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滦县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凡是普通的花草树木,随使地种在盆子里的,例如菊、月季、杜鹃等等,只能称为盆植。

②如果是盆栽,那就要树干苍老,枝条经过整理,形成了美的姿态,方才合格。

③一般人对于种在盆子里的花草树木,统称为盆景,其实是有分别的。

④此外还有水石,以石为主体,或横峰,或竖峰,用水盘盛了水来供着,也要点缀几件小玩意。

⑤至于盆景,那么除了将树木作为主体外,还要配以拳石或石笋,和屋、亭、桥、船、塔与人物等等。


A: ①⑤②③④
B: ①⑤③②④
C: ③②⑤④①
D: ③①②⑤④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生疏 累赘 矜持 大无畏 千钧重负
B: 吟唱 钦佩 昔日 弧零零 海市蜃楼
C: 渺小 深宵 醒悟 茉莉花 以身作则
D: 诘问 校对 丰饶 赤裸裸 目不窥园
3、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 )

A: 发(ménq) 水(jí) 厚(hān) 衣衫褴(1ǚ)
B: 差(cēn) 跌(dàng) 打(dǔn) 明善睐(móu)
C: 贬(bāo) 杂(1ǒng) 丽(yǐ) 笔耕不(zhuì)
D: 寒(jìn) 桥(zhàn) 笑(shěn) 苦心孤(yì)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
B: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赵云冲来,方欲问时,赵云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赵云斩于马下。
C: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D: 《骆驼祥子》围绕着祥子拉黄包车自食其力的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表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汗青”特指史册;“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B: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颂公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不讲究韵律。
C: “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D: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文忠”是谥号,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也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6、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朗润 嘹亮 抖擞 干躁
B: 黄晕 喉咙 睫毛 响晴
C: 化妆 棱镜 干涩 澄清
D: 屋檐 凄冷 碣石 蟋蟀
7、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焕发 急躁 部署 融会贯通
B: 销毁 缅怀 统率 精兵简政
C: 墨守 题纲 隐蔽 永往直前
D: 挑衅 沧桑 上溯 辨伪去妄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既可记人,也可记物、记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
B: 我国古代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学记》《易经》《春秋》。
C: 欧阳修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代表作《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他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包法利夫人》等。
9、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望(qiáo) 妒(jí) 言(zhēn) 轻怕重(niān)
B: 弃(bìng) 选(lín) 粗(cāo) 而不舍(qì)
C: 精(suí) 雕(lòu) 吸(shǔn) 鳞次比(zhì)
D: 抽(yē) 脚(diān) 叱(chà) 半身不(suí)
10、

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 ⑤②③④①
B: ③⑤①②④
C: ③②④⑤①
D: ⑤①③②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初夏(节选)

艾青

燕子——轻快的翅翼之

矫( )健的飞翔;

爱在速度里沉醉的

自由的眷慕者

在江水与晴天的空阔里浮升……

高耸的堤( )岸上

páng( )然的樟树的遮覆下,

斧斤的声音,

铿qiāng( )地敲响了五月最初的日子,

那里,在木料与竹简的狼藉间,

一些人们正在忙碌着修理。

那呆然僵立在江边的暗褐的水车,

——它的破烂了的轮子,

已从去年冬季起

久久地停止了转运。

(选自《艾青诗选》)

______健

______岸

③páng______然

④铿qiāng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题。

[甲]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乙]

谢太傅云:“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

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妙。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里。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
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注】①顾长康:东晋画家顾恺之,字长康。②裴楷:字叔则,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的大臣、名士。③识具:见地,才略。④目精:眼珠。⑤妍蚩(chi):也作“妍媸”,美和丑。⑥阿堵:这个,此处指眼珠。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尝余核舟一 ________

②若听茶声(若……然) ________

③颊上三毛________

数年不点目睛________

( 2 )用“/"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高可二黍许。

②此子宜置丘壑中。

( 4 )[甲][乙]文段所写的王叔远、顾长康都有精湛的技艺,但其技艺又各具特色。[甲]文段写奇巧人王叔远在雕刻时,讲究________;[乙]文段写顾长康在绘画时,讲究________。(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怕站而不怕慢

