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 蝉则千转不穷 C: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 窥谷忘反 |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明天下雨,我是骑车子去学校呢?还是乘公共汽车去学校呢?B: 教室里有四、五十个学生。 C: 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D: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 |
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 举办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是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语言文字应用。 C: 旋即回头,我仿佛又瞥见了他那坚定的背影,听到了他那蕴涵深意的话语。 D: 目前,全社会对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
4、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现代汉语中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 “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D: “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
5、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我市两个家庭入选。 B: 《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C: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D: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
6、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亚洲区40强赛最后一轮比赛结束,中国队经过抑扬顿挫一波三折的赛程,最终以第12名身份跻身亚洲区12强赛。B: 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C: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 他们俩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 , 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
7、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元勋(xūn) 挚友(zhì) 鲜为人知(xiān) 锲而不舍(qiè) B: 硕果(shuò) 迭起(dié) 目不窥园(kuī) 可歌可泣(qì) C: 卓越(zhuó) 澎湃(pài) 鞠躬尽瘁(cuì) 至死不懈(xiè) D: 奠基(diàn) 昼夜(zhòu) 家喻户晓(yù) 锋芒毕露(máng)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契(qì)机 翘(qiáo)首远望 矫(jiǎo)揉造做 B: 荣膺(yīng) 五彩斑斓(lán) 张惶(huáng)失措 C: 花坞(wù) 长吁(xū)短叹 叱咤(zhà)风云 D: 媲(bì)美 怏(yàng)怏不乐 谆(zhūn)谆告诫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挑衅(xìn) 瞥见(piě) 佝偻(gōu) 拮据(jū) B: 静谧(mì) 旁骛(wù) 纤细(qiān) 菲薄(fěi) C: 襁褓(qiǎng) 庇佑(pì) 惬意(qiè) 汲取(jí) D: 睿智(ruì) 喑哑(yīn) 忐忑(tǎn) 抽噎(yī) |
10、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憎(zèng)恶 遴(lín)选 田圃(pǔ) 叱咤(chà)风云 B: 风靡(mí) 笨拙(zhuō) 分娩(wǎn) 芳草如茵(yīn) C: 解(xiè)数 吞噬(shì) 粗犷(guǎng) 呕(ǒu)心沥血 D: 蕴(yùn)含 妖娆(láo) 袅娜(nà) 含辛茹(rú)苦 |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题目。 ( 1 )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 ( 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 ( 3 )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真实地写出诗人渡黄河、登太行时面临着“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险阻。 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诗人遭遇坎坷的现状,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D: 诗歌中交织着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的矛盾,但诗人对个人前途仍抱有美好期待。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寒食①后雨,予曰此雨为西湖洗红②,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午霁③,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④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光晃衣⑤,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⑥者皆去表⑦。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多者浮⑧,少者歌,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啜一杯,荡舟浩歌而返。 ﹣﹣袁宏道《雨后游六桥记》 【注释】①寒食:即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②洗红:为花洗尘送别。③霁:雨停。④翻:反而。⑤光晃衣:衣上白光浮动。⑥白其内:穿着白色内衣。⑦去表:脱去外衣。⑧浮:罚酒。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 ( 3 )【甲】文写西湖雪景,【乙】文写雨后西湖,同是游西湖,却体现了不同的人生志趣,试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简要分析。 |
为你自己高兴
刘心武
①朋友小凌自幼双腿瘫痪,在一家印刷包装纸的福利厂工作,业余爱读文学书,常到我家来借,我有一天就对他说:“你怎么不立个大志向,发奋写作,也成个作家?”当时他没说什么,过些天来还书,他告诉我:“我没有写作的天分,我就这样当个读者挺好。”临告别时更笑着说:“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己高兴。”
②上个星期天我在大街上看见了他,他骑着电动三轮车,后座上是也有残疾的妻子,搂着他们完全健康的小女儿,三个人脸颊都红喷喷的,说是刚从北京游乐园玩完回来。真的,他们全家都为自己高兴,那是人生中最扎实最醇厚的快乐!
