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邯郸市联纺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北上抗日。
B: 全书共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C: 书名的寓意是: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这是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的印象。
2、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通“饲”,吃)( 《马说》 )
B: 从乡之先达执经问(请教)(《送东阳马生序》)
C: 有亭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像翅膀一样)(《醉翁亭记》)
D: 肉食者 , 未能远谋(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曹刿论战》)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B: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 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美好。
D: 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4、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①文化繁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今后我市将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步伐,逐步建成宁德市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体育馆等一批大型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通过保护闽东畲族文化、民俗文化、廊桥文化和红土地文化,重视培育文化名人、文化大家,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构建丰富多彩新文化的“大宁德”。

②到2017年,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全面实施文化风尚引领、文化设施完善、文化惠民推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精品打造、文化产业跃升等“六大工程”;与此同时,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力争到2017年,文化产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8%,基本实现文化强市目标。

阅读以上文段,你认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力争到2017年,文化产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8%”这句话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B: 构建新文化“大宁德”需要保护闽东畲族文化、民俗文化、廊桥文化和红土地文化。
C: 文段①划线词“逐步”意为“依照先后次序,一步挨着一步”,说明建成宁德市图书馆等一批大型文化体育基础设施需要一个过程,与实际情况相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以上文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5、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博尔赫斯说:天堂是一座图书馆。图书馆的出现,使人类从凡尘步入天堂成为可能。由成千上万的书一一那些充满智慧和让人灵魂飞扬的书所组成的图书馆,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任何一本书,只要被打开,我们便立即进入了 。那个世界所展示的,是我们梦中的天堂出现的情景。那里光芒万丈,流水潺潺, ,没有贫穷和争斗, ,果树遍地,四季挂果,累累果实压弯了枝头……

①空气里充满芬芳 ②一个与凡尘不一样的世界 ③没有战争的硝烟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系列活动。
B: 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深圳人民,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C: 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
D: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7、《朝花夕拾》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句子,对下列出处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这是《五猖会》中“我”的失望与无奈。
B: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这是《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当时反对白话、提倡复古者发出的战斗檄文。
C: “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这是《琐记》中作者求学时探求真理的热情。
D: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这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对父亲要求“我”背书的不解。
8、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yǐ)丽 退(kuì) 言简意(gāi) (gōng)筹交措
B: 记(zǎi) 红(yān) 锋芒毕(lù) 形容枯(gǎo)
C: 按(nài) 青(hāo) 自惭形(huì) 浑身(xiè)数
D: (lào)印 琴(xián) 不容发(jiān) (guàn)状病毒
9、请找出下面字形全对的一组( )
A: 窠巢 暴燥 鸦雀无声 蛛丝蚂迹
B: 分岐 遮蔽 美不胜收 晃然大悟
C: 静谧 卖弄 抖擞精神 呼朋引伴
D: 取诀 憔悴 宽鸿大量 水波粼粼
10、下列句子中使用标点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喜欢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B: 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冉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
C: 编织我童年美丽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D: 彭德怀边走边说:“少奇同志,快问问那个睡着的小同志,周团长去什么地方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绝句 (石柔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②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②飞球:杨树籽,表面具毛,状同柳絮。

( 1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 2 )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因公________ ②旁菜羹而已________

③酒行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 3 )读了本文,你认为王安石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文章具体语句说说。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鸟。

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儿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地“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吧?

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 1 )作者在选段的开始便点出自己爱鸟,仔细阅读这几个选段,请分条概括作者爱鸟的原因。

( 2 )如何理解“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吧”的深刻含意?

