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福安市城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红绫 蝉蜕 窗棂 麻木不仁 混为一谈
B: 鸟啭 褴褛 安祥 披蓑带笠 饥肠辘辘
C: 缘委 鹦鹉 惩戒 波光粼粼 顷盆瓢泼
D: 云霄 弹簧 遐想 呼朋引伴 忘下断语
2、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 )
A: 《四郎探母》
B: 《生死恨》
C: 《梁祝》
D: 《定军山》
3、

下列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葱茏 妥当 橙澈 头衔
B: 狩猎 纂夺 预兆 堕落
C: 喑哑 瑟缩 虐杀 匿笑
D: 决别 孪生 笑柄 贪婪
4、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却成了今天的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B: 只要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你就会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
C: 日本政府篡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华罪恶事实,令每一个中国人义愤填膺
D: 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尽情的享受天伦之乐
5、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 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笑了,气氛一下子到达高潮。
C: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捏着蝴蝶的翅膀,生怕伤害了它。
D: 我渐渐长大,常常一个人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6、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 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C: 当说必说,不要怕丢了“乌纱帽”。
D: 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7、

将下列词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 )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 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 !

A: 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 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 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 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仪征这个小城虽然不够繁华、热闹,但是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B: 国学大师刘师培在学术上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C: 丽江古城景区被严重警告的原因是游客投诉率长期居高不下造成的。
D: 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与电信诈骗”,提高居民维权意识。
9、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C: 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 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10、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理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B: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落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理解:“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景象
C: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理解:“厚障壁”表明“我”与中年闰土由于长期不见面,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关系越来越疏远
D: 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理解:把“希望”比作“路”,表明只要始终不渝地去探索\实践,希望就会出现在眼前,就会迎来新的生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 1 )诗中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的字是________,点题的诗句是________。
( 2 )品析“炉存火似红”一句中“似”字的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

①两岸连山,略无处________

②常有高猿长啸,引凄异________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虚词。

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

非亭午夜分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
( 4 )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 5 )用简洁的语文概括三峡两岸山势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底漫步

儒勒·凡尔纳

①鹦鹉螺号的侧门开启,一线微弱的光照着我们,我们的双脚踏上了海底。

②尼摩艇长走在前头,他的同伴在我们身后紧跟。我们穿着沉甸甸的防水服。这衣服是橡胶的,不是缝制的,能经受得住强大的压力,恍如一副既柔软又坚固的甲胄。上衣有铜片支撑,构成一个护胸甲,保护胸部免受海水重压,使肺部得以顺畅呼吸。衣袖与手套连在一起,手套很柔软,手可以活动自如,与那些未经改进笨重难看的无袖外套护身衣、海洋服相比,这种潜水服的确很高端前卫。

③阳光一直照射到水下30尺的海底,其穿透力令我惊讶,海水颜色渐渐变淡。我们走在一片细沙上,沙地平滑,没有褶皱,犹如一面真正的反光镜,执拗地将阳光折射开去。这细沙平原仿佛无边无垠,我的足迹在水的压力下,渐渐消失。一会儿过后,远处似有何物,影影绰绰映入我的眼帘。我辨识出来,那是一些漂亮的岩石。

④岩石上的花草、胚芽、贝壳、珊瑚虫被折射光一照,颜色发生轻微变化,呈现出七彩光来,犹如善用色彩的画家的调色板,真是海中奇景,让人大开眼界。

⑤尼摩艇长不断地向我们打手势,催促我继续往前走。过了一会儿,海底有变化,细沙平原消失,脚下踩到的是一片黏糊糊的泥沙。然后,我们又经过一片海藻地,这是一种未被海水冲走的深海植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片纤维密实的草坪,踩上去软软的,堪与手工织成的最柔软的地毯相媲美。这些绿色植物不仅在我们的脚下连成一片,而且还在我们头顶飘动着,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条海生植物构成的绿廊。

⑥我们离开鹦鹉螺号将近一个半小时了,时近晌午,我发现阳光已经直射下来,不再折射。这时候,海底地面明显地往下斜去,我们已经下到水下100米深处,所受到的压力为10个大气压。然而,我却没有感到有巨大压力,因为潜水服正是为适应这种情况而制作的。

⑦行到300米深处时,我仍然能见到阳光,但光已经很微弱了。在不远处突显出的一堆堆模模糊糊的身影,尼摩船长告诉我,我们来到了克雷斯波岛的森林。森林中全都是高大的巨型乔木,林间空地,寸草不见;丛里的灌木枝条既不沿地蔓延,也不向下弯垂;树枝全都不向水平方向伸展,所有的枝条都往上长,深向洋面。所有的细茎,所有的带状叶子,无论是多细多薄,全都像铁丝一般地挺直。

⑧过了一会儿,我便习惯了这种奇特的排列,也习惯了我周围包裹着我们的黑暗。艇长发出信号,示意大家休息。我像所有潜水者一样,感觉特别困,因此,不一会儿功夫,我的眼皮便撑不住了,无法抗拒地陷入了半睡眠状态。

(选自《海底两万里》,有删改)

( 1 )选文中的“我”在海底漫步时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细沙滩→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 2 )“我们”的防水服有哪些特点?

( 3 )选文第②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 4 )“我”在海底漫步时依次看到了怎样的景物?(要概括出景物的特征)

平滑如镜的沙滩→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 5 )“我”的海底漫步体验是如何变化的?(引用原文词句回答)

【整本书链接】

尼摩艇长说:“海洋才是真正的生存之地!因此,我要设计建造一些海中城市、一些海底居住区。这些居住区如同鹦鹉螺号一样,每天早晨浮上水面更换空气。如果可能的话,它们将是自由的城市、独立的城邦!不过,谁知道不会冒出一个暴君来呀……”

( 6 )用简洁的语言列举一下“鹦鹉螺号”核潜艇的特点

( 7 )尼摩艇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其事迹简析。

( 8 )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 诺第留斯号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资源。
C: 小说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D: 小说之所以这样动人,是因为作者从小就与大海接近,亲身参与了这次冒险旅行。
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回答问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 1 )请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 2 )第一段中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呢?
( 3 )文中的划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 4 )理解最后一段“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郑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含义。
( 5 )谈谈你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因为有爱,人生便多了一份感动;因为有笑,人生便多了一点欢乐;因为有梦,人生便多了无限的追求……

请以“因为有了 ”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选做此题,必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600字以上。

题二:春天,不单是四季之首的名词。春天,与美好在一起。挨过漫漫严冬,人们希望春光永驻;听着谆谆教诲,人们感觉如坐春风。春晖,为诗歌增添亮色;春雨,使图画洋溢生机。孩子们唱着春天的歌谣,老人们唤出青春的记忆……正处于青春年少的你们,又是怎样感受“春天”,怎样思考“春天”的呢?拿起手中的笔,来倾诉自己的心声或讲述“春天”的故事吧。

请以“春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