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德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文学家托尔斯泰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B: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和《神秘岛》。 C: “岳阳楼记”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D: 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
2、 | 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方法。梁启超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抄录或笔记,这种______________的办法笨是笨极了,真正做学问的人却总也高不了;陈寅恪读书,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眉上,这种___________的方法使他成为“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适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_________ 的读书方法同时适用于科学与人文学科;朱自清则主张______________,特别推崇姚鼐的“放声疾读,久之自悟”。 A: 博览 质疑 诵读 精读B: 精读 博览 质疑 诵读 C: 诵读 精读 博览 质疑 D: 质疑 诵读 精读 博览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恻隐(cè) 蓬蒿(hāo) 寒噤(jìng) 忧心忡忡(chōng) B: 谀词(yú) 默契(qiè) 干瘪(biĕ) 恪尽职守(kè) C: 虔信(qián) 纤绳(qiàn) 狡黠(xiá) 吹毛求疵(cī) D: 诓骗(kuāng) 恣睢(shuī) 缟素(gǎo) 味同嚼蜡(jiáo) |
4、 |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 ,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②各种机遇从我们眼前滑过 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 A: ④①③②B: ①③②④ C: ④②①③ D: ①③④②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紧张的复习迎考阶段,班主任提出了考前复习迎考。B: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道理不言而喻就明白。 C: 男教师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D: 几个学校的班主任带领同学参加理化实验操作考试。 |
6、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女大学生们生活的作品是( ) A: 《莎菲女士的日记》 B: 《海滨故人》 C: 《丽石的日记》 D: 《沦落》 |
7、 |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掩盖 控制 因势利导 C: 掩饰 控制 因地制宜 D: 掩饰 制约 因势利导 |
8、 |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掣友。 B: 他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找宝藏。 C: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燃起一枝烟来。 D: 石板上青幽幽的,宽畅荫凉。 |
9、 |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变脸”、“热爱生命”、“敬畏自然”都是动宾短语。B: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一个单句。 C: “他们用平实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个句子中的“用平实的语言”是定语。 D: “尊重人才,才能更好地集纳人才,推动发展。”是一个条件复句。 |
10、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迁徒 两栖 褶皱 海枯石滥 B: 悬殊 农谚 刨刮 黄发垂髫 C: 烘烤 山麓 煤碳 鸟语花香 D: 次弟 簌簌 孕育 草长莺飞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1 )“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通过写实,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2 )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 3 )全诗两次写到“巴山夜雨”,在用词上是否重复?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①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 ②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 ③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 ④诎右臂支船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人工智能对“人”的挑战
孙伟平
①人工智能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发展前途远大的高新科学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远未成熟、后果难以预料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不仅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正改变着人本身,改变着“人”的认知。
②在过去40亿年中,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是按照优胜劣汰的有机化学规律演化的,演化的过程既缓慢又艰辛。然而,作为无机生命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正在改变传统的生命演化规律,并且传统的生命演化节奏也受到影响。随着生物技术、智能技术的综合发展,人的自然身体正在被“改造”,同时,人所独有的情感、创造力等杜会性正在为智能机器获得。
③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研制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智能机器人在外形上可以不像人,但也可能“比人更像人”。一些乐观的专家大胆预测,到2050年,人形智能机器人将变得和“真人”一样,令人难分彼此,“凡是人所具有的,人形智能机器人都具有。”智能机器人究竟是否是“人”,必将,甚至已经成为一个争辩不断的时髦话题。2017年10月25日,沙特阿拉伯第一个“吃螃蟹”,授予香港汉森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女性机器人索菲娅(Sophia)以公民身份,就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并引发了人们深刻的反思。