( 3 )“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一句所呈现的画面很美,请说说你的理解。

( 4 )“我爱鸟”一句在文章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 5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别让智能手机出卖你

杨洋

①央视“3·15晚会”上发布的《三号消费预警》,让“信息安全”这一话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目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有一半以上都选择了ROOT或者越狱,两者都是获得设备的最高使用权限的意思,只是安卓和iOS系统的叫法不一样罢了。最高使用权限的意思,就是可以任意安装未经认证的第三方程序,自主启用或禁用任一进程以及硬件,甚至有权修改系统的参数和文件。但凡ROOT或越狱成功,如果有不法分子侵入了用户的手机,轻则手机变砖,重则用户隐私不保。

③如今,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使用二维码,它既可以是文本信息,也可以是网络连接。无须键盘输入,只需要用摄像头扫一扫,或是图片直接识别,便可轻轻松松地获取信息。但这块“风水宝地”也已经被不法分子锁定,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的很有可能是钓鱼网站或者木马程序。

④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次出现的提示。很多时候一次跳出多个提示,如果用户不留意内容,就容易都点“允许”了。有些“允许”的协议说不定就是一张“卖身契”,什么通讯录、账户信息都允许获取,个人隐私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泄露出去了。

⑤相信大家对于微信诈骗已经见怪不怪了,例如“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都可能让手机用户成为诈骗或者骚扰的对象。为了避免此种使用风险,用户可以点击“设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空并停用”。此外,用户还要在微信“设置-隐私”选项中关闭“通过QQ好友搜索到我”“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和“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等功能,以绝后患。

⑥还需要注意的是,现在通过手机订购商品需要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服务,而获取用户的所在地址信息,往往通过“GPS定位”。而这些定位服务,恰恰为一些O2O(Online To Offline,即线上到线下)的不法分子开辟了绿色通道。苹果手机在iOS7系统中,加入了“常去地点”功能,可以在地图上显示用户曾到过的所有位置。该数据如果被他人知道,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因此,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关闭这些功能为好!用户可以通过“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来关闭该功能。

⑦如果用户需要变卖自己的旧手机,那么最好对手机进行初始化和格式化,并用电影、音乐等塞满手机储存卡,这样就可以保证用户的隐私信息不外泄了。

⑧可能有人觉得,要记住那些林林总总的设置、操作实在太麻烦了,如果能安装个手机安全类的APP,就什么都不必费心了,何乐不为呢!话虽没错,但是使用的时候,还是需要用户多长个心眼儿,因为APP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欧洲著名的安全软件——熊猫卫士(Panda Security)就在某次更新中,因为一个文件签名的小小错误,把自己的核心文件标记成了恶意程序并进行了隔离,于是整个软件都不好了。不管怎么说,小心使得万年船嘛!

( 1 )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获得设备的最高使用权限后,就可以任意安装未经认证的第三方程序,自主启用或禁用任一进程以及硬件,甚至有权修改系统的参数和文件。最严重的后果是用户的隐私将不保。
B: 已被不法分子锁定的“风水宝地”——二维码,它既可以是文本信息,也可以是网络链接。用户扫描二维码打开的很有可能是钓鱼网站或者木马程序。
C: 用户使用的手机不论ROOT或越狱与否,所有提示不假思索都“允许”,将会使用户的通讯录信息、账户信息等个人隐私在不知不觉中泄露出去。
D: 苹果手机iOS7系统中,“常去地点”这一功能可以在地图上显示用户曾到过的所有位置。该数据对普通用户毫无意义,但一旦被警察或不法分子获取,后果将不堪设想。
( 2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告诉所有手机用户,只要安装一个手机安全类的APP,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智能手机了。
B: 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使用二维码是有风险的,所以只要是二维码,绝不要扫描。
C: 选文④-⑧段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了使用智能手机时的几个注意事项。
D: 选文第②段划线的词语“目前”可以删去,第⑤、⑥段中的“可能”、“一些”是不能删去的,删去后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这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3 )结合原文分析,相比较而言,以下哪种做法被智能手机“出卖”的风险较大?( )
A: 用户一般不要轻易把手机ROOT或越狱,要养成平时关闭“常去地点"等有安全隐患功能的习惯。
B: —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提示,特別是短信、微信、QQ等里面出现的不明链接更是不要轻易打开。
C: 为了避免微信在使用“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所带来的危险,手机用户尽量少使用这些功能。
D: 旧手机变卖时,一定要对手机进行初始化和格式化,并用电影或音乐等塞满手机内储存卡。如手机有外置储存卡必须取出,不卖给回收商。
四、写作(分值:60分)
(2)请以“你是我心中的那束光”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抒发真情实感,忌套作,忌抄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