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黯然(àn) 酒盅(zhōnɡ) 呜咽(yàn)B: 停泊(bó) 惺忪(xīnɡ) 打鼾(hān) C: 糍粑(zī) 竹篙(ɡāo) 回溯(sù) D: 诅咒(zǔ) 阴霾(mái) 揩泪(kǎi) |
2、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 ,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 ③②④⑤①B: ③①②⑤④ C: ④①③②⑤ D: ④③②⑤① |
3、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校的教学改革近年来在保持外语特色的前提下,学科竞赛成绩取得进步,物理竞赛率先取得突破,数学、生物、计算机竞赛捷报频传,不少同学通过竞赛获得保送北大清华的资格。 B: “上海合作组织”的倡议得到各成员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C: 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D: 随着“萨德”的部署,中韩关系明显转冷。中方通过限制韩剧播放、进行消防部署等对韩国在华企业施加压力,韩国政府对此表示了担忧。 |
4、 | 下列选项中字形和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差使(cāi) 俯瞰 佝偻(lǒu) 踌躇(chú) B: 飓风(jù) 狼籍 濒临(pín) 惬意(qiè) C: 刽子手(guì) 蹒跚 荫庇(yìn) 虬须(qiú) D: 鸡枞(cóng) 遏制 倒坍(tān) 紊乱(wěn) |
5、 |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何以战”中的“以”用法相同的是( ) A: 徒以有先生也 B: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 以君为长者 D: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6、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肖像(xiào) 腈纶(jīng) 拙劣(zhuó) 义愤填膺(yīnɡ) B: 伫立(zhù) 露面(lù) 瑰丽(ɡuī) 引颈受戮(jǐnɡ) C: 繁衍(yǎn) 吞噬(shì) 龟裂(jūn) 韬光养晦(huì) D: 濒临(bīn) 蜷曲(quán) 道行(heng) 叱咤风云(chà) |
7、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书豪在NBA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修改:删除“正在”B: 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修改: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 C: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修改:把“成为”改为“是” D: 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苗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修改:删除“通过” |
8、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把士子们热衷功名、乡人们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刻画得淋漓尽致。B: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开篇提出对方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然后对它进行驳斥,并提出自己的论点: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 C: 《谈读书》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他还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D: 《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创作的,描写了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最终顽强活下来的故事。 |
9、 |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读音相同的是( ) A: 折损 折本B: 亘古 更加 C: 惩罚 乘法 D: 真挚 炽热 |
10、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出自杜甫的诗( ) A: 《春望》 B: 《登高》 C: 《石壕吏》 D: 《秋兴》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请从“闻笛赋”、“烂柯人”中任选一个,说说其中包含的典故。25字以内。(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请简要描述和概括。40字以内。 |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各题。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 ②尊君在不 ________ ③下车引之________ ④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害怕回乡
①回乡不是回家。
②回家是亲切的。记得母亲在世时,回家是那样温馨,是那样顺理成章。一踏上故土远远望见屋顶上的炊烟,望见炊烟下的竹篱后,有慈母倚门而望。
③未进门,早有乡邻,用真诚而纯朴的目光迎候你:“哇,回家来看母亲了。”
④匆匆推开柴门,扑进母亲怀里,一卸世路风尘的艰辛。
⑤母亲去世后,家就变得缥缈了。但那是我的根,那里有陶冶过我的乡情乡音。在那里,我懂得蒲公英是怎么飞的,蚱蜢是怎么跳的,画眉鸟是怎么唱的,它们都在呼唤我回归。
⑥回归是必然的,只是先人已渺,旧居不存,算不了回家,就算回乡吧。但回乡的路是艰难的。
⑦当我踏上那弯曲的乡路时,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个村。乡邻依旧友好,迎候你的目光,也依旧真挚。但话语里有了陌生:“啊,回来看看?”
⑧是的,回来看看,看什么呢?流水依旧白,青山依旧青。但自己的目光已不知往哪看,脚步不知往哪儿挪了。
⑨“到乡翻似烂柯人”,一颗系念故乡的心,顿时被悬起来了。因为随着母亲的去世,没有了依恋的那扇柴门,也没有了那一缕炊烟。
⑩于是无可挽回地坠入了从前,黯然地走进童年的记忆,很悲壮地站到昨日已远、来日无多的路口,踟蹰复踟蹰。在乡邻目光的探询下,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⑪故乡,是生命的根,在抚摩生命之树的根须时,如果没有结出丰厚的果实来回报,那么你可曾以自己树冠的绿荫,给故乡送来一丝一缕的清凉?你会想到自己没有做官,不是荣归故里,你不很富有,不是衣锦还乡。你也不是明星,不为故乡增色。也许,这并不重要,故乡无意苛求于你。只是你对脚下的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可曾作过应有的付出?
