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 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 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 D: 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B: 冬天的济南,是一个温暖、响晴的季节。 C: 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感人的千手观音。 D: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而且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
3、 | 下列各项中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 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 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
4、 | 下面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立意新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 , 很是发人深省。 B: 网络小说多有言过其实、语句不通者,让人不忍卒读。 C: 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到“有权不能任性”,言简意赅 , 令人深思。 D: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 , 结果落选了。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嗔怒 慰藉 妇儒皆知 如火如茶 B: 恢弘 剽悍 望眼欲穿 正襟威坐 C: 点缀 枯躁 力争上游 谈笑风生 D: 诞生 曙光 金碧辉煌 神采奕奕 |
6、 | 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次考试实在太糟糕,自试卷发下来起,他就郁郁寡欢 , 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B: 目前,水资源短缺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C: 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垃圾、脱鞋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疾。 D: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 , 敬重有加。 |
8、 |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②各种机遇从眼前滑过 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 A: ④①③② B: ④②①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
9、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傅雷的“真”,在前辈学人中 ,一如他吝啬于对人的嘉许。作为一个翻译大家,正是这种品格的照射,使他的译著时时 着人性的光辉。在回忆傅雷的一篇散文中,杨绛先生用简约的笔触, 出了个性传神的傅雷。“有一次他称赞我的翻译。我不过偶尔翻译了一篇极短的散文,译得也并不好,所以只当傅雷是照例敷衍,也照例谦逊一句,傅雷怫然忍耐了一分钟,然后沉着脸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 A: 喜闻乐见 闪现 勾勒 B: 有口皆碑 闪耀 勾勒 C: 喜闻乐见 闪耀 渲染 D: 有口皆碑 闪现 渲染 |
10、 | 下面一段话中的括号内应填的正确关联词是( ) ( )是宏观的飞动闪光的瀑布,( )是一朵张帆航行的船舱,( )在读者心中造成充满生机的张力。 A: 无论……还……都B: 尽管……或……都 C: 无论……或……都 D: 不管……或……都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折杨柳①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 1 )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请对“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做简要赏析。 |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题。 【甲】《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乙】《刻木巧匠》 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注释】:①壶觞:酒器。②饾饤:dòu dìnɡ,供陈设的食品。③欹:qī,斜。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居右者椎髻仰面/不可久居 B: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置之水中 C: 高可二黍许/大可二寸 D: 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③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 4 )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 |
父爱陷阱
郑成南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突然,看到父亲在井口边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的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选自《父爱故事》,有删改)
( 1 )从不慎掉进陷阱到爬出井口,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________--警觉地应对危险——________
( 2 )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
( 3 )文中说,第二天早晨父亲已是满脸憔悴,结合故事情节说说父亲满脸憔悴有哪些原因。按要求答题:
身后的眼睛
那是一头野猪。
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苞谷林上,也洒在对熟透的苞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A)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
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苞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惟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了。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它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B)
孩子已经能嗅到野猪扑面而来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上去,尽管只有一小步。这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野猪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的猎枪。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
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的目光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月光洒在孩子父母紧张的脸上,一点也掩饰不住他们的担心。他们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里有些时候了。
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野猪和孩子对视着。
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着獠牙的嘴里。
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听得见孩子的心咚咚地跳动。
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
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们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嚎啕大哭。孩子不依不饶,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重复着父亲的话,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孩子继续不依不饶,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只好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怎么帮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一 题目:留在心底的那一抹色彩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梦想是一个说出来就矫情的东西,它是生在暗地里的一颗种子,只有破土而出,拔节而长,终有一日开出花来,才能正大光明的让所有人都知道。在此之前,除了坚持,别无选择。
——《那段奋不顾身的日子,叫青春》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