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随着管理人员的一声吆喝,热闹的讨价还价声戛然而止。 B: 国庆节当天,由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客运段担当乘务的G1226次列车张灯结彩 , 一片欢声笑语。 C: 《人民日报》对于黄渤的《一出好戏》给出了“知难而上,值得深思,潸然泪下,精彩”这14个字的评价,可谓意味深长。 D: 2018年10月11~1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城,飓风“迈克尔”席卷当地,大秀威力,街头一片狼藉,令人叹为观止。 |
2、 | 下面关于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人,代表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B: 《木兰诗》写于西汉时期,是一首叙事性的乐府民歌,其风格刚健质朴,塑造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木兰的形象。 C: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 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其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不少篇章包含着他的寄托和感慨。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①夸父与日逐走(跑)。(《夸父逐日》)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立)。(《爱莲说》) B: ①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②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C: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和)其奇者。(《答谢中书书》)②余立侍左右,援(引、提出)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D: ①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繁茂)而繁阴。(《醉翁亭记》) |
4、 | “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谁说的?( ) A: 阿龙纳斯 B: 康塞尔 C: 尼德 D: 尼摩船长 |
5、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襄阳“环保奶奶”运建立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 B: 教育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C: 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襄阳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D: 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 |
6、 |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B: 部队的青年团员们用上交的“特殊团费”种植的解放军青年林已蔚为大观。 C: 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D: 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D: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 , 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
8、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 春节期间,外地游客纷至沓来 , 观赏雅安熊猫灯会,带动了雅安餐饮、旅馆业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C: 虽然生产、销售“地沟油”的行为不会戛然而止 , 但“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的通知”对不法经营者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D: 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 , 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
9、 | 选出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B: 他不能自已地扬起手往桌子一拍,霍地站了起来。 C: 教室里太吵太闹,难得心清如水都不行。 D: 班会上,班主任表扬了拾金不昧的李明同学。 |
10、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间或(jiàn) 真挚(zhì) 篾视(miè) 伤痕累累(sāng) B: 阑珊(shān) 饶恕(yáo) 趿拉(tā) 无精打彩(cāi) C: 蹙眉(cù) 偏枯(kū) 当日(dāng) 锱珠必较(zhū) D: 腌臜(za) 豁免(huò) 珍馐(xiū) 不知所措(cuò)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明末高邮①,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②数矣,子宜急归,迟恐慌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汪,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示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③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 (节选自《广阳杂记》) 【注】①高邮:地名,在江苏。②旬:十天。③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也代指药物。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笑不止________ ②子宜急归________ ③其人至镇江________ ④何以书示其人________ ( 2 )用“/”画出下面句中的两处朗读停顿。遂以一书寄何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 ( 4 )请你概述文中袁体庵医术的神奇之处。 |
报秋
宗璞
①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的怎么得了!
②一朵花苞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花苞很有精神,越长越长,成为玉簪模样。开放都在晚间,一朵能持续开一昼夜。六片清雅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③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④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
⑤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是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⑥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⑦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⑧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原文是:
⑨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⑩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⑪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诵,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⑫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 1 )根据本文内容,完成下面填空。刚看到玉簪花“圆鼓鼓的棒槌”时,作者先是“一惊”,随即“________”,接着文章描写了玉簪花的生长形态、特点及作用,然后笔锋一转,从第________段开始由物及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最后作者在“________”诗句的反复吟诵中达到“________”的境界。
( 2 )作者笔下的玉簪花有哪些特点和作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喜获破译
①2006年5月18日,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解读人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宣告完成。
②在人体全部22对常染色体中,1号染色体包含基因数量最多,块头最大。其基因数目多达3141个,是平均水平的两倍,破译难度也最大。一个由150名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历时10年,才完成了1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书写完了“生命之书”的最后一个章节。
③据估计,人类染色体大约由2万到2.5万个基因组成。科学家在破译1号染色体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了1000种新基因。
④人类基因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就像一座巨大的金矿。它将促进生物学的不同领域如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发展。人们从中更可以发掘出诊断和治疗5000多种遗传疾病的方法,阻止甚至扭转一些疾病的遗传。其中,超过350种疾病被认为与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出现问题有关,包括癌症、老年痴呆症等。
⑤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生命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人类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解读和研究人类遗传物质DNA的全球性合作计划。领导1号染色体测序项目的格雷戈里博士说:“公布人类最后也是最大一个染色体的测序,标志着建立在人类基因测序基础上的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掀起高潮。”
掌声雷动时,别忘了留着耳朵听听朋友的建议;埋头苦读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花开的声音;背包远行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亲人的叮嘱……当然,其实并非只是留了耳朵听,也一定是留了心,去关注、体会、感悟,这些声音带给我们的种种美好,在我们和他们的生命中都是弥足珍贵的。
请以“留只耳朵听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内容充实,感情真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