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远安县洋坪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央视近日以《深山杏林傲风霜》为题播出了孝昌县“最美村医”何志英的动人事迹。
B: 湖北来凤县一所民办高中为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建雕像的做法引起社会广泛争议。
C: 一名武汉市79岁老人在目睹放鞭给人们带来的意外伤害后吟诗作词支持禁鞭。
D: 面向全国公开招考选拔研究生的举措表明了孝感市对人才的重视。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均是出自《孟子》。
B: 天罡为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
C: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
D: 太尉是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文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文官。
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旨在倡导每一个公民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
B: 为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北京市众多餐厅开启了行业内的“光盘行动”。
C: 雅安地震发生后,“大爱之城”﹣﹣莱芜的广大市民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对雅安人民的关爱之情。
D: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niànɡ) 诚(qiǎn) 气喘吁(xū)
B: 动(rú) 角(lènɡ) 接而至(zhǒnɡ)
C: 黑(lí) 纶(qínɡ) 大风景(shā)
D: 演(yì) 实(dūn) 千山之(diān)
5、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红(fěi) 仲裁 诚皇诚(kǒng)
B: 黑(yǒu) 劳碌 精竭虑(dàn)
C: 亮(cèng) 禁固 深痛绝(wù)
D: 热(zhì) 燥热 藏污纳(góu)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画说青岛》这套书追溯了青岛的百年历史,是“画”与“说”相德益彰的佳作。
B: 邓稼先历尽心血 , 潜心研究,为我国核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C: 家风家规是先辈馈赠给我们的无价珍宝,蕴含着许多人生真缔 , 值得世代传承。
D: 日落时分,绯红的晚霞中渔船归航,澄澈的海天间鸥鸟飞翔,别有一番韵味。
7、

译字有误一项是( )

A: 中庭地白树栖鸦 庭院中
B: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C: 酒问青天 端、拿
D: 何似在人间 像什么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在“过去”后加上“是”)
B: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删除“的生活”)
C: 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把“完全否认”改为“是认为”)
D: 据统计:河南省栽植泡桐至少二亿株左右,农桐间作面积增加到一千万亩以上。(删除“至少”或“左右”)
9、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造假者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B: 因为涉嫌论文造假,翟天临被卷入舆论漩涡,他将有可能在演艺圈销声匿迹
C: 浮光掠影地游览,怎能深入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
D: 对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是堂而皇之的。
10、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妇儒皆知 锋芒毕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B: 致死不懈 契而不舍 气冲斗牛 沥尽心血
C: 目不窥院 慷概淋漓 心不在焉 浩浩荡荡
D: 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 鞠躬尽瘁 鲜为人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 1 )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 2 )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 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 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 1 )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国为上 ________

是故百战百胜 ________

③又三月而后 ________

④将不胜其忿而附之 ________

( 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3 )你从这段文字中,看出孙子主张的战争策略是怎样的吗?请结合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隧道

(前苏联)康·麦里汉

列车早不停晚不停偏偏停在隧道里:第一节车厢已经钻出了隧道,而最后一节还没有进去。

列车意外停车,乘客们都着急,只有坐在最后一节车厢里的一位旅客不但不生气,反而感到高兴。这倒不是因为他那节车厢比别的车厢明亮,而是因为他的父亲就住在隧道附近。

他每次休假都要经过这条隧道,可列车不在这儿停车,所以他好几年没有见到父亲了。

这位旅客从窗口探出身子,叫住顺着车厢走过来的列车员,问道:“出什么事了?”

“隧道口的铁轨坏了。”

“得停多长时间?”

“至少得四个钟头吧!”列车员说罢,转身走向隧道另一端。

车厢对面有个电话亭。这位旅客下车给父亲挂了电话,接电话的人告诉说,他父亲正在上班,并把父亲工作地点的电话号码给了他。于是他又往父亲工作的地点挂了电话。

“是儿子吗?”父亲不知怎的一下就听出了他的声音。

“是我,爸!火车在这要停整整四个钟头。”

“真不凑巧!”父亲难过地说,“我正好还要干四个钟头才能下班。”

“你不能请个假吗?”

“不行呀,”父亲答道,“任务很紧,或许我能想个法子。”

旅客挂上听筒。这时列车员正好从隧道里走了过来。

“再过两个钟头就发车。”他说。

“怎么,过两个钟头!”这位旅客叫了一声,“你刚才不是说要等四个钟头吗?”

“修道工说要4个钟头才能修好,现在他又说,只要两个钟头就够了。”列车员说完,转身又向隧道另一端走去。

旅客飞快地跑向电话亭。

“爸,你听我说,是这么回事,不是四个钟头,我只有两个钟头了!”

“真糟糕!”父亲伤心地说,“好吧,我加把劲,也许一个钟头就能干完这点活儿。”

旅客挂上电话。这时列车员吹着口哨,从隧道里出来了。

“这个修道工干劲真大!他说了,一个钟头就能修好。”

旅客急忙又打电话:“爸,我刚才说得不对!不是两个钟头,是一个钟头。”

“这可麻烦了!”父亲懊丧极了,“半个钟头我无论如何是干不完活的!”

旅客又挂上听筒。列车员也从隧道里走了回来。

“嘿,真是笑话!那边说半个钟头就修好了。”

“该死的修道工,不是在说胡话吧!”旅客喊叫着跑向电话亭,“爸呀,你10分中内能过来吗?”

“可以,孩子!拼上老命我也要干完这点活!”

“哼,这个修道工真奇怪,先抱怨‘活太多,活太多’,可现在又说只要10分钟就可以修好了。”列车员又向旅客传达了最新消息。

混蛋,他在搞什么鬼!”旅客嘟囔着骂了一句,又拨了电话,“爸,听我说,我们见不了面了。这儿一个混蛋先说停4个钟头,现在又说只停10分钟。”

“真是个混蛋,”父亲赞同地说,“甭着急,我马上就过来!”

“乘客同志们,快上车!”从隧道里传来列车员的声音。

“再见了,爸爸!”旅客喊道,“他们不让咱们见面!”

“等等,孩子!”父亲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我脱开身了,别挂电话!”

这时旅客已跳上车厢。列车驶出隧道时,他凝望着巡道工的小屋,凝望着小屋窗口里用帽子擦着满脸汗水的老人。电话亭里,话筒里仍在响着父亲从远处传来的声音:“我脱开身了,儿子,脱开身了!”

(选自《读写月报》)

( 1 )阅读小说,梳理故事。

一个坐火车的儿子,因隧道铁轨故障临时停车,想看望住在隧道附近的父亲;________。

( 2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一二段交代地点,点出环境,为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B: 作者设计了许多不合常理的情节,以夸张、变形、怪诞来折射现实。
C: 小说刻画人物以正面描写为主,通过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塑造父子形象。
D: 小说中列车员的几次不同表现实际上是对父亲的几次褒奖。
( 3 )这个故事看似简单,但有些语言,细细品味,很有意思。请分析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是我,爸!火车在这要停整整四个钟头。

( 4 )本文貌似简单的情节却藏着诸多不合情理之处。请根据以下示例,再从文中找出一处作分析。

(示例)文中的儿子在电话中告知父亲“火车要在这里停整整四个钟头”“修道工说要4个钟头才能修好”等,但作为修道工的父亲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就在面前的列车上,这样的情节不合常理。

( 5 )文中三次出现的“混蛋”,仅仅指修道工吗?联系小说主题,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儒雅之风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 1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 2 )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

( 3 )文中第②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说说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

( 5 )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几……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上,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