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宝泉山镇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 )
A: 蜡梅无妨蜈蚣
B: 影写佣肿绣像
C: 倜傥和蔼规则
D: 怪哉方正斑蟊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鸡年春节,铺天盖地的各类网络红包,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B: 学校宣布将开展食品安全常识教育活动,用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C: 在8.1级的强震中,尼泊尔许多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出现了受损和坍塌。
D: 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仅唐诗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还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
B: 《中华文明之美》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 为了提高节目的文化水平,《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专家参与了节目的录制与策划。
D: 2016年美国“玫瑰公主”在加州帕萨迪纳评选揭晓,17岁华裔女孩刘瑞麒入选。
4、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zhào)数小舟,曳铁(pá)……(《河中石兽》纪昀)
B: 荡胸生(céng)云,决(zì)入归鸟。(《望岳》杜甫
C: 菊之爱,陶后(xiān)有闻。(《爱莲说》周敦颐)
D: 见其发(shǐ)十中八九,但微(hàn)之。(《卖油翁》欧阳修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⑥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 ②⑤③①⑥④
B: ②③⑤⑥①④
C: ④②⑤③⑥①
D: ④②③⑤①⑥
6、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中的“三父子”是指苏洵、苏轼、苏辙。
B: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但安分守己,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鲁智深是林冲的结拜兄弟,他胆大心细,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有勇有谋。
C: 《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自杀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希望,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善良的人变成了狡猾、麻木、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 《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金刚镯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最后还是观音菩萨出面带走了妖怪,悟空才救回王后娘娘。
7、下面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朋友间传递信息,相互提醒本无可非议,疫情面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但故意造谣严重事态危言耸听 , 则超出应有的范围。
B: 疫情面前,谁也不能幸免。不论是宾馆预订还是机票、车票预订,在特殊时期都应有特殊对策和应急措施,各企业各单位不能在这个时候按部就班锱铢必较
C: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应对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愿同各国政府一道维护地区和全球卫生安全,同世界人民一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D: 在疫情防控战役中全员动员、全员参战,在危难时刻敢于铤而走险 , 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8、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度过难关,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B: 场面盛大的央视春晚舞台上,灯光灿若星河,扑朔迷离 , 光影效果令人叫绝,给广大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
C: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面对强敌来犯,无数英烈前仆后继 , 顽强抗争,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D: 宋濂家境贫寒,虽求学之路异常艰苦,但他对此却不以为然 , 只是专心苦读,最终成为明朝的开国重臣。
9、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B: 这里山花古松遮掩着悬崖峭壁,鸟语花香,生意盎然 , 一派秀丽景色。
C: 林小弟年纪虽小,但棋艺已登峰造极 , 在国际棋赛中屡得名次。
D: 福凯与欧文斯曾经是并肩打击偷猎者的盟友,但后来因在策略上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了。
10、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飙升近4倍左右。
B: 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C: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D: 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微博,并向中国朋友问好,希望与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1 )下面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星河”指银河,“帝所”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三山”指的是蓬莱等三座仙山。
B: “九万里风鹏正举”的“鹏”是指大鹏鸟,孟子的《逍遥游》对它也有描绘。
C: 整首词表达的主旨是:词人尽管生活美满,还是更加向往逍遥自在的理想世界。
D: 这首词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词人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 2 )“学诗谩有惊人句”中“谩”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非:作假骗人。

( 1 )解释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宫妇左右莫不王________

②时时而进________

③自子之即墨也________

之万家。________

( 2 )用“/”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 4 )回答下面问题

①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

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________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________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②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榜样的力量》。完成下列小题。

