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余江桃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种错误思维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部分人的大脑中。
B: 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C: 在他的英雄事迹面前,我们都自惭形秽
D: 张刚日夜苦练,想夺得第一的企图早已不言而喻
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yūn) 搓(niē) (qī)斜 咄咄(duō)逼人
B: 粗(kuànɡ) 粼粼(lín) (tì)傥 (hǔn)为一谈
C: 静(mì) (lì)临 棱(línɡ) 呼(pónɡ)引伴
D: 菡(dàn) 分(qí) 收(liǎn) 居心(pǒ)测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汕头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修改:“加大”改为“加强”)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修改:句末加上“意识”)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田地了。(修改:“田地”改为“地步”)
D: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修改:删去 “一直”,或删去 “始终”)
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一项是( )
A: 《春》——————朱自清——现代
B: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当代
C: 《世说新语》———刘义庆——唐代
D: 《观沧海》————曹 操——东汉
5、下列词语中每对划线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洗/烧 耀/头晕目
B: 慰/妒 告/惟吾德
C: 痛/咤 点/因病
D: 灭/器/然长逝
6、选项中对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辽阔的冀中平原,微风拂过

②小渔船轻快地穿梭于芦苇丛间

③浩瀚的白洋淀,湖水波动

④在层层的麦浪里,在密密的芦花荡中,闪着抗日军民的身影。

⑤田野里散发着麦子成熟的香气


A: ①⑤③②④
B: ③①④②⑤
C: ③②①⑤④
D: ①③④⑤②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②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③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④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

⑤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A: ①④⑤③②
B: ⑤③①④②
C: ③①④⑤②
D: ②③④①⑤
8、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菜(qí) 粗(kuàng) 精神抖(gǒu)
B: 滑(jī) 狡(xiá) 根问底(páo)
C: 温(xùn) 落(zháo) 人忧天(qǐ)
D: 狭(ài) 蓄(zhù) 轻怕重(zhān)
9、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岗仁波齐神山是一个美的世界,美的景,美的人,美的情,无不令人触目伤怀
B: 温家宝总理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安居乐业
C: 遨游于艺术的海洋时,美虽然有时在印象中稍纵即逝 , 但仍能使人感怀。
D: 老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
10、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有描写行酒令的场景。有时,人们当筵赋诗,不成的人就要罚酒三杯。古人罚酒时,用________这种酒杯比较合适。( )
A: 觥
B: 白
C: 瓢
D: 杯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如果陈子昂有微信朋友圈,他在登幽州台后发布了一条新动态,请观察图片,完成下列任务。

( 1 )下列诗人中,最有可能看到他朋友圈这条动态信息的是( )
A: 曹操
B: 王湾
C: 陆游
D: 龚自珍
( 2 )网名为“路人丙”的朋友在新动态下留言说:“观此诗足见伯玉(陈子昂)之怀才不遇。”你觉得他这句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 3 )陈子昂的两位友人看到新动态后,在微信中进行了讨论。请依情境补充对话内容。

我觉得还是加上“之”和“而”好。因为从朗读的角度看,________。

( 4 )后人将《登幽州台歌》与《登飞来峰》进行了比较,作出一副对联,请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唐陈子昂临幽州台,感喟怀才不遇,读来沉郁顿挫

下联:________登飞来峰,抒写________,诵之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1 )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天下缟素 ②长跪而 ③寡人 以有先生也

( 2 )下列句中画线的“以”与“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 今诚吾众诈自称公子
B: 扶苏数谏故
C: 大易小,甚善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 4 )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应该是个英雄.”你是怎样看待秦王这个人的?结合选文,发表你的见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沉默的父爱

一直以来,总认为父亲并不喜欢我,上有一个漂亮聪慧的姐姐,下有一个活泼机灵的弟弟,我就是夹心饼干中的那抹微弱的夹心,我木讷寡言,一直被遗忘。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单父亲从未过目过,我的59分,89分引不起父亲的情绪波澜,而姐姐的99分却能使他勃然大怒,他总要求姐姐一定要做最好。有一次听他对母亲说:“这二丫头能读到初中就不错了,随她去吧。”

