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是山水画的灵魂。 B: 要深刻认识观察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情感,才能获得意境。 C: 中国画不强调“光”,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画家要进行长期的观察,时间会影响观察对象的精神实质的表现。 D: 画画光有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 |
2、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苍劲(jìn) 旷野(kuàng) 狩猎(shǒu) 不知所措(cuò) B: 翌日(yì) 虔诚(qián) 农谚(yàn) 瞬息万变(shùn) C: 眺望(tiào) 蠕动(rǔ) 堕落(zhuì) 纷至沓来(tà) D: 颠簸(bō) 霎时(shà) 劫难(nán) 目眩神迷(xuàn) |
3、 |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 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 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D: 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
4、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诀别 感概 温故知新 扑朔迷离 B: 琐屑 妖娆 李代桃僵 炯乎不同 C: 亵渎 藉贯 鸦雀无声 焕然一新 D: 岔道 荒谬 春寒料峭 戛然而止 |
5、 | 阅读《外国诗两首》,对划线的字在语境中的意思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虔信————恭敬而相信。 B: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慰藉————安慰。 C: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沐浴————洗澡。 D: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深邃————深奥。 |
6、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琐屑(xiè) 讪笑(shàn) 束缚(sù) 信口雌黄(cí)B: 给予(gěi) 厮守(sī) 心弦(xián) 尔虞我诈(yú) C: 骚动(sāo) 滑稽(jī) 嗫嚅(lú) 肆无忌惮(dàn) D: 赋闲(fù) 分岐(qí) 桎梏(gù) 纨绔子弟(wán) |
7、 |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 1 )谁如果要________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 A: 欣赏 B: 观赏 C: 鉴赏 ( 2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________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 A: 玲珑 B: 精巧 C: 精致 ( 3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配合,引起人们安静________的感觉。( ) A: 舒适 B: 闲适 C: 悠闲 ( 4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________就见得深了。( ) A: 景象 B: 景色 C: 景致 |
8、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到处是浓荫匝地,繁花似锦。 ②正是在春天,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榄坝。 ③走在村寨之间的小径上,就好像是走在精心修剪起来的林荫路上,只有从浓密的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来的太阳的点点金光。 ④西双版纳的气候四季如春,然而春天仍然是最美好的季节。 ⑤当我们从澜沧江的小船踏上这片土地时,立刻觉得好像来到了一个天然的热带大花园。 A: ②④①⑤③B: ⑤④①③② C: ④②⑤①③ D: ③④②①⑤ |
9、 |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 ) A: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10、 | 称为美髯公的好汉是( )。 A: 关胜 B: 秦明 C: 孙立 D: 朱仝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1 )写出下列划线字的意思。阅十余岁________ 然则天下之事________ 盖石性坚重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①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3 )下列对课文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之所以讲学家的结论是错误的,是因为他没有根据实际出发,只是凭自己的主 观判断。 B: 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他以多年经验总结,因此他感到无比自满。 C: 这篇短文写了四种不同的寻河兽的方法,从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从实际出 发,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 D: 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 断欤? |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礼,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故事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同材料一)
【材料三】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其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都被一抢而空……
(《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
( 1 )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
B.博物馆的未来,路在何方?
C.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来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来:“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走,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电脑死机时,或修复更新后,都需要重启,生活也是一样。按下重启键,就可能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带来一种新的挑战,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请以“重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