榜样的力量

乔什·科恩

近10年来,我一直在哥斯达黎加做生态旅游的导游,与各种珍稀的热带动物有过许多有趣的邂逅。其中有一次旅行令我尤为难忘,因为我有幸见证了一次非常特别的事件。

那次旅行团中有两个异类,少年安迪和父亲吉姆。吉姆是个严厉的退伍军人,年近花甲,言语不多,却经常和十多岁的儿子安迪吵架。我真为安迪难过,他对这次冒险满怀热情,却总是被暴躁的父亲横加指责。有一次吉姆甚至对安迪动了点粗。安迪追逐一只红蓝毒箭蛙掉了队,吉姆猛地拽了一下他的手臂。没人说什么,但从此大家都对吉姆敬而远之。

旅行途中我们发现了一群白脸僧帽猴。这种猴子是电影里的常客,因为它们聪明伶俐,而且行为很像人类。通常它们都很友好合群,但是猴群中却有一只大公猴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每当别的猴子离它太近,它就龇牙咧嘴地冲过去,有时甚至施以重手。我们借用阿诺·施瓦辛格的名字,给它起了个外号叫“阿诺”。

猴群穿行在森林中觅食,偶尔停下摘树上的无花果吃。我们跟随着猴群,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走在队尾的是只身高不到10英寸的小猴子,它刚刚开始学习爬树。猴妈妈经常绕过树干,跳到大树另一侧的树枝上。小家伙总是做不好这个动作。它会停下脚步,呜咽着,想找出别的办法通过,直到别无选择才绕过树干做出跳跃。每当它成功跳过去,我们纷纷为它热烈鼓掌。

过了一会儿,小猴子累了,开始掉队。它落后越来越远,最后号啕大哭起来,引起了猴妈妈的注意,猴妈妈停下等它。小猴子来到一棵大树前,树太粗,它跳不过去。它的哭喊声越来越大,猴妈妈只得返回来,把它背了过去。猴妈妈赶紧追上队伍,疲劳的小家伙紧紧地趴在它背上,继续哭喊个不停。

它的哭喊越来越响,越来越烦人,终于引起领头的阿诺的注意。它龇着牙,愤怒地嘶叫着向这对母子走来,眼中仿佛冒出火来。母猴摆出防卫的架势,发出响亮的咆哮声。我们不知道阿诺要干什么,一齐屏住呼吸,做着最坏的打算。

阿诺来到它们身边,表情突然变得温柔起来。它看着小猴,就好像第一次看到它一样。然后阿诺伸出手,温柔地捧着它的小脸,在它的额头吻了一下,小猴立刻停止了哭喊。阿诺轻轻地摇晃着小猴的头,亲切地用牙梳理它的毛发。

我们全都长出了口气,所有人都被这温暖的一刻深深打动了,几乎没注意到我们自己的阿诺――吉姆小声地啜泣起来。也许是出于礼貌,没有人说什么,但我觉得大家都很高兴看到吉姆也有温和的时刻。

我们兴奋地议论着回到了营地。饭后我和吉姆等几个人坐在吊床上,悠然地倾听雨林的声音。但是当安迪出来时,安宁被打破了。吉姆走过去,粗鲁地抓住他的手臂,安迪立刻紧张起来。我的心不由得一沉,以为两人会打起来。所有人都焦虑地看着这对父子。

吉姆拉过安迪,拥抱着他说道:“真高兴我们能一起来旅行。我一直希望你能拥有这样的经历。安迪,也许你不曾感觉到,但是我爱你。”安迪震惊地看他爸爸,好像是第一次听见他说“我爱你”,后来我们发现,的确如此。

( 1 )说说第②段中“但从此大家都对吉姆敬而远之”的原因。
( 2 )选文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 3 )选文第⑧段中的“这温暖的一幕”具体指代什么?请写下来。
( 4 )选文第⑧段“几乎没注意到我们自己的阿诺”中的“我们自己的阿诺”指的是谁?纵观全文,说说他与猴王阿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 5 )选文第⑩段中写道:“安迪震惊地看着爸爸,好像是第一次听见他说‘我爱你’, 后来我们发现,的确如此。”“的确如此”的含义是什么?
( 6 )有人这样形容父爱:“不像母爱般柔婉,不像母爱般细腻,但也别有滋味,至真至淳。”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屋顶上的男孩 宋长征

