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尊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如“天子”是对君主的尊称,“子”是对男子的尊称。 B: 诗文中许多动物有深刻的寓意,如“雎鸠”是一种水鸟,它们雌雄形影不离,象征男女相恋。 C: 古代休闲活动多种多样,如“射者中”的“射”是宴饮时的投壶游戏,把箭投向壶中,投中多者为胜。 D: 中国服饰历史源远流长,如“葛衣”是指在寒冷的冬天穿的皮衣,送丧的时候古人穿“缟素”。 |
2、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拮(jié)据 侍(shì)候 拈(zhān)轻怕重 B: 佃(diàn)农 踌躇(chú) 随声附和(hè) C: 惩(chéng)罚 丘壑(hè) 潜(qián)滋暗长 D: 贮(zhù)蓄 称(chèn)职 触(chù)目伤怀 |
3、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呢喃(nán) 莽莽(máng) 忧戚(qī) 岸芷汀兰(tīng) B: 娉婷 (píng) 分外(fèn) 摇曳(yè) 浩浩汤汤(shāng) C: 妖娆(ráo) 鲜妍(yán) 伛偻(lǚ) 薄暮冥冥(mín) D: 冠冕(guān) 飘逸(yì) 毳衣(cuì) 成吉思汗 (hán) |
4、 |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A: “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份。B: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 《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
5、 | 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 ) A: 道是无晴还有晴 B: 也无风雨也无晴 C: 既无晴来也无雨 D: 道是有晴还无晴 |
6、 | 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B: 而旗尾略不沾湿 C: 溯迎而上 D: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7、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芳草鲜美(xiān) 此中人语云(yǔ) 为嵁为岩(kān) B: 无人问津(jūn) 关关雎鸠(jiū) 卷石底(juǎn) C: 为宫室(wéi) 八分有奇(qí) 可爱者甚蕃(fán) D: 俶尔远逝(chù) 窈窕淑女(tiǎo) 参差荇菜(xìng) |
8、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使4名被困尼泊尔多日的中国香港登山游客顺利返回香港。(删去“在……帮助下”或“使”) B: 近日,交通银行金华分行营业部被中国银监会授予全国银行业“雷锋岗”荣誉,为交行浙江省分行唯一获评集体。(“唯一”与“获评”对调) C: 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不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静,心情舒畅,笑口常开。(删去“不”或“切忌”) D: 《周新民传》一书的出版发行,对发扬和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崇高风范,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发扬”和“继承”对调) |
9、 | 下列每对词语中加下划线字读音有不同的一项是( ) B: 须臾/舆论 踉跄/酝酿 零落/瘦骨嶙峋 C: 昳丽/呓语 穷匮/馈赠 讪笑/苫蔽成丘 D: 遒劲/虬须 泥泞/宁可 虫豸/错落有致 |
10、 |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雪纷纷何所似 水何澹澹 B: 学而时习之 曲肱而枕之 C: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于我如浮云 D: 相委而去 择其善者而从之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2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________,尾联抒发了作者________的感情。 ( 3 )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________,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________之情。 ( 4 )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6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 ( 7 )展开想象,写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意境。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泥古者愚(节选) 纪昀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①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注释:①列说:游说。②干:求见。③洫(xù):田间水道。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薄暮冥冥________ ②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 ③自练乡兵与之角________ ④何文勤公尝教昀曰________ ( 2 )翻译下面句子。