这就是父亲仅有的一次对我的评价。于是初中快毕业时,我便打算随隔壁的阿婆出去当保姆。

出乎父亲的意料,我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上了高中。报到那天我正生病,是母亲送我去的。我一个人病恹恹地坐在陌生的校园里,看从未出过远门办事的妈妈笨手笨脚地为我注册报到,中对父亲有一丝丝的不满。高中三年,一方面交通不便另一方面也觉得回去很隔膜,于是我很少回去,姐姐每次来看我,总要为我带一瓶精肉炒辣椒(我最爱吃的),末了总有一句:“是爸叫我带来的,爸说你在外头可苦了。”于是,在姐姐走后的夜里,父亲瘦削而不苟言笑的脸便浮上脑海,泪盈于睫。

父亲能写一手漂亮的小楷,过年家里的对联皆出自他的手,平时记账他固守传统用一支秃秃的毛笔细心地一笔一划。每次来信,总要提我的毛笔字练得怎样,希望我能超过他,我总是不耐烦地说:功课忙死了,哪来工夫写毛笔字,何况,现在只要钢笔字写得好便可以了。父亲便改为见面时的唠叨。那时年轻气盛,我便与父亲顶撞起来,每次不欢而散。

后来我又上了大学。父亲便喜欢往外说,我从小听话,所以从不督促我。

我知道,所谓的督促是指看我的成绩单的事。言下之意,他教导有方,看着父亲溢于言表的高兴,我咽下抗议。

我上了大学,弟弟又上了高中,家里经济很紧张,父亲便拼命打工。父亲是木匠,白天做,晚上也加班,身体更消瘦,穿着汗衫,一根根肋骨往外凸。

但父亲很高兴,常对我们说:“只有我们家,才培养了这么多高材生,你看隔壁家有几个高中生?女孩子初中毕业都很少。阿英爸爸劝我别供你们读,把这些钱存了,楼房旱造好了。可我说,楼房现在不造可以以后造嘛,书现在不念以后就不能念了……”

一直到现在我都很感激父亲,在当时的农村,女弦子没有书读的事时有发生,父亲这样的人是少见的。

大学时,一次不小心烫伤了大腿,打了十几针青霉素,医好后我才写信对家里说。听母亲说,父亲差点起来杭州。在家时,父亲其实很少和我说话。在他的三个儿女中,我很清楚,父亲最喜欢大姐,虽然他唯一打过的便是大姐,那也是出于期望太高。

在我快毕业时,大姐出车祸而死,葬礼上,父亲一言不发扶着棺材,未流一滴泪,却一夜间白了头发。

从那时起,父亲常用爱惜甚至惶恐的目光看着我和弟弟。

毕业后,我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有一次天刚亮;我还在早读,父亲就赶到学校,我留他吃饭,他嘿嘿笑了几声,匆匆吃了饭就走了,后来回家才知道,他夜里梦见我出了事情,天未亮就转了好几趟车赶去看我。当时我愣住了,一下子悟到:其实父亲一直都很爱我,只是掩在其沉默寡言的外表中。

而后,弟弟也考上了大学,而我微薄的工资只能负担自己,父亲便办了一个小小的养鸡场,一走近他,就能闻到他身上一股浓浓的鸡屎味。然后,弟弟又替代我挂念于父亲的嘴里了,他瞒着妈妈,天天翻日历,等待用末与节假日,盼望着弟弟回家。

由于他烟抽得凶,咳嗽越来越厉害,我有时板着脸说几句,父亲笑着说:“改不了啦,都大半辈子了。”看着父亲苍白的头发,瘦削的脸庞,我忍不住心酸。

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一生从未有过辉煌业绩,但在我眼中,他却是一座山。

( 1 )作者说,“其实父亲一直都很爱我,只是掩在其沉默寡言的外表中。”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 2 )文章最后一段说,“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一生从未有过辉煌业绩,”作者为什么说,“但在我眼中,他却是一座山”?
( 3 )不仅是作者能够感觉到“沉默的父爱”,其实你一样也能够感受到像山一样的父爱,请写出你所经历的一件父爱无言的事例,表达你对父亲的敬意。
阅读《读书养气》,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养气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吸取气,汲取一种激荡于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苏欧柳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而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气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了。正因为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一开始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透,其人性便会改变,其笔下之文,便多有豪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脚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须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 1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
( 2 )从全文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读书养气”的道理?(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 3 )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关于水与木舟、风与大翼关系的论述,其作用是什么?
( 4 )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的功用或目的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

请你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