⑫想到此,你会明白前人为什么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感喟了。
⑬你会感喟自己是一只小鸟,在山外的天空里飞了一圈;感喟自己是一条鱼,在人生的江河里漫游了一圈,如今日暮乡关,想到故乡厚实的土地,能歇你坎坷乡愁的奔波,能抚慰你疲惫至极的心灵。于是你回乡,因为你是从这里赤条条地来到世上,也是从这里背起行囊,携着故乡的期待,开始世路风尘的跋涉。而今倦游知还,鸟归林,鱼归渊,回到了生命的源头,你不得不回望一下自己的漫漫长途,也不得不反躬自问:你留在山外世界的行踪足迹是否歪斜?你是否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你坐食的一饭一粥,是否取之有理有节?而对依旧贫瘠的土地,你是否无愧于心,无愧于乡呢?
⑭所以回乡,不止是回到往昔,回到记忆,而是回到生活的始发站,去审读自己的生命行程。
⑮回家,也许你会生出丝丝愧疚,但会因亲情的抚慰而释然。
⑯回乡,面对养育你的土地,你想到故乡的厚恩,未有寸功回报,你会怵然而惊。
⑰所以,我害怕回乡。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读书”的主题阅读
有多少人知道,刚刚过去的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
有多少人记得,自己读上一本书是在什么时候?是什么书名?
有多少人做到,闲暇时能静下心,找本好书看看?
调查表明,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4.5本,而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可见,目前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材料一】自1994年以来,文化部已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下表为统计结果:
参评时间 (年) | 参评馆数量 (个) | 上等级馆 数量(个) | 占参评馆 比例 | 一级馆 数量(个) | 占参评馆 比例 |
1994 | 2189 | 1144 | 52.3% | 68 | 3.1% |
1998 | 2323 | 1551 | 66.8% | 215 | 9.3% |
2004 | 2038 | 1440 | 70.7% | 344 | 16.9% |
2009 | 2219 | 1784 | 80.4% | 480 | 21.6% |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走进书店少儿图书区域,常常可以看见少年儿童正津津有味阅读的情景。可是一些书封面和不少插图赫然印着骷髅头、凶杀的画面,翻开书,可见不少“花前月下”的细节。家长抱怨:“现在的作者、出版商也太不负责任了,有些书虽然打着少儿图书的旗号,里面的内容却完全是‘少儿不宜’.我们都希望孩子多读书,却不知道该给他们看什么书,更担心他们看些有损身心健康的书。真希望书店能把好关,多进些好书。”这些话道出了不少家长的心声。
(引自互联网)
【材料三】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先生提议开展全民阅读志愿者队伍建设活动。他认为:“阅读虽然是个人的事情,可正因为冠以‘全民’,便涉及千人万众,注定要成为一项个人自愿参与、社会各方协同开展的群众性公益活动。”他有一个构想,希望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牵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全民阅读志愿者队伍建设,在全国各地组建全民阅读志愿者队伍,主要吸纳在校大学生以及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的青年员工参加。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劝读并非易事,要做好这件事,需要组织者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今年春节期间,义乌各“农家书屋”全天开放,为农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城乡群众也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室等阵地,自发开展文化节庆活动,浓浓的文化味映衬出张张幸福的笑脸。
阳春三月,四川省南充市涪江路小学举行首届书籍人物装扮日暨“书香中起飞,阳光下成长”读书节开幕式。学生们把自己装扮成书籍中的人物形象,真正享受“悦”读的快乐。
4月2日,北京5名小学生的收触摸水晶启动球,启动了“2013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系列阅读推广活动。系列活动以“科普阅读﹣﹣开启智慧人生”为主题,通过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科普阅读,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摘自《义乌商报》《光明日报》)
( 1 )阅读【材料一】,写出图表的主要信息。( 2 )分析【材料二】,请你分条写出造成低劣少儿读物进入市场的原因。( 3 )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则材料的内容。( 4 )文中提到“目前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请结合以上材料,就“如何改变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提出你的建议。(至少三点)“生活中,若没有把握,就请别轻易承诺;若允下诺言,就请守信践行。”
“诺,心口合一,对自己真实,才不会欺骗别人。”
“是的,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我本守诺,故人不负我。”
这是某校网帖上的一段对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造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