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连云港师专附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画线词语意义或用法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暮冥冥 ②日西山 ③厚此
B: ①见知著 ②斯人,吾谁与归 ③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C: ①感而悲 ②南潇湘 ③目远眺
D: ①面山居 ②一怒诸侯惧 ③四时之景不同乐亦无穷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对学生的表扬,既要适当,又要适度;过分的溢美之辞往往会使学生飘飘然迷失自我,反而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B: 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C: 通过两次文明城市的评选,使包头市广大市民争做文明市民、乐于助人的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弘扬。
D: 观察自然,常常能感悟出一些平凡而伟大的真理:人生如庄稼,只有春天辛勤耕耘,才能在秋天赢得硕果累累的收获。
3、选出下面朗读节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句( )
A: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B: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 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
D: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4、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这两句诗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他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B: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这两句诗写诗人处“人境”却“无车马喧”的寂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官场的不甘心。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与征人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D: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人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做了大胆改造,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5、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chán) 御(pìng) 震(sǒng) 泗横流(tì)
B: 告(qìng) 抽(yē) 羁(pàn) 奄一息(yǎn)
C: 默(jiān) 狡(xiá) 词(yú) 尽职守(kè)
D: 睢(zì) 灵(jiù) 骨(hái) 风雪途(zǎi)
6、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恼 庆幸 流传 图文并茂
B: 提供 繁植 眼界 科教兴国
C: 查阅 闭幕 决策 通俗易懂
D: 热朝 简洁 精英 基本国策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和主张。我们已经学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B: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阴”指水的北岸。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阳”,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阴”,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C: “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迁谪”是贬官的意思。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左迁”指的是降职流放,而“右迁”指的是升官。
D: “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别人的敬称,指对方;“陛下”则是对皇帝的敬称。
8、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tuì)变 (diàn)污 (zǔ)咒 (jué)强
B: (duò)落 贪(lán) (bǐng)告 (shē)侈
C: 应(hè) 水(zhǎo) 澹(dàn) (qī)息
D: 枯(hé) (bèng)溅 酝(niàng) 梦(meì)
9、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 《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
B: 1939年春,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过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这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
D: 《老王》一文描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二是写他的“苦”。
10、

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
B: 从学雷锋活动中,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实质。
C: 长沙市正在修建地铁,地铁开通之后,将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七倍左右。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列两首诗歌,完成相应任务。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代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秋词(其二)

唐代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释)①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②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诗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③嗾:这里是“使”的意思。





绘图景

①反复阅读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处,结合相关意象,发挥想象和联想,运用简洁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景象。



悟情感



示例:《闲居初夏午睡起》中运用“梅子”、“芭蕉”、“柳花”等季节性意象,写出了在初夏午睡起来后闲适,慵懒的情绪,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意象


②《秋词(其二)》: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①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②,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③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④”,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麟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⑤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扇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⑥《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⑦,珠帘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⑧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节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注】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宫室 为:________

②罔不势象形 因:________

六角 或:________

④高三四丈 可: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②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 3 )请简要说说【甲】文画线部分是如何体现“奇巧”二字的。
( 4 )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 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 2 )第一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 3 )第三段画线句母亲为何阻挡我看落叶?而又为何多次建议我去看菊花?这二者是否矛盾?
( 4 )试分析标题的作用。
( 5 )结尾提到“我”懂母亲的话,请你以作者的口吻,写出此时此刻作者相对母亲说的话。(50个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济南的冬天(节选)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

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 1 )下面句中划线的词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的。

( 2 )第①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突出了济南的冬天的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 3 )第③段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
( 4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 5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所写的内容。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题目:原来是这样。

要求:①这份试卷中出现的素材不要使用。②字数600字左右。③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如与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