①我生活的地方是老河滩,这是一片不算丰腴,也不算太过瘠薄的黄土地。一条弯弯的小河,一座小小的村庄。

②我曾在深翻的泥土里捡拾到一枚螺壳,放在耳边,若风吹过,若浩荡的河水流过,先民耕耘的场景像一帧帧泛黄的胶片。我自信孤独是存在的,只不过当年不懂,坐在落叶的黄昏下,思与想呈现出一幅空旷的图景。

③我沿着村后的池塘边行走,在逼仄的拐角处抓住一株细细的小树。秋蝉在悲鸣,池塘里偶有鱼儿跃出水面,我小心翼翼,生怕滑落在池塘里。教室破旧,泥台子,泥板凳,老师在门前的空地上用着自制的日晷,纸板的圆心上插一根小木棍,时间就有了刻度。

④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会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放羊,羊们在河滩上吃草,我会专注于我的孤独之中。仰躺在草地上,看行色匆匆的云走过田野的上空。我在想云之上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是否也有一座村庄,是否也有一个孤独的少年生活在某处。[A]看蚂蚁在草丛里穿行,拖一 粒重重的草籽,一阵风吹来却不翼而飞,打乱了所有的计划。蚂蚁是否也会陷入对人生的怀疑, 还是在短暂的慌乱之后重新开始搜寻被风吹散的粮食?

⑤这是我最初的认知,对于时间、对于生命产生的某些想法。但更多的时候,我仍然是一个人在田野上奔跑而忽略了方向。我不知道明天是否会更好,也不知道村庄深处那座破旧的院落会有怎样的改变。

⑥十七岁那年我辍学,躺在一张棕绳编织的床上,异想天开,想要靠一支笔支撑起以后的生活。——也仅仅只是梦想,从后来的四处漂泊来看,如果没有一个稍微安定的生活,所有的梦想也只是空谈。

⑦我在经历一个失败者的青春,或者说我从十七岁就换了一副成人的皮囊在世间行走。渤海湾的一艘渔船上,风大浪急,出海,归港,在人声嘈杂、鱼腥弥漫中上岸。岸上是另一个世界,喝酒,然后醉醺醺上船,跌入思乡的梦里。……我在经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在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地带,我的另一个我从皮囊里抽身出来站在时间的某处看着。他的孤独无人能解

⑧当生活逐渐安定下来,那些远去的事物开始复活。“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个你自己。”(沈从文语)原来一切事物并没改变,原来流去的只是时间。

⑨我花去了青春,却认识了孤独的面孔——多年来我的脑子里总有这样一种意象:淡蓝色的星空,一枚枚闪烁的星辰如棋子般排布在夜空,像一盘下不完的棋。在老河滩上觅食的鸡们,此时静卧在一片森森的树荫里。多少年了,它们不曾改变自己的作息表,以星空为依靠,以茂盛的树荫为家园,等待黎明用一声嘹亮的啼鸣撕开夜幕。一爿老屋,湛蓝色的老瓦,像一片片时光之羽,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孩坐在屋顶上,听月光簌簌落下。

他看见了自己的一生。他看见月光下的家园,在时间的流水中飘荡而来,又飘荡而去。

里尔克对物的虔诚看守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物于是成了里尔克信念的基石与生命的家园。那么我的家园呢?我在寻找。当我面对一件老旧的器物时,我会想起那些流逝的光阴,在光影中活动着的人。那人是父亲,是母亲,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老河滩上的乡民。

⑫我在物里醒来,此时的物是故乡的风物。月光流泻,我像世间所有的婴孩那样睁开双眼,或者是老祖母的臂弯,或者是一只摇荡的摇篮,有人在轻轻唱,那歌谣唱了千年万年仍如流水般轻柔、温暖。但我不可能知道,多年以后,那个在物中苏醒的孩子执拗折返,企图描绘那些缥缈的音符,企图重新沭浴在一片安然的月光下。