朱光潜

一般人以为多延长工作的时间就可以多收些效果,比如说,一天能走一百里路,多走一天,就可以多走一百里路,如此天天走着不歇。然而,凡是走过长路的人都知道这算盘打得不很精确,走久了不歇,必定愈走愈慢,以至完全走不动。

我们走路的秘诀,“不怕慢,只怕站”。实在只有片面的真理。永远站着固然不行,永远不站也不一定能走得远。只讲工作而不讲效率,在现代社会中,不讲效率,就要落后。

西方各国都把效率看成一个迫切的问题,心理学家对这问题作了无数的实验,所得的 结论是,以同样时间去做同样工作,有休息的比没有休息的效率大得多。

休息不仅为工作蓄力,而且有时工作必须在休息中酝酿成熟。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研究数学上的难题,苦思不得其解,后来跑到街上闲逛,原来费尽气力不能解决的难题却于无
意中轻轻易易地解决了。

据心理学家的解释,有意识作用的工作须得退到潜意识中酝酸一阵,才得着土生根。通 常我们在放下一件工作之后,表面上似在休息,而实际上潜意识中那件工作还在进行。
比如我们学写字。用功甚勤,进步总是显得很慢,有时甚至越写越坏。但是如果停下一些时候再写,就猛然觉得字有进步。进步之后又停顿,停顿之后又进步,如此辗转多次,才容易写得好。习字需要停顿。也是因为要有时间让筋肉技巧在潜意识中酝酿凝固。习字如此,习其他技术也是如此。休息的工夫并不是白费的,它的成就往往比工作的成就更重要。我国先儒如程朱诸子教人为学,常力戒急迫,主张“优游涵泳”。这四个字含有妙理,它所指的工夫是猛火煎后的慢火煨,紧张工作后的潜意识的酝酸。要“优游涵泳”,非有充分休息不可。急迫躁进最易误事。

基督教的圣经叙述上帝创造世界的经过,于每段工作完成之后都赘上一段说:“上帝看看 他所做的事,看,每一件都很好!”到了第七天,上帝把他的工作都完成了,就停下来休息, 并且加福于这第七天。这段简单的文字很耐人寻味。我们不但需要时间工作。尤其需要时间对于我们所做的事回头看一看,看出它很好:并且工作完成了,我们需要一天休息来恢复疲劳的精神,领略成功的快慰。在现代紧张的生活中,我们“车如流水马如龙”地向前直滚,不曾留下一点时光做一番 静观和回味,以至人世百态都在快车的窗子里滑了过去。而我们也只是轮回戏盘中的木人木马。有上帝的榜样在那里而我们不去学,岂不是浪费生命!

(文章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怕慢,只怕站”的走路秘诀是只讲工作不讲效率的片面的真理。
B: 放下工作后,通常潜意识中那件工作还在进行,所以休息是白费的。
C: 开头以走路为例说明延长工作时间并不一定能多收效果,通俗易懂。
D: 举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赉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有时工作可以在休息中酝酿成熟。
( 2 )下面这段话最适合放在文章①②③中的哪一处?请说明理由。

比如说,一长页的算学加法习题,继续不断地去做要费两小时,如果先做五十分钟,继以二十分钟的休息,再做五十分钟。也还可以做完,时间上无损失而错误却较少。

( 3 )文章写基督教圣经的目的是什么?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 4 )结合本文内容,对下列材料中“我”的做法加以评析。

我有时写作文,心里越想写好,写出来往往越坏,这时我常常不肯丢下,带着几分气忿

的念头勉强写下去。写不好就扯去,扯去重写仍是不行,于是越写越烦躁,越烦躁也就写得 越不像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

( 1 )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 2 )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请任选一句作答)

①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

②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结合划线词揣摩人物心理。)

( 3 )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4 )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题:
在我们的成长岁月中,会收到很多礼物。也许,它是一盒香甜的生日蛋糕、一个漂亮的洋娃娃、一辆电动小汽车或者一本心仪已久的书;也许,它只是一抹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祝福、一个有力的臂膀或者一副温暖的胸膛;也许,它来自于你的父母、师长、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也许它并不总带给你欢笑,也会有苦涩。但都值得你珍惜!

请以“礼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