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江油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画线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级(shè) 望(liáo) 随声附(hè) 重峦叠(zhàng)
B: 涟(yī) 取(xī) 一拍合(ji) 首当其(chōng)
C: 藏(chú) 褴(lǚ) 宽(yòu) 贪枉法(zāng)
D: 褓(qiǎng) 拘(nì) 古(gèn) 气冲牛(dǒu)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学记》,《礼记》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 《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鲁迅,代表作有《野草》《朝花夕拾》等。
D: “记”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如《小石潭记》《马说》等,前者侧重于记事写景状物,后者偏重于说理议论。
3、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这句话是一个单句,标点符号没有使用错误。
B: “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下列词语在古代用来指代年龄或年龄段,按照所指年岁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弱冠、而立、知命、不惑、耳顺、古稀。
D: 戏剧文学,即剧本。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4、下列不属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是( )
A: 《战争与和平》
B: 《套中人》
C: 《安娜卡列尼娜》
D: 《复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 的工作热情,关键在于领导的勤政廉洁和管理智慧。
B: 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C: 精准扶贫不但要给与物质和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与方法和技能上的指导。
D: 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较小。
6、下面的四个句子中,结尾处应该使用句号的一项是( )
A: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________
B: 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________
C: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________”
D: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________
7、选择成语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个初一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_________。

②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_________。

A: 肃然起敬 沧海桑田
B: 刮目相看 沧海一粟
C: 肃然起敬 沧海一粟
D: 刮目相看 沧海桑田
8、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速度与规模。
B: 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马三立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C: 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 市十六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新修订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条例》。
9、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因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连累了唐僧,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
B: 罗切斯特的发疯的妻子烧毁了庄园,跳楼身亡,罗切斯特为了救她双目失明。
C: 鲁滨孙因出航时遭遇风暴,船被打翻,他和几个船员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的孤独时光。
D: 《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国王用绳上跳舞的方法选拔官吏与《水浒传》中浮浪破落子弟高俅因会踢球而被皇帝看中提升为殿帅府太尉。这两个情节都极具讽刺意味。
10、

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绯红 油光可鉴 宽恕 翻来复去
B: 幽默 粗制烂造 酒肆 广袤无垠
C: 朱儒 诚皇诚恐 愚钝 黯然失色
D: 器宇 繁花似锦 迁徙 落英缤纷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1 )这首小令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①的场景(概括内容),字数不多,不着一个“秋字”却将作者在秋郊夕照中②的心境(表达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 2 )《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别样的氛围,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情感。结合诗中具体内容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到作者的情感的?
( 3 )像《天净沙·秋思》这样融情于秋景之中,在情景交融中构成一种意境,表达情感的诗句还有很多。请回忆自己背诵过的借秋景抒情的诗句,用正楷默写其中连续的两句。(本诗除外)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解衣睡 孤岂卿治经为博士邪
B: 相与于中庭 五十笑百步
C: 遂承天寺寻张怀民 自富阳桐庐一百许里
D: 念无与为者 好之者不如之者
( 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夜无月 悲守穷庐,将复
B: 相与步中庭 我如浮云
C: 念无与为乐 卿今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惟手熟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中“起”“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B: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两句,以动衬静,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出了院中积水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
C: 本文把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都浓缩在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中。
D: 本文虽然仅80余字,但综合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一篇短小的日记,有时间、地点、人物,先叙事,再写景,最后以议论点题。
( 4 )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向字典鞠躬

薛景文

①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读音为qǐ,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吗?王菲却唱成了yǐ.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jǔyǔ,本意指上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蔡依林误jǔ为zǔ,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字的影响。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把“羽扇纶巾”的“纶”(guān),唱成了“伦理道德”的“伦”。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佛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③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

④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肃然起敬。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没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⑤字典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宝库,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

( 1 )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 , 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 2 )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 3 )第③、④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 , 其作用是________;第⑤段主要论述了________

( 4 )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组恰当的位置是( )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A: ②③之间
B: ③④之间
C: ④⑤之间
D: ⑤⑥之间
( 5 )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说,要善于用小事情来________(反映、反应)社会,抒发感情,表现思想,________(揭示、揭晓)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这就是“以小见大”。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反映:动词。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动词。①机体收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名词②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揭示:动词①公布,宣布(文告等)②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来的失误。

揭晓:动词 公布(事情的结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互联网安全吗?

