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吉林油田高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很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快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②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别人更加喜欢自己。

③另一种方式是在别人身上寻找优点而不是缺点。

④如今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与他人的和睦相处是可以创造快乐的。

⑤一种方式就是不要自私,不要期望任何事情都符合自己的方式,不要奢求拥有太多。

A: ①②③⑤④
B: ①③②⑤④
C: ①④②⑤③
D: ①④②③⑤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B: 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老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
C: 王爷爷的菜基本上全卖完了。
D: 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3、

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年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B: 中考和高考评卷工作中已经采取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C: 中国驻马大使批评一些西方媒体在马航事件上散布谣言、挑拨离间。
D: 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4、下列各句没有运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
A: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怂(yǒng) 阔绰(chuò) 藏(zhù) 而不舍(qiè)
B: 形(qí) 迫(jiǒng) 然(mò) 毛骨然(shǒng)
C: 冽(lǐng) 差(cēn) 告(xìn) 忧心忡(zhōng)
D: 悲怆(chàng) 弱(léi) 躯(ké) 怏不乐(yàng)
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我们提出修身养德的基本要求,这句话出自( )
A: 诸葛亮
B: 孔子
C: 欧阳修
D: 孟子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首个集夏奥、冬奥举办地于一身的城市。
B: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C: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D: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中的不足。
8、选出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
A: 它的干通常丈把高,像人加工过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B: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
C: 才德有如宝石。
D: 每一种健全的思想是一颗植物种子的包壳。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家企业将携手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健康中国”系列活动:构建健康生态、倡导健康生活、宣传健康理念。
B: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C: 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后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前面的知识。
D: 作为2017乡村圆梦计划的重头戏,“最美乡村学校”和“最美乡村教师”微视频大赛聚焦四川省“全面改薄”计划的实施,通过学校变化,展现校园新貌和“改薄”成果。
10、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记者采访某著名作家的儿子: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我非常感谢。
B: 喝了酒的爸爸坚持开车,女儿劝阻说:“爸爸,酒后驾车会车毁人亡,你不要命了吗?”
C: 父母不让小明带手机去学校,同学安慰他说:“你父母这是为你着想,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吧。”
D: 同学提醒我要坚持锻炼,我回应她:“放心吧,我没忘,你不必多此一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香菱学诗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下面是香菱写的第一首诗和第三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第一首诗: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明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睛彩辉煌映画栏。

第三首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夜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 1 )黛玉看了香菱的第一首诗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它缚住了。”黛玉的话说明香菱的诗存在什么问题?
( 2 )第三首诗即“梦中所得”的那一首,这首诗是成功的。与第一首诗相比,主要成功在哪些方面?
( 3 )从香菱苦心学诗的经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 4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从黛玉指点学诗门径中,作者特别强调的是什么?
( 5 )古诗讲究“炼字”,分析下列两句唐诗中划线的字好在哪里。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②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古文《幼时记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 1 )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
①必细察其理( ) ② 项为之( ) ③怡然称快 ( ) ④数十 ( )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 3 )上文作者围绕“记趣”叙写了自己幼时的哪几件趣事?

( 4 )文中所叙“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家园如梦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学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

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

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采摘三月莓。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

等到三月莓红透的时候,我该回趟老家,去荒坡上采摘一包三月莓,捧撒在母亲的坟头。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串累累的爱。

屋右的古枫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于,猫着腰一回又一回地爬上树去为我取鸟,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

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桠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A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的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处的羊肠路。

屋左蜿蜓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某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永隔幽冥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天堂;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您有您的寄托!

B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缘成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 1 )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的A,B两个句子的含意。

( 2 )仿照下边例句,以“校园”二字开头写一句话。

例: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 3 )从文章中摘录一个你认为有哲理的句子,然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粥

刘墉

大概因为回台体力透支,返美前突然上吐下泻。所幸儿子住得近,清晨五点把我送去急诊。化验结果,是感染了通常只有小孩会怕的“轮状病毒”。

医生说这时候肠胃弱,什么都不能吃,连喝运动饮料,都得掺一半的水。直到第二天下午烧退了,护士送来食物,小小的纸杯,里面只有黏糊糊的一点半流体,原来是米浆。

抱着那软软的纸杯,小心地用吸管慢慢吸,好像奶娃。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肾脏炎,病得挺重,有一阵子也只能喝这个,相信多半是母亲喂我,但不知为什么,而今只记得父亲坐在床边,端着碗喂我的画面。

