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涉县西达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选出下列有语病的一项( )

A: 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生活中沟通思想、传递友善的工具。
B: “实践十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和回收,将极大提高我国微重力科学及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C: 从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D: 在湖北省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来自孝感市实验小学的两名选手分别获得冠亚军。
2、下列各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hé) 死(nì) 滑(jī) 下(bì)
B: 打(hān) 饶(shù) 罪(shú) 牛(máng)
C: 执(ǎo) 唱(yín) 望(tiào) 菜(jí)
D: 戏(xúe) 步(lǚ) 笑(yǎn) 深(sùi)
3、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 秋思》作者元代作家马致远,这首小令语言凝练、意蕴深远,抒发了作者游子漂泊的孤独,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B: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春》是其散文名篇。文章的行文思路:盼春--绘春--颂春,本文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春日图景。文章语言清新优美。
C: 《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其中“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等故事对后世影响极大。《咏雪》表现了古代士大夫家庭的生活情趣。
D: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本文选自其文集《一些印象》。散文顺着济南冬天“温晴”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铺展了一幅淡雅的小山水画。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流于笔端。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桑梓 联袂 坐标系 如雷贯耳 走投无路
B: 拜谒 端祥 侯车室 面面厮觑 腐草为萤
C: 恪守 瞋怒 座右铭 置之不理 不可名状
D: 诓骗 骈进 电磁炉 郑重其事 眼花晾乱
5、

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闲暇 暴躁 凝重 举世闻名
B: 伶俐 繁衍 捷径 精兵简政
C: 融洽 惬意 斟酌 迫不急待
D: 磐石 静穆 热忱 煞有介事
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B: 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C: 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
D: 我的树在哪里?树不肯告诉我,我只能等待岁月来告诉我。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将深奥的道理具体化,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来解说“教养”
B: 本文透过众多的“有教养”以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C: 本文作者通过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D: 本文作者主要是通过讲道理和引用名言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海河
9、下列各句修改后有误的一项是( )
A: 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左右。(删去“大约”)
B: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语序不当,应为“观察、分析、解决”)
C: 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将“获胜”改为“胜负”)
D: 为了防止贫困生辍学,教育部门做出了免除贫困生学杂费、书本费,并补助生活费。(在“辍学”前加“不”)
1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郁郁寡欢 , 沉默不语,看样子像有什么心事似的。
B: 一口合辙押韵、抑扬顿挫的叫卖声,是很多老北京人至今难忘的胡同印象。
C: 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D: 花园里的花各个“争夺斗艳”,令大家啧啧称赞,唯独角落里的牵牛花毫不引人注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词鉴赏,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 2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结合小令内容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景语”,表达了怎样的“情语”。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喜雨亭记》

( 1 )下列画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醉翁之不在酒。 意:情趣
B: 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狱:监狱
C: 雨麦于岐山之。 阳:山的南面
D: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官舍。 治:修建
( 2 )对文中划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B: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C: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D: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 4 )《喜雨亭记》采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小亭子的建成并非什么大事,可苏轼却把它与人民“喜雨”的大事联系起来,表达________的感情,这和《醉翁亭记》的主旨是相通的,为了表现此思想感情,欧阳修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

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

十一岁

初冬的早晨,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充溢着暖暖的灯光的厨房便成为世界的中心。睡梦中的我隐约听到窗外大扫帚掠过地面的唰唰声,接着在屋里往往会有“啪”的一声,因为妈妈常会在经过小仓库时碰掉一两个玩具。然后我能想象到腰椎不好的妈妈绝不会弯腰,而是蹲下来,拾起掉落的玩具,摆回原处。她会迈着花仙子般轻盈的步伐进入厨房,当然不是那种小精灵了,应该是睡美人的精灵婶婶。

水龙头的流水声,燃气灶被拧开的声音,盖上锅盖的声音,水被煮沸的声音……掀开锅盖,水汽弥漫,犹如精灵山谷的密林晨雾。水被倒进碗里,是山谷绝壁上飞流直下的瀑布,蒸腾着“白烟”,激荡着水花。然后是磕鸡蛋的声音,打蛋时碗筷撞击的声音。突然,一切声音戛然而止。一秒、两秒、三秒,筷子缓慢搅水的声音渐渐传来,我松了一口气。想象到前几秒,鸡蛋沿着碗壁滑入水中,像一大束阳光徐徐流下来,渗入透明的泉水中。鸡蛋几乎是在一瞬间转化成一团团软绵绵的淡黄色云朵,飘来飘去。我咽下口水,半眯眼睛,沙发左端的爸爸像一个魁梧版的“长妈妈”,摆个大字,睡得正香。爸爸的胃病没养好前,妈妈每天早晨都会给他冲一碗鸡蛋。我想起爸爸的手总会在严冬中被冻出几道小伤口,他站在柜台里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弄玩具上的小轴承的画面,我永远也不会忘。