如今,人们越来越深地把自己的生活构建在互联网上,我们已离不开网络,但是互联网安全吗?假如世界上所有的互联网都瘫痪了,会发生什么情况?早期的互联网使用者丹尼·希里斯曾忧心忡忡地呼吁人们充分考虑互联网崩溃的可能性和后果,“互联网变化之快让人难以想象,只消一小时,一切都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赞成希里斯意见的人大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焦虑。

互联网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健壮”

其实想把整个互联网弄瘫痪并没那么简单,互联网的“结实”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这和它本身的结构有关。互联网并不存在一个“总开关”。它的核心设施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要节点。这些节点包括解析域名的根域名服务器,连接各大洲的海底电缆,还有储存、管理和分发海量信息的超级数据中心,日常的网络服务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些重要节点来运行的。重要节点之间也不是由一台计算机来指挥运行的。比方说,全球共有13组504台根域名服务器,遍布世界各国。这些服务器又互相支持,并行运转,即使其中一台损坏,互联网也能在其他服务器的支持下继续运转下去。最典型的例子是2002年10月发生的一场黑客攻击,当时瘫痪了13组根域名服务器中的9组,但互联网并未因此彻底瘫痪。在攻击结束之后,网络迅速恢复了正常。事件结束之后,全球各地的根域名服务器迅速加强了免疫措施。和十多年前相比,今天的互联网对黑客来说更难攻破。

这种通过重要节点运转的网络被称作“无尺度网络”,它的结构其实和人类大脑或人际关系的结构非常相似。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无尺度网络”中,除非将重要节点全部删除,否则即便大量地删除节点,网络的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

用物理方法能彻底摧毁互联网吗

还真有可能。攻击计划的第一步是切断互联网通讯的基础海底电缆。这些电缆承担了

95%以上的网络传输,没有它们,各大洲会变成信息孤岛,不过,想要阻断全球信息传输,你必须把目前正在使用的285条电缆都斩断才行。

下一步,摧毁根域名服务器,如果你能跨越重重安保措施,将这些服务器摧毁的话,就等于给了互联网“致命一击”。

最后,你要做的是攻击全球数据中心,首选的打击对象是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超级数据中心,它们出故障会导致所属区域大片网络瘫痪。

如果你完成了以上步骤,你已经让全球99%的互联网瘫痪了。不过,鉴于互联网的超强修复能力,上述步骤最好同步完成,也就是说,不消耗规模惊人的人力物力来发动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是不可能完成这个计划的。如果爆发了这样规模的全球战争,可能在互联网被彻底摧毁之前,人类文明就已经崩溃了。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消失后会怎样显然已经不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了。

(选自《百科知识》2015.2,有删改)

链接一:我们有各种各样应对互联网瘫痪的备用方案,一种可行的方案是改变信息传递结构,网状网络就是这样一种新技术,在这种网络中,每个设备都能利用蓝牙、电信通道等连接邻近的节点,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组成独立的局域网,也可通过其中一个节点与互联网相通,哪怕真的断网,也不必恐慌。因为人类社会本身,就已经是个足以媲美互联网的超级网络。我们通过互联网能够做的事,借助人际网络照样能够完成,只不过速度和效率要差得多了。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互联网上的内容会一直存在吗?互联网现有的机制,就是用新信息冲刷旧信息,将“新”的价值放大,“老”的价值弱化。互联网还没有建立“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的系统,美国的学者悲观地认为,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料”会随着网站的关闭和内容的删除而消失,它们称之为“21世纪的数字黑洞”。很多现在看来平常但却具有历史价值的片段,将会随着互联网的变迁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为此,英国数个图书馆联手开展一项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将互联网上的内容保存下来。杂志、图书、文学、新闻、评论、学术论文等内容,都会被收集存底,以便供历史研究使用。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三:“绵羊墙”是西方各种黑客大会或安全大会上经常出现的趣味活动。在体验区中,组织者设置了专门的钓鱼WIFI,你的手机如果接入此WIFI,就会被人通过钓鱼页面盗取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这些信息会展示在“绵羊墙”上。此举旨在警示手机用户,不要随意登录陌生的 WIFI,一旦登录,就可能被轻易盗取资料。因此,除了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外,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摘自网络,有删改)

( 1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互联网发展变化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人们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忧心忡忡。
B: 互联网的核心设施分布全球各国,网络服务大部分是由超级数据中心独立完成的。
C: 互联网并非完全坚不可破,使用物理方法切断传输通信海底电缆可彻底摧毁它。
D: 有人认为互联网的变迁会让很多“历史资料”消失,造成“21世纪的数字黑洞”。
( 2 )下列对材料中“无尺度网络”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支持“无尺度网络”运转的多个重要节点,它们并不是由一台计算机来控制的。
B: “无尺度网络”和人际关系在结构上类似,这种结构远比我们想象的“健壮”。
C: 除非将“无尺度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全部删除,否则不会对网络性能产生影响。
D: 2002年10月黑客攻击的典型事例,是为了充分说明“无尺度网络”极其脆弱。
( 3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依赖网络,越来越深地把生活构建在互联网上,需要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
B: 人们要想用物理方法让互联网彻底瘫痪,在目前看来,只是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C: “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将取代“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系统,成为各国关注重点。
D: 如果随意地使用手机登录陌生WIFI,我们的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将可能被盗取。
( 4 )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这些电缆承担了95%以上的网络传输,没有它们,各大洲会变成信息孤岛

( 5 )你觉得除了材料中谈及的网络安全问题之外,还有什么网络安全问题?请举两例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那天,我懂得了快乐的秘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作文。

要求: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