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福安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古代应用公文类(含奏议、赠序、铭文、祭文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本文有详有略,详写看社戏的全过程,略写乡间生活和社戏后的余波。
B: “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这句话选自《观舞记》,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两姐妹舞姿的柔美。
C: 《口技》选自清代张潮编写的笔记体小说《虞初新志》,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
D: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篇神话。特点是:大胆的想象,艺术的夸张。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范进参加了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中的人称为“举人”。
C: 雨果,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但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是他写的一篇回忆父亲的小说。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风骚 旁逸斜出 端详 待价而估
B: 休憩 黯然失色 瞻仰 高谈阔论
C: 威仪 龙盘虎据 珍馐 万恶不赦
D: 妥协 试目以待 慰籍 牵强附会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朱自清——代表作——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 《秋天的怀念》——莫怀戚——代表作——散文《我与地坛》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C: 《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龙须沟》。
D: 《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
5、下面对《望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首二句远望泰山。大笔勾勒泰山横亘绵延之势,亦显惊叹仰慕之情。
B: 三,四句近看泰山。细笔描写泰山神奇秀丽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 五,六句细赏泰山。工笔描摹山中云气升腾,林中群鸟还巢的美景。
D: 末两句登山感怀。诗人登临绝顶俯视群山,顿生壮志凌云之慨叹。
6、选出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C: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D: 《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 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B: 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C: 神州九号像一支离弦的箭,气冲斗牛 , 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D: 在苏东坡975岁寿辰那天,三苏寺内古乐声声,祭祀人员在两名礼生的带领下,为民请命 , 完成了祭祀仪式。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昆虫记》法布尔采用解剖法,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昆虫世界。
B: 《红星照耀中国》 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C: 《海底两万里》中,面对迫在眉睫的危险,尼德·兰也不愿放弃他的食物,他快速收好东西,一边拿野猪,一边拿袋鼠。
D: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因嫌弃祥子是个臭拉车的,并且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
9、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温文而雅 前呼后拥 未雨稠缪
B: 无边无垠 患难与共 不可名状
C: 无可挑剔 战战兢兢 光彩熠熠
D: 地大物博 舍身求法 死心塌地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 ”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 “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②,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③,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②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③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两首诗词都在说“愁”,但“愁”的内涵各不相同。请加以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舜于畎亩之中 发:起,指被任用
B: 生于忧患,死于乐 安:安逸
C: 人恒 , 然后能改 过:过去
D: 必先其心志 苦:使……痛苦。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益其所不能
B: 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C: 人过,然后能改
D: 入则无法家
( 3 )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文只有此句是用来论证“死于安乐”的。
B: 此句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C: 此句是针对国君治国而言,告诫国君要居安思危,否则死于安乐。
D: 此句是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方面,从正面论证了受磨炼的益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慢点儿走

奠柏良

①黑里来黑里去,这用来形容老忠的工作,再准确不过了。

②门外映照的灯光太暗,老忠腿一蹬,人和车一下子就消失在黑夜中,剩下几声车轮颠簸的声音。“你慢点儿走!”看着老忠远去,她总会在心里默默地念上一句。每天如此,从不间断,像是虔诚的祷告。

③天暗下去了,而远处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地亮起来了。老伴儿静静地坐在床上,透过那扇锈迹斑斑的铁窗,盯着路灯下看。“哐啷哐啷……”远处传来了车轮颠簸的声音,不一会儿,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这时老伴儿オ会安下心来,继续忙活手里的针线,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④老忠每天下班都顺带着一袋子蔬菜回来,蔬菜卖相不好,但也看得出是挑选过的。老两ロ一块煮个面,又是一顿。晩饭过后,老忠洗好碗筷,将屋里整理一遍,又出去埋头在那辆环卫车里。

⑤老伴儿继续在床上缝缝补补,絮絮叨叨:“哎哟,你见那辆破车的时间比我还多。”老忠应和着:“趁现在还有点时间,收拾收拾这些瓶瓶罐罐……”原来不知不觉的,这间小小的铁皮屋周边,堆积的废品,已经和人一般高了。“也不知道你是去扫大街还是去拾破烂,拾破烂的都没你捡得多!”老伴儿故意提了提气。“得了得了,有空我就拉去卖掉,这不是没空儿嘛。”他们有一白没一句地说。

⑥黑夜中,出去归来,日复ー日。老伴儿没什么盼头,就希望老忠每天跑着出去,也能跑着回来。出门在外,有什么重得过平安两个字?这年头,路上的汽车越来多,车速和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一样,越来越快。更何况现在快过年了,路上的车子都急着回家,隔三岔五就传来环卫工出事故的消息,老伴儿怎么能不担心。

⑦这天早上,老忠还是和平时一样,天没亮就起床了。咬了一口白饼,灌上一瓶热水,穿上已经褪色的工作服,临出门时,老忠回过头来轻轻说了一向:“我今天要到高速上面去工作,春运堵车,不能有垃圾。”

老伴儿的心ー咯噔,像是被针扎了ー样,赶紧从床上挣扎起来,往窗外看。“你慢点儿走!”这一次她没忍住,将这句埋藏在心里的祷告,声嘶力竭地吼了出来。

⑨“等我回来吃饭!"黑夜中传来了一声回响,很遥远但很清晰。老伴儿哭了,原来这句话,他一直听得见。

⑩这一整天老伴儿都忐忑不安,一边担心,又一边安慰自己:“没事的,慢点儿走,慢点儿走就好了。”她呆呆地望着窗外,盯着那盏摇摇欲坠的街灯,第一次盼望着黑夜快点儿降临。