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 3 )用“/”给《泥古者愚》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三处)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 4 )下面对《岳阳楼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语言骈散交替,音韵和谐,凝练,畅达,极具感染力。B: 选文采用对比手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有诗一般的意境。 C: 选文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篇,情景交融,议论精辟。 D: 本文倡导“古仁人”寄情山水的君子之风和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 ( 5 )下面对《泥古者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刘羽冲刻苦攻读古代兵书和水利书,成为了军事和水利专家。 B: 刘羽冲以自己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大胆怀疑是非常宝贵的品质。 C: 刘羽冲以失去生命为代价,证明了“读书可以治愚”的道理。 D: 刘羽冲读古书却不知在实际运用中灵活变通,以致一事无成。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怪风揭秘
邓万祥
①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大自然也造出了许多怪风。
②有一句俗语:“清明前后刮鬼风”,这种所谓的“鬼风”能转着圈跟着人走。世界上当然是没有鬼的,这种风其实是一种尘卷风,它一旦遇到障碍物,便会改变前进的方向,在一个地方打转,有时它还挟带着泥沙、纸屑旋转上升。
③有一种叫“焚风”的风,最早是指气流越过阿尔卑斯山后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山谷出现的一种风。它的特点是热而干燥。实际上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焚风,如北美的落基山、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等。焚风主要是因为气流受到山脉阻挡时沿着山坡上升而形成的。当受阻气流上升到山脊附近后,变得干燥,然后在背风坡一侧顺坡下降,气温常有太幅度的升高,从而形成焚风。阿尔卑斯山脉在刮焚风的日子里,白天温度可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气会变得像盛夏一样,不仅热,而且十分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遇特定地形,还会引起局地风灾,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④在怪风家族里,还有一种叫“布拉风”的风,这种风具有飓风力量而且无比寒冷。经研究发现,这种可怕的风是由于陆地上空控制的冷空气团和不断上升的海上热空气之间的气压差而形成的。布拉风的风力可以达到12级,甚至更高,具有极强的摧毁力与破坏力。约10年前,俄国黑海舰队的四艘舰艇停在海岸边,忽然刮来一阵枉风,卷起千层巨浪,刹那间船被冻成了一座冰山,最后全部沉没。
⑤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还得算台风。它既大刚又大柔,一边画圈一边大呼大啸大跃进。台风是一种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太阳的照射使海面上的空气急剧变热、上升,冷空气从四面八方迅速赶拢来,热空气不断上升,直到到达高空变为冷空气为止。这些热空气冷凝后,立即变为暴雨,四面八方冲来的冷空气夹着狂风暴雨形成了一个大漩涡,从而形成台风。它对人类危害极大,有时会把大树连根拔起,把房顶掀掉,伴随狂风而来的瓢泼大雨还会淹没庄稼、中断交通。海面上台风的破坏力更是惊人,它掀起滔天巨浪,威胁着海上作业人员和海上航行船只的安全。翻一翻苍茫历史,可知1970年11月13日,台风曾“叩问”孟加拉湾,飓风上岸潮高约6米,顷刻之间20多万人成鱼鳖,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⑥如果台风在空中产生带有垂直转轴的旋涡,就会形成龙卷风,这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旋风,其破坏力远远大于台风。上海浦东地区就曾受到过龙卷风的袭击,那场风把一只11万吨重的储油罐轻而易举地抛到120米以外。
⑦怪风家族里的一些“微风”也具有一定的破坏力。一个晴朗的夏夜,一座70米高的铁塔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了。当时除了阵阵微风外,没有任何异常情况,人们不知道铁塔为何而塌。后来,人们才发现当气流贴着物体流动时,会形成一个个小旋涡,这旋涡会产生一种使物体左右摇摆的力,从而危及建筑物。建筑物的设计师们没有注意到这种微风的破坏力,那座铁塔就是被这微风吹倒的。
⑧怪风虽怪,但如果我们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风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比如,人们在经常出现焚风的地方种植一些作物和果树,便可利用焚风带来的热量来促进植物的生长,从而使当地也可种植一些原本要栽在南方的植物。同时,作物和水果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善。由此看来,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它们,就一定会找到兴利避害的好办法。
