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田圃/哺育 取缔/根深蒂固 相形见绌/弄巧成拙 B: 期年/期待 褒贬/针砭时弊 如法炮制/越俎代庖 C: 拮据/诘难 号令/奔走呼号 丢三落四/大大落落 D: 创伤/创造 怄气/呕心沥血 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
2、 |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共20篇,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由孔子编写,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 词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虽然多义词有诸多意义,但在具体语境中却只能呈现一种意义。 C: “伟大、聪明、纯真、发动”是褒义词。 D: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集《雪朝》、散文集《背影》和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
3、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次到黄山看日出,凌晨,我挤在人群的后面,同大家一样向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③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月牙似的一点。 ④然后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漂浮在空中。 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②①③④ |
4、 | 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年画村里走了几圈,我很有些感慨。大地震震垮了村庄,但没有震断年画木板上那些飘逸而又 ① 的线条,几百年来,这些独具特色的线条融进了绵竹民间画家们的智慧,更刻进了他们生命的 ② 与意志。年画的销量少了,但他们坚守在作坊里劳作不断,因为这是他们祖上的祖上传下来的遗产,是名播华夏的千金万金也难买的宝贵遗产。 画“填水脚”时,因时间短促,容不得细描慢抹,艺人全凭真功夫 ③ ,笔锋奔放雄健、神韵十足,别具洗炼、概括之情趣。“填水脚”以它的天真、质朴、粗犷而成为绵竹年画中的珍品。 A: ①坚忍 ②气度 ③一锤定音B: ①坚实 ②气概 ③一蹴而就 C: ①坚韧 ②气息 ③一气呵成 D: ①坚固 ②气质 ③一泻千里 |
5、 | 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B: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
6、 |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小心翼翼 前途茫茫 昂然挺立B: 庸碌一生 夏蚊成雷 心旷神怡 C: 庞然大物 万花灿烂 明查秋毫 D: 盘虬卧龙 忍俊不禁 怡然自得 |
7、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描摹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B: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通过在各拉丹冬的生活遭遇及所见所感,表达出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景仰和崇拜之情。 C: 《登勃朗峰》通过记述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抒发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 《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以第二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表达了作者热爱丽江的情感。 |
8、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遇到问题不能一味 别人,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②使用这种注射液后,患者有不良 ,这家医院已经停止使用该药品。 ③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 千古的好诗,深受人们的喜爱。 A: 抱怨 反映 传颂B: 抱怨 反应 传诵 C: 报怨 反应 传诵 D: 报怨 反映 传颂 |
9、 | 学校开展以“我的语文学习”为主题的“知识闯关大赛”,下面是小王同学抽到的一组过关题,请你和他一起完成。 (字词迷宫)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易错音) ①婆娑(shā) ②濒临(pín) ③鲜腴(yú) (易错字) ④映衬 ⑤喧嚣 ⑥车澈 (多音字) ⑦倔(juè)强 ⑧记载(zǎi) ⑨纤(xiān)维 (成语) ⑩无动于忠 ⑪春寒料峭 ⑫巧妙绝伦 A: ②⑤⑨⑪ B: ①⑥⑦⑩ C: ③④⑧⑫ D: ②⑤⑦⑩ |
10、 |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满井游记》通过描绘晚春美景,表露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B: 《曹刿论战》通过描写人物对话,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C: 《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抒发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D: 《山坡羊•潼关怀古》借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作者同情人民苦难的思想感情。 |
按要求答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后面的题目。 A: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B: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D: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2 )本文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又不繁富复杂。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3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侧重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以“高”状山,以“寒”写树,照应一“奇”字。 C: 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总结构,先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最后总结,揭示主旨。 D: 文中“千百”,“千”“百”等词都是虚指,极言其多。 ( 4 )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表达了作者与世无争、应付了事、不思进取的厌世思想。 B: 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淡泊人生、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C: 作者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鄙夷蔑视之情。 D: 表达了作者向往美好大自然,从侧面衬托富春江的魅力。 |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
最美人瑞这样走来
柳鸣九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于是比起别人,我便多了一些熟悉与就近景仰的机会。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对她这样的旧时代过来的海归大家,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和其夫君锺书先生的不拘小节、有时穿着背心短裤就见客不同,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至于冬天,季康先生常披一件裘皮大衣,很是高雅气派。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每次在公共场合露面,都对面部做了不同程度的上妆,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是极罕见的。不过,季康先生的妆容几乎不着痕迹,似有似无。
③在公众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在学习会以及其他重要的场合中,季康先生极少发言、表态,实在不得不讲几句的时候,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多年后看到她以“点烦”原则(即把用词精简到不可能再精简的程度)翻译《堂吉诃德》,才发现,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也在苦等“落实政策”,精神备受煎熬。同是天涯沦落人,处境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儿去。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后来有一天,她的助手递给我一个小纸包,里面有二十元人民币,“这是先生要我交给你们的,补贴你们的家用,要你们收下,什么道谢的话都不要讲。”先生雪中送炭,我们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没有想到,到了第二个月,又有一个小纸包。然后,第三个月,第四个月……
⑧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也就是说,两位先生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接济施舍了,且持续了好几年。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⑨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纪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希望你和朱虹同志都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锺书同候。”
⑩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再不可能有“锺书同候了”。
【相关链接】①人瑞,长治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上,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一朵正开放着的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比孩子们淡漠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没有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帮助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没有与日俱增,反而与日俱减。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地去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有删改)
( 1 )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要求:①选材真实,主题明确;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