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B: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D: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潜心惯注 心会神凝 一反既往 家喻户晓
B: 慷慨淋漓 锲而不舍 历尽心血 刮目相待
C: 搏学多识 一拍既合 锋芒毕露 可歌可泣
D: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杂乱无章 不以为然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
B: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四世同堂》《龙须沟》。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原题是《旧事重提》。
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C: 如果再不有效进行治沙护理工作,这里的绿洲也将会变成不毛之地
D: 迎面走来了一群俏姑娘和帅小伙,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人十分阳光的感觉。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我先后两次光临那大酒店,都是自助餐。(句中“光临”这一敬词使用不正确。)
C: 培养、应该、了解、凄清。(这四个都是动词。)
D: 在处理每件事时,不管是工作、学习,我们都应多一些果断和当机立断,而少一些甚至是没有武断和优柔寡断!(句中的“优柔寡断”是贬义词。)
6、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倪焕之》《稻草人》等。
B: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 “诗家之圣,仁者心。”这副对联纪念的有可能是唐代诗人杜甫
D: 文言文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孤”是古代一般臣子的自称。
7、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细(xiān) 寒(jīn) 枝(qiú) 信手来(niān)
B: 空(lòu) 日(lì) 异(chà ) 玲珑透(tì)
C: 永(juàn) 忸(ní) 恐(hè) 虚与蛇(wēi)
D: 难(jié) 聚(cuán) 跷(xī) 言简意(gāi)
8、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必须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句中的划线词都是形容词。
D: “不但……还……”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9、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翻译: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B: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都可以相互听到。
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翻译: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
D: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翻译: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10、

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成分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每每这时,(A)窗外的风,都会把阳光,搅拌成(B)五彩的微笑。宛若吃粽子时,母亲总会(C)给我们加点糖,这是生活必备的佐料。一如我们脸上,(D)甜甜的阳光。

A: A
B: B
C: C
D: D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王昌龄的《送魏二》 一诗,完成题目。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 1 )诗中运用虚写手法的诗句:________ ,________ 。

( 2 )说说第二句中“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 3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雹神

蒲松龄

王公筠仓莅任楚中,拟登龙虎山谒天师。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人为通。公见之,貌修伟,怀中天师刺,曰:“闻驺从将临,先遣负弩。”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天师治具相款。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少间向天师细语,天师谓公曰:“此先生同乡,不之识耶?”公问之。曰:“此即世所传雹神李左车也。”公愕然改容。天师曰:“适言奉旨雨雹,故告辞耳。”公问:“何处?”曰:“章丘。”公接壤关切,离席乞免。天师曰:“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公哀不已。天师垂思良久,乃而嘱曰:“其多降山谷,勿伤禾稼可也。”又嘱:“贵客在座,文勿武。”神出至庭中,忽足下生烟,氤氲匝地。俄延逾刻,极力腾起,才高于庭树;又起,高于楼阁。霹雳一声,向北飞去,屋宇震动,筵器摆簸。公骇曰“去乃作雷霆耶!”天师曰:“适戒之,所以迟迟,不然平地一声,便逝去矣。”公别归,志其月日,遣人问章丘。是日果大雨雹,沟渠皆满,而田中仅数枚焉。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王公筠苍:王孟震,字筠苍 ,山东淄川人。明代万历年间进士。②刺:名帖。③驺从:古时达官贵人出行时护卫在前后的骑卒。④负弩:充当先导。

(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怀中天师刺________②公接壤关切________

而嘱曰________④文勿武________

( 2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

②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

( 4 )王筠仓这个人物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涵养学徒心态

①“不给我安排重要工作,只是让我打杂,想辞职了”“我在基层天天做琐事,所学专业用不上啊”……不少新入职的年轻人常抱怨,自己不受重视,做着“没技术含量”“没营养”的活儿,感觉空有一身本事无处施展。