( 1 )阅读文章③—⑤段,请用短语完成填空。 作者都是从怪风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方面对焚风、布拉风、台风进行揭秘的。
①怪风虽怪,但如果我们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风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②那场风把一只11万吨重的储油罐轻而易举地抛到120米以外。
( 4 )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揭开了一个个自然之谜。回顾你学过的课文,并结合上文说说科学家们的“揭秘”有何意义。(帮帮你)可回忆:《化石吟》《大自然的语言》《旅鼠之迷》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亲的秘密
①假期里,父亲和他八岁的儿子去森林里游玩。他们往密林深处不停地走,不知不觉迷了路。(A)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父亲背起疲惫的儿子,试图走出去。可是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
②那里有一个废弃的木屋。木屋里也许住过守林员,也许住过伐木工人,现在它空着,破烂不堪,仿佛随时可能倒塌。可它毕竟是一间屋子,这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些安全感。晚上他们挤在里面,生起一堆火。外面传来野兽的叫声,似乎距他们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儿子呜呜地哭起来,他说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父亲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说儿子别怕,我们会走出去的。可是第二天,他们仍然围着木屋不停地划着圈子。让父亲稍感欣慰的是,木屋外面有一口水井,水井里面有干净的水。他小心地踩着井内壁的缝隙下去,用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打上一壶水。可是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了,恐惧的乌云笼罩着他们。
③第三天,父亲放弃了那种徒劳的尝试。他对儿子说,这里有木屋,有水井,这很可能是一些过路人的临时驿站。我们只要等在这里,就肯定会遇到人……你留在这里等我回来,我到附近找些吃的。儿子问附近有什么吃的?父亲就笑了,说森林里还能饿死人吗?你难道忘了野生蘑菇很有营养吗?他为儿子打上一壶水,然后一个人离开了木屋。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儿子说,守着屋子,千万不要乱走……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
④父亲并没有马上去寻找蘑菇。他把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木屋周围的树干上。系完,仔细检查一番,调整了几个布条的位置。他想如果有人经过,就会发现这些布条,再发现小屋,再发现小屋里的他们,并将他们带出森林。他想这可能是他们惟一的机会了,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⑤那天父亲很晚才回来,他拣回了一小把蘑菇。虽然仍然走不出去,仍然没人发现他们,可是有了蘑菇,他们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儿子问这蘑菇不会有毒吧?父亲说不会……在走出去之前,我们天天喝鲜蘑菇汤。儿子问这附近蘑菇多吗?父亲说不多,也不少。儿子说明天我也去捡。父亲说不行,你得守在这里,万一有人经过怎么办?我们的目的是走出森林,不是在这里吃蘑菇宴。父亲朝儿子做了一个鬼脸,儿子发现父亲的脸,有些浮肿。
⑥父亲出去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拣回的蘑菇却一天比一天少。(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儿子问怎么了?父亲说没事,有些累。儿子害怕地哭起来,他说爸爸,我们是不是真的走不出去了?父亲说不会的,只要我们坚持住,就会有人发现我们……
⑦终于有人经过。是一位猎人。是父亲的布条把他引到了小屋。猎人把他们带出森林,他们再一次回到了城市。那以后,每次谈起这次经历,父子俩都心有余悸。
⑧家里的饭桌上,从此没有蘑菇。甚至,儿子说,哪怕在菜市场见到了蘑菇,他都想吐。
⑨可是时间会改变一切。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儿子回家时,竟提回一小袋蘑菇。他告诉父亲,这是真正的野生蘑菇,是近郊的农民在大山里采的,刚才在街边叫卖,他看着不错,就买来一袋。十多年没吃蘑菇了吧?儿子对父亲说,我想您可能都忘记蘑菇是什么味了。
⑩父亲笑笑,没说话。他似乎对蘑菇并不反感。
⑪父亲把蘑菇倒在水池里仔细清洗。突然,他低下头,从那些蘑菇里挑出两个,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儿予问,爸您干什么?父亲说,这两个蘑菇,有毒。
⑫有毒?儿子怔了一下,您怎么知道?父亲得意地笑了。他说,还记得十五年前我们的那次历险吗?那几天,我可能尝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蘑菇……
(选自《天下阅读·感恩美文》,文/周海亮)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从前,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有人却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的。”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