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过来说, ,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A: 不善交际不是一种缺陷。 B: 善于交际多么令人羡慕。 C: 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 D: 交往能力不是很重要。 |
2、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告诫(jiè) 蠕动(rú) 如丝如缕(Iǚ) B: 棱角(léng) 霎时(shà) 接踵而至(zhǒng) C: 敦实(dūn) 巉峻(cān) 瞬息万变(shùn) D: 褶皱(zhě) 龟裂(jūn) 霓裳羽衣(ní) |
3、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骄 飘逸 冠冕 忧戚 B: 轻灵 沉醉 聘婷 漫游 C: 惊骇 濡养 垂钓 宽宥 D: 黎明 瞥见 腐烂 红装素裹 |
4、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 “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恍(huǎng)若 惊骇(hài) 飘逸(yì) 矫(jiǎo)揉造作 B: 恪(kè)守 娉(pīn)婷 摇曳(yè) 伤痕累累(léi) C: 宽宥(yǒu) 嘶(sī)哑 停滞(zhì) 孜孜(zī)不倦 D: 麾(huī)下 忧戚(qī) 诓(kuāng)骗 金戈(gé)铁马 |
6、 | 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 自以为/大有所益 D: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
7、 |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现在,科技治霾已经成为共识,希望科技可以治理雾霾,还我们一个蓝天。 ②与此同时,各个省市环保部门也在加快推进科技治霾的进程。 ③如果舍本而逐末,那么雾霾的治理效果将大打折扣。 ④雾霾是当今各大舆论场不可避免的热点,而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新手段为雾霾问题的解决带来一道曙光。 ⑤但环境污染的主体在人,根治雾霾在于约束人的行为,科技只能为治理雾霾提供依据和手段。 ⑥很久以来,科技部就已经开始探索科技治霾的路径。 A: ④⑥②①⑤③B: ④①⑥②⑤③ C: ①⑤③④⑥② D: ①⑥②⑤③④ |
8、 |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婀娜 瞋视 惋转 叹为观止 B: 粲然 惬意 幕然 参差不齐 C: 惆怅 褶皱 细腻 叱诧风云 D: 撺掇 桕树 束缚 戛然而止 |
9、 | 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当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在散文《春》一文所写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杨柳风”指的是春风。 B: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均是儒家经典著作,被称之为“四书”,其中的《论语》首创了语录体散文形式。 C: 《藤野先生》、《二十四孝图》、《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等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 素有“秋思之祖”之称的元曲作家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所写的“小桥流水人家”与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一样,都采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表达自己浓烈的思乡之情。 |
10、 | 下面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像《蚯蚓和狐狸》《鼹鼠》就嘲讽了吹牛皮说大话的人。B: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和宝象国等地的经历。 C: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D: 唐三藏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在流沙河又收服沙悟净.从此,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天取经。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时之反侧,间不容息。先之则太逸,后之则不逮。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①,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舒安以定,攻大?坚,莫能与之争。 ——《淮南子·原道训》 【注释】①雌节:外示柔弱而待时应变之道。 ( 1 )“则”作为连词,常见“然……则”并用的情况,根据以下例句试着总结其用法。例:①先之则太逸,后之则不逮。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③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 ④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故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 3 )从文中可知,哪些品质有助于攻坚克难? |
①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②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③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大熊猫产仔成了大喜事。1982年9月的一天,西班牙国王睡得正香,忽地电话铃声大作。国王知道,如果不是发生紧急大事,部下不会在半夜打扰他。一听电话,国王乐不可支,因为首都马德里动物园报告,那里的中国大熊猫“绍绍”刚刚分娩,生下双胞胎!国王兴高采烈地说:“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刚说完,又连忙补充一句:“一定要好好照料小宝贝!”翌日,来自西班牙的喜讯传遍了全世界。如今,中国的大熊猫专家们逐渐掌握了大熊猫生殖规律,已经有上百只仔熊猫在繁殖中心诞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扇子的学问
邓云乡
①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爱不释手的宝物。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
②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以及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
③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据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所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就已有用鸟头羽毛制成的扇子。唐以前宫闱中所用的扇子,皆由羽毛制成。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交战时,武侯就是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北京的老人或僧、道、尼等各教弟子,深知古人“避风如避箭”这一养生之道的奥秘,故而于盛夏皆喜用羽扇取凉。
④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古代宫中常用,又叫宫扇,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其作用主要是用以遮盖,手执一扇不但可以增添主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还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
⑤正因为团扇带有装饰性,所以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以便在上面点染绘画,增加装饰美。故而梁朝的大文学家江淹有“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之句。
⑥昔日北京豪门中的太太、小姐以及梨园界的坤伶多喜用团扇。北京崇文门外花市的绢花作坊,每年夏季必集中人力、物力大批制作团扇,以供市场需求。其所制团扇,分素扇、字扇、画扇三种。字扇与画扇,是将成批的普通素扇“过行”给画匠或写字匠,雇佣他们在扇面上书写唐诗、宋词,彩绘花鸟虫鱼。至于素扇,上面虽无字画,却都是工精料细的上等品,扇柄以象牙或沉香木为之,柄端系有小巧玲珑的翡翠或玛瑙雕成的“扇坠儿”,价格昂贵,专门卖予有钱人。
⑦北京人喜用的折叠扇,又称聚骨扇或紧头扇,本是外国的贡品。苏东坡记载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二指许。”由此可知折扇至少在北宋时已由朝鲜传入我国。明代张东海亦以为折扇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于中国。据说传入宫中时为太监所见,觉得此物展开即用,收拢易藏,非常方便,于是纷纷仿制,后逐渐传入民间。
⑧折叠扇的扇骨、扇面有非常考究的。韵古斋所售之扇骨,有紫檀、象牙、乌木、棕竹、湘妃竹、毛竹、梅鹿竹、广漆、菠萝漆、嵌金银丝、嵌螺钿等精雅的上品,并时而出售从宫中溢出民间的雕有正龙、侧龙、百龙、百鹿、百鸟等极为罕见的老扇骨子,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皆为清宫造办处所制,所刻鱼龙鸟兽及蝇头细楷,刀法清晰,不失规矩笔意。荣宝斋出售的扇面,有重金、红金、洒全、块金、发笺、白面、黑面、珊瑚面等。这些质地精良的扇面,价值并不昂贵,但一经配上张大千、溥心畲、齐白石等著名书画家的水墨丹青,便成了稀世之珍。
( 1 )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三种扇子?唐朝诗人王建《调笑令》中“团扇,团扇,美人频来遮面”以及杜牧七绝《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诗句,把少女既文静又活泼的二重性格,描绘得活灵活现。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 走进七彩生活,人们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激。“有家真好”,那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帮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有音乐真好”,那里是我们心灵的乐园;“有梦真好”,我们的人生有了寄托……
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说真话,抒真情。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
请以“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 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