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濮阳县习城乡第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别选自鲁迅的《呐喊》和《且介亭杂文》。
B: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英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C: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唐雎不辱使命》选自该书。
D: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水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著名作家。
2、为下面三句话选择正确的译文,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 1 )若毒之乎?( )
A: 你毒害它吗?
B: 像有毒的吗?
C: 你怨恨它(这件事)吗?
( 2 )君将哀而生之乎?( )
A: 你是可怜我,让我活下去吗?
B: 君子要可怜我,让我活下去吗?
C: 君子要让他悲哀地活下去吗?
( 3 )非死则徙尔。( )
A: 要不想死就搬走。
B: 不是死了就是逃荒去了。
C: 要没死就让你搬迁。
3、

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这本书塑造了很多智勇双全,善于劝谏的策士,如智勇双全不辱使命的唐雎,深谋远虑,有杰出军事才能的曹刿。
B: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透过英子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琦君的《春酒》回忆了母亲和春酒带给作者的欢乐童年。两位都是台湾作家。
C: 《满井游记》《送东阳马生序》《马说》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明代袁宏道、明代宋濂、唐代韩愈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不仅展现了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民风,还反应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诚挚的怀念。
4、

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在生活中,现代人智商的提高还是大量依赖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并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计算机和IT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不仅让所有人受到挑战,而且把人类引入了一个生活节奏更快、脑力劳动更强、认知速度更高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除了工作上应用计算机外,就连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A: 现代人智商的提高依赖于社会的发展。
B: 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C: 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D: 接受现代生活的挑战可以提高智商。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国际马拉松比赛首次在黄冈激情开跑。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比赛中,黄冈人以奔跑的姿势跑进春天,拥抱春天。
B: 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 在此节目中,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
C: 近期在遗爱湖举行的焰火表演晚会中,璀璨夺目的焰火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拍手称快
D: 在科幻、冒险类大片《流浪地球》中,航天员刘培强因执行任务,导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父子关系疏远。吴京将这一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2019年12月2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不忘初心”高居“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榜首,这句话出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报告中 宣告:“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初心的种子,都应当 初心、

初心、 初心。我们要为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A: 庄重 寻找 保持 牢记
B: 庄严 寻找 牢记 保持
C: 庄重 牢记 保持 寻找
D: 庄严 牢记 寻找 保持
7、

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 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
② 4月14日在美国南加大校园附近遇害的中国留学生的家人抵达洛杉矶,中国使领馆 校方、警方等做好安抚家属、加紧侦破此案的工作。
③ 3D版《泰坦尼克号》首周票房收入便达四亿元人民币,登顶2012年上半年国内票房冠军宝座

A: 管辖 督促 指日可待
B: 管制 监督 屈指可数
C: 管制 督促 屈指可数
D: 管辖 监督 指日可待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B: 《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
C: 《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
D: 《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
B: 学校的树荫下,一群附庸风雅的学生正安静地看着课外书。
C: 随机应变是一种处事方式,也是一种智慧。
D: 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奔跑吧,兄弟》节目的热播,广大中小学生对它的热衷程度可谓是迫在眉睫
B: 面对眼前的瀑布美景,被他行云流水般的美景深深吸引,真是美不胜收啊!
C: “这年头,谈论理想会不会太奢侈?”大学毕业十周年聚会上,有同学感慨于往昔的风华正茂、壮志凌云,如今的摧志屈道、安于现状,不免有了这样的感叹!
D: 最近发生了许多的灾害,而我们的武警、消防官兵首当其冲到达救援现场,进行指挥救援,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1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危楼:高楼
B: 伫:久立
C: 疏狂:狂放不羁
D: 强乐:极致的快乐
( 2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蝶恋花”巧设比喻,含蓄表达了这首词思恋怀人的主题。
B: 上阕塑造了一位暮色中登楼远望,因相思而忧愁的主人公形象。
C: 下阕情景交融,展现了主人公苦中求乐,仍难遣愁绪的过程。
D: 本首词主题显豁,围绕“春愁”,写尽怀恋意中人的缠绵相思。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题目。
芙蕖
﹝清﹞李渔
①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②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③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④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⑤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⑥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 1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 2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思。
①请述之: ②芙蕖则不 ③及花之谢: ④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

( 3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 4 )文中第②段按照时间顺序说明,请仔细阅读,摘录词句完成芙蕖的生长过程。
荷钱出水之日→ →花之既谢→