⑬我穿行在草木间,麦子是青的,梧桐花是一串串的紫粉色。[B]镇街是嘈杂的,打烧饼的小贩一大清早就把烤炉支起、点燃,揉面。溜切花边,然后用手背把烧饼贴在炉璧上。只需要等待,木炭火光明灭,芝麻香、麦面香瞬间流溢。这或许就是一个支点,木炭、麦面、芝麻,用另外一种方式告诉我人在草木间。

⑭我的书写在夜色中进行,曾经有一段时间,故乡的草木如春天般浩荡而来,在纸上排布成阵。

⑮我在物里生长,我会想起灯光下的织布机,母亲坐在上面,像一艘小小的方舟承载一家人负重前行。我会想起父亲身披蓑衣站在田野上,夏雨滂沱,他依旧不紧不慢走过田塍,这是一个农人的自信,相信风雨过后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⑯我也这样想,转眼写作十年,我几乎记下乡间的所有事物,它们是真实存在的,与生活达成默契,与村庄相五依偎。我要做的,只不过是沿着时间生成的脉络,记下爱,记下暖,记下那些苦难的刻痕。

⑰我也会在物里老去,当孤独再次袭来,我会有所庆幸——在缺少一切的时节,我真的发现还有个自己在乡间行走。那个屋顶上的男孩未曾改变,那淡蓝色的星空未曾改变。

⑱一个人书写的过程即是对孤独画像的过程。此时的线条清隽,一条河、一座村落、一声嘹亮的鸡鸣、一片云走过的天空,组构成一个简洁的画面。

⑲我在走过田坎时终于看见自己孤独的身影,来来去去间,隐入乡土的纹理。

(选自《散文百家》2018年5期,有删改)

【注】①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诗人。

( 1 )下列对本文情感脉络的梳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老河滩是我生长的地方,少年的“我”常常专注于自己的孤独,虽然那时“我”并不懂。
B: 十七岁的“我”换了一副成人的皮囊,在外独自闯荡,经历了完全陌生的世界。那时,“我”的孤独无人能解。
C: “我”花去了青春,生活逐渐安定下来,经常爬到自家的屋顶上。“我”在鸡鸣声中读懂了孤独的含义。
D: 后来,“我”折返故乡,记下故乡的风物,终于把自己孤独的身影隐入乡土的纹理。
( 2 )文中画横线的两处画面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分别简要赏析。

[A]看蚂蚁在草丛里穿行,拖一粒重重的草籽,一阵风吹来却不翼而飞,打乱了所有的计划。蚂蚁是否也会陷入对人生的怀疑,还是在短暂的慌乱之后重新开始搜寻被风吹散的粮食?

[B]镇街是嘈杂的,打烧饼的小贩一大清早就把烤炉支起、点燃,揉面,溜切花边,然后用手背把烧饼贴在炉壁上。只需要等待,木炭火光明灭,芝麻香、麦面香瞬间流溢。

( 3 )第⑪段中划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 4 )第⑦⑩段中加点处为什么用第三人称“他”的视角来叙述?结合全文,探究本文叙述视角的巧妙之处。

(帮帮你)叙述视角是由文本中的人称来体现的。散文一般都是用第一人称完成一个文本的叙述过程,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具体真切地呈现给读者。但是,也可以巧妙地变换叙述人称来获得新的叙述视角,丰富文本的内涵意蕴。

四、写作(分值:60分)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从来到去,从生至灭,我们不过在勤勤恳恳的为梦想而活。那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基石,需要你大胆的迈出那一步。一条路,一段人生;一次奋斗,一分收获。每个人生来被放在不同的路口,每条路连接着一个既定的过往和一个未知的将来。人生之路就在脚下,需要的不过是一步步的前进。请以“路在脚下”为题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