②走出校园初入职场,不少年轻人满怀期待,想在新的平台和环境里大显身手、证明自己,这本是人之常情。但这种期待很可能要暂时落空,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很多时候是一厢情愿,眼高手低是常见的通病,这大概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这种落差本该用脚踏实地去消弭,但不少人一旦理想与现实脱节,就心理失衡,或抱怨上司“不识才”“埋没人才”;或开始自我怀疑,失去信心……其实,这些都不是该有的态度和做法。

③年轻人初进职场,首要的是戒骄戒躁,多涵养“学徒心态”。

④人类社会发展中,“学徒”是一个常见的群体,尤其在手工业发达的传统社会。在代际传递中,技术和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有句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么最成功的修行者,应该是沉下心来学习,甘于从小事、琐事做起,常向师傅虚心求教,心无旁骛地钻研技艺,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怕的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小事、琐事不愿干,大事、难事干不好。这种学徒,师傅一般会说:“心性不好,难成大器。”

⑤现代社会,这种技艺传承的师徒少见了,但“学徒心态”却并不过时。涵养“学徒心态”,就是年轻人修炼功夫、磨砺心性的过程。对于一个初入职场者,不妨主动将过去的荣誉和光环“清零”,重新自我定位,适应新的环境,甘愿做一名谦逊、低调的学徒。“松柏之质,经霜弥茂。”经受一件件小事的磨砺,就有了成大事的基础;只有多在基层一线“墩墩苗”,才能不断夯实根基,蓄力远航。

⑥作家柳青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潘从明曾分享过他刚参加工作时的经历。1996年,他进入金川公司从事贵重金属生产工作。琐事多、困难多,他没有打退堂鼓。“生产的每一个细节我都不放过,每一个关键点我都记在笔记本上,工作闲暇时我还经常向师傅和技术人员请教。”潘从明当好学徒,干好一件件小事,解决一个个难点,最终积小胜为大胜,推动了相关贵金属提炼工艺的改进和技术升级。

⑦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年轻人想要在一个领城有所建树、干出成绩,就得多涵养“学徒心态”,下一番“绣花功夫”,落小落实练就高强本领;同时,在不断传承的基础上探索创新,超越“师傅”、超越自我,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的?
( 2 )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四段论述的是学徒常见的传统社会,学徒心态很重要。
B: 第五段论述的在少见学徒的现代社会,学徒心态并不过时。
C: 第五段“清零”准确形象的表现了职场老手也要重新定位,有谦逊低调的学徒心态。
D: 第七段 “绣花功夫”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在“小”、“实”上下功夫。
( 4 )阅读分析下面的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谈谈年轻人如何获取成长的力量。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他们深夜开会,整理会议记录时,其中涉及流程图的部分,需要用到一个叫Visio的软件。他问旁边的年轻同事,会用Visio吗?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说:“我可以学。”王兴感慨:这四个简单的字里,有无穷的力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不知道自己有多穷

徐怀谦

从报上读到一则《我们到底有多穷》的故事,讲一个富翁带自己的儿子去乡村旅行,本意是想让儿子看看农场的人有多穷而他们有多富。可是当他们离开的时候,儿子却说:“我看到他们养了四条狗,而我们只养了一条;我们家有喷泉,他们家旁边却有一条没有尽头的小溪;我们家花园里的灯贵得要死,但还是没有他们家房顶上的星星好看;我们家的花园很大,但是他们家的后院大得能看到地平线——父亲,原来我们这么穷。”

我们得承认,这个富翁的儿子是很有智慧的。他能从常人以为富裕的生活中发现贫穷而从常人以为贫穷的生活中看到富足。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穷富是相对的,正如幸福感是相对的一样。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富翁的儿子只说出了一半的真理。他只是来农场做短期旅行。如果要他在农场和城市之间选择长期居住地的话,他最终选择的可能还是城市。因为即使城市再穷,城市仍具有购物方便、交通便利、文化生活丰富、医疗设施齐全等诸多有利条件,这正是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大城市的原因所在。