( 5 )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芙蕖的?表现了它的什么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丝绸之路能更名吗?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是丝绸。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运送过丝绸,而不能说明运送的主要物品是丝绸。今天“丝绸之路”大名鼎鼎,也是西北旅游的黄金招牌,但仔细想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西方人站在西方的立场和角度提出来的。

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如果说“丝绸之路”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大量的事实证明,从西向东运送的重要货物是玉石。历来的考古发掘中,都会发现大量的玉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器,其中一部分玉经鉴定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这说明至少在商代“玉石之路”就运行了。殷商以后,新疆的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形成一个又一个用玉、赏玉的高潮。汉代中央政府统治西域,为玉石进入中原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更为奇特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服药成风,玉的功用竟然在饰品、礼器、艺术品之外,又添一项:口服。当时服用的药主要是用玉屑制成的“玉石散”。著名思想家,药学家葛洪说:“玉亦仙药,但难得……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于阗’(古时于阗下辖和田县)白玉尤善。”可见,一般的玉勉强可用,如果能服用“和田玉”,那就相当今天服用“脑黄金”了。唐宋元明清,新疆和田玉一直是中原最受欢迎的紧俏商品,甚至一直到今天,如果你到北京的民间文物市场潘家园去看看,就会发现新疆和田玉仍然紧俏如初。至此,可以认为“丝绸之路”似乎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

无独有偶,与西北“丝绸之路”相对应的是蜿蜒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这名称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李旭和他的5个朋友首先提出来的。李旭解释说:茶是古道上运输的主要物品,马是运输的主要工具,因此谓之为“茶马古道”。有意思的是,还有一篇讲茶马古道的文章,作者是一位藏族学者格勒,但他对“茶马古道”的解释是“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指从宋朝开始,朝廷在四川等省设茶马司,专门负责用茶叶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因此“茶马古道”是茶与马互换的通道。这种解释与李旭等的解释有些差别,这种差别也许双方都没有意识到。然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差别,蕴含有深层的文化内涵。“茶马古道”四个字在李旭等汉族学者脑海里唤起的画面是,大山褶皱中艰难跋涉的马帮和马背上的茶叶,而在藏族学者格勒眼前推出的却是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骏马和以马易茶的场景。

(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丝绸之路”应该更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
B: 至今无法证明丝绸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
C: 考古资料证明玉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货物。
D: “玉石之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对中原甚为重要。
( 2 )对文中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B: “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玉石之路”命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
C: “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玉石之路”命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
D: “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 3 )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考古表明,至少在商代,玉石已经成为运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种重要的货物。
B: “丝绸之路”虽然举世闻名,但它运送的重要货物不仅是丝绸,因此很有更名必要。
C: “丝绸之路”与“玉石之路”在命名上的差别,实质上是命名者的文化背景的差别。
D: 由于双方存在无意识的差别,致使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在“经典散文”阅读课上,老师推荐了汪曾祺的《夏天》,请完成相关任务。

夏天

汪曾祺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施“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淡竹叶开浅蓝色小花,如小蝴蝶,很好看。叶片微似竹叶而较柔软。

“万把钩”即苍耳。因为结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得小心摘去。所以孩子叫它“万把钩”。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

巴根草,

绿茵茵。

唱个唱,

把狗听。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奇臭无比,很难除净。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瓢、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虾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瓢,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蚰子”。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篎篎篎篎(miǎo)”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

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哪!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骰子块。

于是它叫了“丁铃铃铃”……

乘凉。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藤枕或漆枕),已入梦乡。

鸡头米(芡,一种水生草本植物)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有删改)

( 1 )汪曾祺的散文语言平淡自然,如话家常,却饶有趣味。请从选文中找出能体现其语言特点的句子,并对其表达效果进行赏析。
( 2 )有人说:“散落世间的趣味儿,却可以被汪曾祺老先生以神奇的丝线加以串连。他的散文可以说是‘形散神不散’的典范。”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形散神不散”的角度对本文进行赏析。

写作提示:①结合内容,具体分析;②不少于10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70余岁的老人对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决定从家乡出发,步行到广州去看看亚运会。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他终于到达广州,看到了几场精彩的比赛。有位报社记者采访时,问他:“这么远的路,多难走,可是您还是走到了。我想知道,这路途中的艰难险阻是否曾吓倒过您?您又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老人平静地答道:“没什么呀,一步一步地走路是不需要什么勇气的,关键是你目标要明确,要清楚到哪儿去!”
要求:请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