第三天下午出院,又来了位护士,给我好几份介绍轮状病毒的小册子,说回家只能吃稀饭、海苔酱、苹果泥……而且不能多吃,看不吐不泻了,再由去皮的鸡肉丝排开始。

自己煮了稀饭,不错,够软,唯一的缺点是我加太多水,为了吃实在些,只好往锅底捞稠的。端上一大碗白稀饭,颇有成就感。儿子早晨送来肉松,是他去专门店买的,居然印着“婴幼儿专用”,不知道这小子是体贴还是讽刺。我倒了尖尖一堆肉松在稀饭上,急着下嘴,立刻被呛得猛咳,因为把细如粉末的肉松吸进了气管。

一边咳,一边用筷子把肉松压进稀饭,再搅拌成肉粥。突然懂了,为什么父亲总坚持先把肉松搅匀,才交给我,还一直叮嘱我慢慢吃。他也帮我吹,吹得眼镜上一层雾,又摘下眼镜吹。父亲还教我用筷子由碗的四周拨稀饭,说那里因为接近碗边,凉得快。有时候我还是等不及,他则会再拿来两个大碗,把稀饭先倒进一个碗,再来回地跟另一个碗互相倾倒。没几下,就凉多了。

可不是吗?我自己煮的这碗稀饭也够热的。第一口已经把我烫到,但是当我改由四周拨,就能入口了。上面拌的肉松吃完,我又倒了好多肉松下去。这种“大手笔”,也是小时候被父亲惯坏的,那时候母亲常骂,哪儿是吃稀饭配肉松,根本是吃肉松配稀饭。

吃了一整锅白稀饭和一整罐肉松,肠胃居然没出毛病。第三天,我的胆子更大了,一番忙乱之后,我这辈子做的第一碗“牛肉粥”上桌了,十分滚烫黏稠,而且大有“闻香下马”的境界。牛肉丝,不错!一点也不老。姜,虽然切的时候已经因为摆太久,像是削竹片,反而更带劲。我的嘴又被狠狠烫了一下,想到爸爸的方法,改为从旁边拨。不知为什么又觉得该拿个勺,从粥的表面,一点一点刮。

果然,一次刮一点点,滚烫的粥也不烫了。我有些自诩,可是又觉得似乎见过别人用勺子刮的画面。我一边刮一边想,突然回到了九岁的童年,回到父亲的病床前。医院为直肠癌手术不久的父亲送餐,只一碗,像这样的瘦肉稀饭,我居然急着跑到床边要吃。母亲骂:“那是你爹的!”父亲对她挥挥手,反教我爬上床,跟他并排坐着,又怕我摔下去,一手搂着我,一手喂我吃。肉粥很烫,医院里没有两个大碗可以用来减温。父亲就用勺子一点一点在稀饭的表面刮。那瘦得像干柴的手直抖,但是只要把勺子落在稀饭上就不抖了,非但不抖,还像抚摸般,很细腻、很轻柔地,一圈一圈刮,每次只刮薄薄一层,再吹吹,放进我嘴里。

现在我正这么做,但是飞回了五十年前,我的手成为父亲临终前两个月的手。我的眼镜飞得更遥远,成为父亲为我吹粥时的眼镜,蒸汽氤氲,镜片罩上一层雾。我像父亲当年一样,摘下眼镜,只是不见清晰,反而模糊。一个年已花甲的老孩子,居然从这碗粥,想到五十七年前抱养我的父亲,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淌,淌在父亲的粥里……

( 1 )根据文章内容,各选一个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

文章回忆了父亲为我拌粥、倒粥、________粥、________粥、和________粥的往事。

( 2 )结合语境,说说划线词语在表达上的妙处。

那瘦得像干柴的手直抖,但是只要把勺子落在稀饭上就不抖了,非但不抖,还像抚摸般,很细腻、很轻柔地,一圈一圈刮,每次只刮薄薄一层,再吹吹,放进我嘴里。

( 3 )“我”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一个“老孩子”?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4 )比较选文和链接材料中两个父亲的行为,谈谈你对父爱的认识。

【链接材料】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龙应台《目送》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现代汉语词典》对“亮”的释义如下:①(形)光线强。②(动)发光。③(形)(声音)强;响亮。④(动)使声音响亮。⑤(形)(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⑥(动)显露;显示。⑦(形)(颜色)鲜明;有光淨。⑧(名)姓。

请以“亮”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