⑪街灯终于亮了,散发出昏黄的光。可是老忠的身影却迟迟没有出现。老伴儿慌了,要知道,这些年来,老忠都是这个点儿回家的,从没有耽误过。老伴儿一急,就想起身出去,但是她忘了她已经走不了了。这一切不好的预感,让她回想起了那一次事故……

⑫那时她还是一名环卫工,那天接到要到高速上去清理花槽里垃圾的任务,一干就是一个下午,临近黄昏的时候一辆轿车突然失控撞向了花槽,她便成了受害者。命是捡回来了,可是却瘫了。沥青路上那种透心刺骨的寒,她永远也忘不了。从那以后,老忠接替了她的工作。老伴觉得危险,也劝他干点别的。可用老忠的话说就是,这垃圾也不能没人收拾啊。

⑬屋子里一片死寂,老伴儿知道这么胡思乱想下去也不是办法,她拧开床头的收音机,好让自己有个声音陪伴。夜慢慢地向屋里笼罩,收音机沙沙的声音回绕在昏暗的每一个角落里。老伴儿瘫坐在床上,一动不动,任泪水在褶皱的脸上慢慢风干。

⑭“哐嘟哐啷……”一阵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老伴儿抹了抹眼睛,往窗外一看,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

⑮老忠推开门,老伴儿像没事一样,忙活手里的针线。

⑯“怎么现在オ回来?”老伴儿淡淡地说出一句。

⑰“还不是你让我慢点儿走。”老忠摆出一脸嫌弃的样子,转身准备晚饭去了。

( 1 ) 请赏析第⑧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 2 ) 小说第⑫自然段插叙“老伴儿出车祸”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 3 ) 请结合全文概括老忠的形象特征。
( 4 )小说结尾两段老伴儿与老忠的表现看似不合常理,实则在情理之中。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绝盗

冯骥才

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二十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结婚转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做事上班。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事过三天,小两口去上班不久,忽然打东边飞也似来了一辆拉货的平板三轮。蹬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年蹬车的车夫。车板上蹲着两个小子,全是十七八岁,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绳。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

老头子把车直蹬到那新婚小两口的门前,猛一刹车,车上两小子蹦下来,奔到门前一看,扭头对那老头子说:“爹,人不在家,门还锁着呢!”门板上确是挂着一把大洋锁。

老头子顿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车大骂起来:“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造他妈宫殿来了。小二、小三,给我把门砸开!”

应声,那两个小子抡起板斧,把门锁砸散。门儿大开,一屋子新房的物品全亮在眼前。老头子一看更怒,手指空屋子,又跳又叫,声大吓人:

“好呵,没心没肺的东西!从小疼你抱你喂你宠你,把你这白眼狼养活成人,如今你娘一身病,请大夫吃药没钱,你一个子儿不给,弄个小妖精藏到这儿享福来,你娘快死啦!你享福?我就叫你享福享福享福!小二、小三!站着干嘛!把屋里东西全给我弄回家去!要敢偏向你们大哥,我就砸折你俩的腿!”

那两个小子七手八脚,把屋里的箱子包袱、被褥衣服抱出来,往车上堆。

邻居们跑出来围观。听这老头子一通骂,才知道那新婚小两口的来历。这种连快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没人出来管。再说那老头子怒火正旺,人像过年放的火炮,一个劲儿往上蹿,谁拦他,他准和谁玩命!

东西搬得差不多,那俩小子说:“爹,大家伙抬不动,怎么办?”

老头子一声惊雷落地:“砸!”

跟手一通乱响,最后玻璃杯子打屋里也扔了出来,这才罢手。老头子依旧怒气难消,吼一句:“明儿见面再说!”便扬长而去。

门儿大敞开没人管,晾了一整天。邻居们远远站着,没人上前,可谁也没离开。等着那小两口回来有戏看。

下晌,新婚的小两口打西边有说有笑地回来。到家门口一看,懵了。过去问邻居,一直站在那里的邻居反而纷纷散开。有位大爷出来说话,显然他对这不尽孝心的年轻人不满,朝新郎说道:

“早上,你爹和你兄弟们来了,是他们干的。你回你爹妈那儿去看看吧!”

新郎一听,更懵。忽然禁不住大声叫道:“我哪还有爹呀!我三岁时爹就死了,我娘大前年也死了。只一个姐姐嫁到关外去,哪来的兄弟?”

“嘛?”大爷一惊。可早上的事真真切切,一时脑筋没转过来,还是说,“那明明是你爹呀!”

小两口赶紧去局子报案。但案子往下足足查了十年,也没找到他们那个“爹”。

天津卫的盗案千奇百怪,这一桩却数第一。偷盗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盗的损失财物不说,反当了“儿子”,而且还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若是忍不住跟人说了,招不来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多损,多辣,多绝——多邪!

( 1 )本文以“绝盗”为题目,根据全文简要分析“绝”在何处。

( 2 )小说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请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 3 )这篇小说多处设置伏笔,请列举其中两处,并分析其作用。

( 4 )文中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简要分析。

( 5 )有人说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删掉,你觉得呢?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时空广阔,心灵悠远,让我们相约知音,相约自然,相约人生……

请以“我与 相约”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空格处限从“老师”“月亮”“梦想”“真诚”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④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的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