我们的路上有对彼此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

沙发上的那个孩子翻了个身,缩回了在爸爸啤酒肚上取暖的脚,又酣然入睡。

十五岁

雨,又是雨。秋夜本该是爽朗惬意的,可是今天例外。车窗外,一棵棵法国梧桐缓慢地向后移动,黄绿参半的叶子在冷冷的夜雨中显得格外诡异。路灯点点昏黄的光悬浮在空中,商场的广告牌在远处发出刺眼的白光和红光。我能清楚地看到车前的每一滴雨珠,在灯光和黑暗交接的地方,凭空射出了一簇簇的白色蛛丝。雨声、树叶声、鸣笛声、汽车驶过水层的声音无一例外地从窗外闯进来。

我躺在妈妈的怀里,盖着外套,刚脱下来的,有点湿。“妈——我鞋都湿了!”我懊恼地抱怨。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她刚松开的手又搂紧了我。“快脱了!脚不能沾凉水的。都多大了,鞋湿了还不知道自己脱吗?”我只得磨蹭着双脚将两只鞋踹掉。“也不知道北京下雨了吗……”妈妈又开始皱眉了,她平常没表情的时候,额头两眉中间也会有凹痕,现在更深了。“你哥当时走的时候就没带伞,也不知道记不记得买把伞。”我还没说话,爸爸突然回答说:“你有什么可担心的?一个男子汉还怕淋点雨吗?”说着掏出了手机递过来,“你要是实在担心就打个电话问问吧。”我接过手机,解开锁屏,刚准备按下拨号键,突然发现主页面的时间显示栏下面有每日的天气预报。“多云转晴,温度7℃~12℃,1~2级西风”,它显示的所选定预报城市不是我们的城市,而是北京——哥哥上学的城市。

原来每个人的路都承载着他人的期待,你走每一步都牵动着爱你的人焦灼的目光。

一条未查看的短信被我点开,上面说:“爸,晚上有雨。”

……

我有过这样一些记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但有时候,开始也是结束,而结束恰恰又是开始。梭罗说: 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

(节选自裴鸽的《选择存在》,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 1 )文末说“我有过这样一些记忆”,文章写了哪些记忆中的小事?(至少三件)

( 2 )细读文中画线句,(赏析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

( 3 )文章写到“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简要分析“十一岁”、“十五岁”这两个片段为什么会“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

( 4 )选出与梭罗的“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这句话在本文中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 )

A: 随着时光的流逝,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到最后会让你觉得特别滑稽可笑和微不足道,对此你会投去孩子般的目光。(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
B: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余秋雨《洞庭一角》)
C: 孩子们懂得了怀念:以往的铃声,它到哪儿去了?惟有一点是确定的,它随着记忆走进了未来。(史铁生《庙的回忆》)
D: 一旦作出决定,实际上便坠入了一股巨大的洪流之中,这洪流会把你带到一个你作决定时从来没想到的地方去。 (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敬业与乐业》选段

①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②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 1 )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段①的论点是“乐业的重要性”,告诉什么是乐业,怎样乐业,从而支持全文的中心论点。
B: 选段②起总结全文,指出敬业乐业意义的作用,敬业是责任心,乐业是趣味,通俗易懂。
C: 作者在第八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
D: 选段①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之外,还运用了比喻论证
( 2 )以下名言,不能够证明选段①论点的是( )

A: 昨天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而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耶曼逊
B: 干一行,爱一行
C: 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罗素
D: 前车后车,殷鉴不远,自古为政要清廉
( 3 )小明是某公司的程序员,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但是有时候加班通宵达旦。为此,小明总是觉得工作好辛苦,想放弃不做了。作为小明朋友的你,请你用所学过的《敬业与乐业》的相关知识来劝导他。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春秋时,伯牙擅弹古琴,只是恨无知音。有次伯牙乘船外出,时值中秋之夜,偶遇一樵夫钟子期。伯牙每弹一曲,子期都能讲出乐曲的内容和感情。两人在船上互诉衷肠,引为知音。并约定一年之后在此相会。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前来弹奏,岸上却不见钟子期的影子。后知钟子期已离开人世。死前让人把他葬在岸边,好让他的灵魂依约到此相会。伯牙来到坟前,边哭边弹,仰天长叹:“子期不在,谁是知音?”遂将古琴摔碎。

围绕故事的主旨,写出你的一段经历,或写出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⑤不少于600字;⑥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如果需要,请用“×××”代替。

提示:命题者倡导朴实的文风。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