④人工智能对“人”提出了挑战,当人的自然身体与智能机器“共生”,那时,我们将要思考新兴的“共生体”究竟是“人”,还是“机器”?如果政策、法律和道德规范允许,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定制一个或多个外形和内在类似的“自己”,令自己永远“活”在世界上。
⑤正在研制的智能机器人不仅模糊了“人”本身,更是对人的本质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会思维”曾经被认为是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骄做。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机器也会思维”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广泛的共识。例如,2016年以来,阿尔法的围棋机器从(Alpha Go)采用大数据的自我博弈训练方法,相继击败了李世石、柯洁等围棋世界冠军,展现了它在“变化无穷”的围棋领域优于人类的大局观、控制力和创造力;最新的阿尔法狗围棋机器人(A1pha Go Zero)更是完全不借助人类的棋谱,“抛弃人类的经验”,从随机走子开始自我对弈学习,仅仅40天就“自我训练”成为了世界最强;这既给围棋界和社会各界带来了颠覆性的感官刺激,也令我们见识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威力,令智能系统具有控制力、创造性等变得不再那么有争议。实质上,当智能机器不仅在存储、运算、信息传输等方面远超人脑,而且在控制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情感的丰富度等方面也超过人类时,就对人的思维本质构成了实质性的挑战。
⑥如果以上的描述和分析成立,智能机器人将在一定意义上是“人”,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的本质”,那么,就难免导致以下一系列“顺理成章”的问题,如智能机器人是否享有自由、人权等基本权利,就如猫、狗之类宠物尚且享有一定的动物权利,人形智能机器人与它们相比“更加高级”,它们是否更应该受到尊重,拥有更多的权利,包括避免被人类过度使用,或者置于可能导致软硬件受损的恶劣环境之中;是否具有与自然人同等的人格和尊严,包括不能被视为人们的“仆人”,不能够侮辱和虐待……这类问题还有很多,并且新的问题肯定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⑦观照现实,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大潮汹涌澎湃,智能机器人可以比较廉价地生产,且仍然在不断地开发、完善和升级;智能机器人已经广泛进入人们的学习、生产、生活、休闲、娱乐过程,成为人们学习的老师、工作的伙伴、生活的助手、游戏的玩伴,甚至像家庭成员一样的机器人伴侣、孩子……展望未来,智能技术正呈现加速度发展趋势,具有自主意识、创造能力、类人情感、社会交往属性的智能机器人已经渐露端倪,很有可能变得与自然人难以区分。这一切令“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光明日报》2018年01月29日,有删改)
( 1 )根据文章,解释第①段两个加点词“人”字的含义。第一个“人”:________
第二个“人”:________
( 2 )简析第③段中作者使用“索菲娅”例子的目的。心远地自偏
①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声、家禽的啼叫声,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们……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堆蔬菜前,在一片喧闹中,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顾客。
②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结实的肩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气息。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陶渊明集》?你一位菜农,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
③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出几分嘲笑,给他贴上“虚伪”的标签。
④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
⑤那天,我散步经过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又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
⑥我很好奇,只见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我走上前,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只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几行大字,个个遒劲有力,恢宏大气。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呀!原来他读书不是在扮酷呀!原来我完全想错了呀!
⑦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
⑧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场一如往日地喧闹,他也一如往日,自顾自地默读着。旁边的摊主有玩手机的,有拉家常的,有东张西望的……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难得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他一脸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
⑨他执意要回赠我些什么,邀我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读书写字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作品,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和获奖证书。屋外,车水马龙;屋内,墨香四溢。只见他铺纸研墨,屏气凝神,提笔蘸墨,在洁白的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写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憨笑着说:“送给你!”
⑩我恍然,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古典诗文和笔墨纸砚滋养了他的性情,给了他“心远地自偏”的定力。
( 1 )本文记叙了年轻菜农的三件事,请简要概括。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2 )简要分析第①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爸爸,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等红灯倒计时结束变绿灯之后再走呢?”
“可能因为他们有急事吧?”
“那我们也着急上学啊?为什么要等倒计时结束变成绿灯才走呢?”
“那我问你,交通规则是不是规定红灯停绿灯行呢?”
“是啊。”
“坚持对的事情,不受错误的引诱这叫作自尊。”……
请结合材料,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