我当然不是要比较城乡的贫富差别,而是想提醒国人“我们到底有多穷”这句话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有的人可能会不屑地说:你这个论题本身就错了,现在需要争论的是“我们到底有多富”。是呀,媒体上已经报道了中国的亿万富翁有多少,百万富翁有多少。最近的例子是有一名深圳的生意人报名参加明年的太空亚轨道飞行,光报名费就达百万元。不管是通过合法的、非法的还是违法的途径,中国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第一,中国到目前为止,仍有数量庞大的贫困人口。穷到什么程度?电视上说过一个小例子。有位城里的学生写信要“手拉手”的小伙伴给自己寄一张彩照过来。等啊等,好多天过去了,他终于等来了小伙伴的来信,不过里面装的是一张黑白照片。这位家住山沟的小伙伴在信中说,为了照这张照片,他要翻山越岭,走几十里的山路到县城去拍照。第二,在物质文明大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精神文明没有得到同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赤贫儿。他们居华厦,食有鱼,出有车,可以花上千元看一场明星演唱会,却不肯为希望工程捐一分钱;他们可以为冬日都市里的一只流浪狗奔走相告,买狗粮,送狗衣,争献爱心,却不肯为身边的一个流浪汉送去哪怕一件单衣;他们可以在赌场里、在酒桌上挥金如土、通宵达旦,却不肯拿出哪怕几分钟读一本益智的书……在很多人身上,真的是“穷得只剩下钱了”。

在我看来,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高低,物质的富裕与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看精神上是否富有。“我们到底有多穷”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我们不仅要正视中国还有多少绝对贫困人口,而且要看到在少数富豪身上,在已经过上小康生活的那些人身上,为什么存在那么严重的信仰危机、道德危机(包括诚信危机)。前一种穷不可怕,我们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消灭之;后一种穷的可怕在于,打个比方,由绿洲变成沙漠容易,而由沙漠变回绿洲则难乎其难。美国牧师比彻说过这样的话:“不要以为生活是荷包满满,就会称心如意。人的幸福主要取决于其性格……如果品位高雅,情感真挚,心境磊落,对有需要的人提供慈爱,并且慷慨济助;如果以热心公益之手从事于美化社会的事业,促使社会更加高尚,那么富人才是快乐的。”

请人们学一学那个富翁的儿子吧,面对着小溪、星星和地平线,由衷地说一声:“哦,原来我们这么穷!”

( 1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 )
A: 《我们到底有多穷》这一故事告诉了我们,穷富和幸福感都是相对的,进而引出文章论题。
B: 城里的学生要“手拉手”的小伙伴寄彩照的例子表明我国目前部分地区贫穷的程度比较高。
C: 深圳生意人报名参加太空亚轨道飞行的例子,讽刺了部分富人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赤贫儿”。
D: 美国牧师比彻的话说明在物质富裕的同时,能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这样的富人才是快乐的。
( 2 )徐怀谦先生认为,当今社会那些只知道累积财富,却对精神文明建设视而不见的富翁们“穷得只剩下钱”,下列材料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无知和富有在一起,就更加身份大跌了。——德国 叔本华
B: 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更加悲哀。——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C: 多余的财富只能换取奢靡者的生活,而心灵的必需品是无需用钱购买的——美国 梭罗。
D: 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对财富的追求,越追求,欲望就越强烈 ——德国 斯特恩
( 3 )“我们到底有多穷”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要说我们的日子只有阳光和鲜花,要知道有多少阳光鲜花也就有多少风雨和眼泪;不要说眼泪是软弱的代名词,眼泪流过,我们也就变得坚强;不要说眼泪只是一弯悲伤和痛苦的流淌,它还是一池喜悦和幸福的洋溢……有人说眼泪是一个人心灵品格的珍珠,也是生活中真善美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音符;有人说眼泪是与人交流时无声的“话语”,也是自我反刍时有声的“独白”;有人说眼泪是情感汇集的港湾,也是扬帆起航的誓言……那么,让我们的眼泪尽情地抛洒流淌吧……

要求:①以“ 的眼泪”为题。②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