③为自己高兴吧!我为什么不完美?——别钻那牛角尖。要是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如何如何,那么,让我们都像小凌那样,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
④一个作家朋友得了个奖,却很不高兴。为什么?因为有人问:为什么只是个地区奖,而不是全国奖?如果他得了个全国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不是最高奖?如果是最高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国际上没有得奖?如果国际上得了奖,那么还可以问:为什么不是诺贝尔文学奖呢?……这样一路问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也许会有正面的例子,但我举不出来,我只知道美国海明威和日本川端康成都是在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后自杀身亡的。也许那自杀的心理因素非常复杂,但一些评论家讥讽海明威的“江郎才尽”,社会舆论对川端康成达到至美至丰境界的高于富士山的期盼压力,很可能是那诸多因素中相当重要的一种。
⑤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
⑥争取不凡______可敬可佩,______甘于扎扎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可羡……这个世界很大,机会确实很多,然而这个世界也很小,机遇又极为难得,我们应在奋力进取与适可而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我们要懂得这个世界不单是为不平凡的人而存在,更是为平凡的人而存在。
⑦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的努力奋进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能够如现在这样也真是挺不错;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不为自己设置徒添烦恼的标杆,更不受他人出于好意而设置的缥缈标杆的蛊惑;为你自己高兴,为你那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
( 1 )删掉第②段似乎也可以保持文章的完整。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一段?请简要分析。争取不凡________可敬可佩,________甘于扎扎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可羡……
( 4 )有人认为“为自己高兴”就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此观点,作为一个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的?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父亲的大学
①从懂事起,父亲和我说话就不多。父亲是一个孤儿,五岁丧母,九岁丧父,十来岁他就开始独居。那个时候,村里和他一般大的小孩都在念书,父亲每天跟着他们去上学,一直跟到教室门口,就止步了。父亲知道,教室与他无缘,贫困使他过早地属于另一个世界。
②许多年后,当我成为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的时候,父亲彻夜难眠。那天夜里,他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在昏暗的煤油灯光下,近一下远一下,翻来覆去地仔细看,我知道他是在掩饰内心的狂喜。过了很久,父亲才把通知书还给我,低声说:“收好,不要弄丢了。” 天一亮,父亲特地买了鞭炮香蜡,领着我去村头山冈上坟。在每一个坟前,父亲都严肃地跪下去,然后喃喃自语地说上几句话,看上去很滑稽。不但如此,他还逼我跟着跪下,说我能考上大学是受祖先的保佑。
③要开学了,父亲送我到县城坐长途汽车。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他穿着一件很大的褂子和一条打褶的粗布裤子,下面露出两条黑黑的腿杆子。我上了车,还没有开,父亲就一直站在窗外看着我。遇到走动的人拦住视线,他就不时调整位置,以确保时刻都能看得到我。长途汽车站里面烟尘漫天,稀稀拉拉的人东一堆西一堆,父亲站在那儿孤零零的。
④车子发动的时候,父亲赶紧走到车窗前,把手扶在玻璃上对我说:“出门在外,自己照顾自己,我们是农民,不要跟人攀比。”这时候,我破天荒地看见父亲红了眼眶,原来父亲也会流泪。当时我正值青春,不愿意跟父亲有过多的感情交流,因此感到很尴尬。我赶紧把头别过去,不去看父亲。
⑤在武汉念大学那四年,每逢寒假,同学们就开始为火车票发愁。每当那时,车站总会有服务到学校,校园的露天广场上就设有车票代售点。我和同乡纷纷结了伴,在寒冷的夜里排着长龙,等待一张回家的车票。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排队买票,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父亲的身影。可是我又那么不情愿承认,我着急想回家,就是因为想念父亲了。
⑥坐完火车,我还要坐汽车,灰头土脸到达我们的小县城后,再换一辆三轮车颠个三十里山路,才到镇上,就能看见蹲在路边抽烟的父亲了。那些年,父亲一直在同一个位置等着我。每次车还没停稳,就看见父亲蹲在冷清的街灯下,见有车来,他立刻站起身,哈着气、拢着双手、探着一颗满是白发的脑袋,用目光一个个过滤从三轮车上跳下来的人。在父亲的身后,放着他那辆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终于发现我之后,父亲就开始笑。他非常瘦,一笑,满脸的皱纹更加突出。每一次我都问他,到了多久?他也总是说,自己也是刚刚到。说的次数多了,我也就宁愿相信了。
⑦我和父亲摸着黑,沉默不语走大概半个小时,就来到沙河边。冬日里水很浅,船根本靠不了岸,我和父亲就脱得只剩下裤衩,下到刺骨的河水里往前走一段,这才得以上船。站到船上,一阵河风吹来,两条湿腿就像挨着千刀万剐一般。有一回站在船上的我一边哆嗦一边想:来的时候,父亲也是这样扛着自行车过来的。这样一想,眼泪就涌了出来。幸好当时天很黑,父亲和船家都没有发现。那个时候,我宁可对外人说掏心话,也不情愿对父亲表达感情。弃船上岸,两人继续在田野里穿行好一阵子,夜风中可以闻到草香,我和父亲仍然一路沉默。越接近村庄,狗吠声就越清晰,辛苦了一路,这才总算到家了。
⑧往后的很多年里,父亲把他的孩子们一个个送往远方,又一个个像这样接回家来。然而到最后,孩子们还是一个个从他身边离开,去了真正的远方。我的五个弟弟妹妹中,有四个上了大学。也就是说,包括我在内,父亲手里一共出了五个大学生。父亲曾对母亲说,每次家里出一个大学生,他就会想起那些他从教室门口折转田间的时刻,想起他一趟趟跟着伙伴们去学校,又一趟趟返回家的时刻。
⑨母亲说得对,我们上的大学,其实是父亲的大学。
⑩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他舍得给你一切,连同他的梦想,那么至少他是信任你的。如果他能一路陪伴你到达他梦想的那个地方,而自己只是躲在光环后面默默地注视你,那么,他是异常爱你的。他知道你身上流着他的血,你的快乐幸福就是他的一切。我们是不是应该还这样厚重的一份爱,给那个一直深爱我们的父亲?
(摘自古吴轩出版的《亲爱的,我一直都在》,有删改。)
题目:就在我身边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