气) D: 有龙则灵(灵验,神奇) 斯是陋室(这) 阅金经(佛经)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三年时光匆匆过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 , 不禁潸然泪下。 B: 200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地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C: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人们生活衣食无忧。但我们不能忘了那些舍身求法的先辈,没有他们,难有我们的今天。 D: 包装再精美,质量不过关,也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绚烂的灯光将鸟巢体育场烘托得更加金碧辉煌。 B: 它制造的幻象如同海市蜃楼 , 让人迷醉和恍惚,每一个毛孔都被贵族气息所感动。 C: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 , 上山赏雪。 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 , 开始向我求情。 |
阅读《山坡羊·骊山怀古》,回答问题。 ( 1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 2 )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请分析《山坡羊·骊山怀古》这首小令从什么角度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①天下缟素________ ②长跪而谢之________ ③寡人谕矣________ ④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 ( 2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以”与“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B: 扶苏以数谏故 C: 以大易小,甚善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 4 )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应该是个英雄.”你是怎样看待秦王这个人的?结合选文,发表你的见解. |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问题。
小的决定大的
①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一个是经国大计,却为任何一个当政者所不能忽视。一场疯牛病,几乎颠覆了英伦三岛。
②中国古典文学巨著以大开大合的情节见长,但感人肺腑,让人记下的却是“石卵化猴”“桃园结义”,以及“玉在匣中”,“钗在奁内”这些生动的细节。
③几乎所有动植物繁衍的种子,都是核儿,很小很小的。风可以刮着走,鸟儿可以用嘴衔,被人不经心就可以忽略甚至丢弃的,却负载着生物自然的最伟大传承。
④任何庞然大物,都不能忽略小,只有小,才是最具繁衍力的。
⑤近代尽人皆知的重大发明、发现,从苹果落地发现地心引力,到开水冒气引发的蒸汽机的利用,无不是由偶发思端的小事影响整个世界的。
⑥一位生活在硅谷世界的人告诉我,微电子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是从最初集成电路只包含几个几十个元器件,发展到一个小小硅片上可以制作出几十万个上百万个元件,形成微型电子电路的。正是这个微型电子电路,带来当今世界飓风般的各种生产方式大规模乃至超大规模变化。
⑦可见,未来最终改变我们这个世界、影响人们生活的,不在宇宙,乃在毫微。
⑧张艺谋初入社会,在生活的最底层当弹棉花的辅助工。那时候仅仅为了调节生活,他买了台照相机,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台小小的照相机,后来竟在他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时派上用场。从此,陕西少了一个苦力,中国多了一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电影导演。美国的麦当劳,就是从吸引小孩,改变幼年的饮食入手,从小让你喜欢我这种快餐方式,然后到你上学长大,多少年,仍然光顾我。这是真正做不起眼的大买卖!
⑨由此观之,小事还能致走向。
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中国至圣老子说的话,值得我铭记一生。想行千里吗?想成大树吗?那么,从脚下开始,从毫末做起。(选自《经典阅读集萃》,有删改 )
给母亲梳头发
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少让头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
⑥近年来,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施行外科手术。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关。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起初,我们两个人都有些忸怩。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给我洗澡呢!”我用不太熟练的手法,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没想到,她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觉地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我相信,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娇宠的婴儿。
⑦洗完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乱的头发。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母亲背对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后那样……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作者:林文月。有删改)
( 1 )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 4 )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要求:①请从 “一朵花”“一句话”“一瞬间”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