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在原文横线上填上四字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________,互相挤着、撞着,________,________,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________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 A: 畅畅快快 推推搡搡 千军万马 前呼后拥 B: 千军万马 畅畅快快 前呼后拥 推推搡搡 C: 畅畅快快 推推搡搡 前呼后拥 千军万马 D: 千军万马 推推搡搡 前呼后拥 畅畅快快 |
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贸然mào 妖娆yáo 赃物zāng 与日具增jù B: 天骄jiāo 惊赅hài 瞥见pēi 李代桃僵jiāng C: 琉璃liú 恣睢zì 撩逗liáo 自惭形秽huì D: 游弋yè 濡养rú 麾下huī 形消骨立xiāo |
3、 | 赵阿姨发现4月话费突然增至350元,就向居所附近的营业厅查询。负责人小辛核查后发现多收了赵阿姨200元,他先向办公室程主任做了汇报,然后准备登门道歉,把多收的200元钱退还给赵阿姨。登门道歉退款时,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赵阿姨,实在抱歉,多收您200元钱,请收好,感谢您监督我们的工作。 B: 由于我公司工作的疏漏,导致了多收您的话费,现如数退还,我们深感遗憾。 C: 赵阿姨,您反应的话费问题经程主任批示,已经弄清,现退还200元钱,并请谅解。 D: 这是退还给您的200元钱,请收好。希望以后继续帮助我们改进工作。 |
4、 |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象的表现形式 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 ③②⑤④①⑥B: ⑤①④③⑥② C: ③⑥⑤①②④ D: ⑤④③②①⑥ |
5、 | 下面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查这一点啊。 B: 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密。 C: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D: 既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
6、 | 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②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③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话题。 ④也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 ⑤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 A: ④③①⑤②B: ③②⑤①④ C: ③①⑤④② D: ⑤④①③②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怒而飞 B: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 鲦鱼出游从容 D: 请循其本 |
8、 | 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均属于“上形下声”的一项是( ) A: 霖 简 茅 B: 盆 架 衷 C: 竿 露 慈 D: 管 案 贡 |
9、 | 选择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托词 油光可鉴 愚钝 正襟危座B: 侏儒 粗致滥造 迁徒 不可名状 C: 驰骋 藏污纳垢 懈怠 翻来覆去 D: 虐待 长嘘短叹 苍茫 广袤无垠 |
10、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无与伦比的。 B: 老先生今年八十有余,每天仍然孜孜不倦的学习英语。 C: 乐视网正在热播的《芈月传》是由著名导演郑晓龙执导,孙俪、刘涛、黄轩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巨制,讲述了芈八子一泻千里的传奇一生。 D: 刚学做菜的燕子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宿牛群头① [元]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②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③晚厨。 (注释)①牛群头:地名。 ②拙:通“茁”。 ③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 1 )诗中“拙”“满”二字写出雨后蘑菇怎样的特点?( 2 )诗歌的后两句饶有生活情趣,请加以赏析。 |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王敦①有废明帝②意,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之不孝,皆云温太真③所说。及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使温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正色曰:“钩透致远④,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注释】①王敦:东晋大臣,有谋权纂位之心。②明帝:司马绍,即后文的太子。③温太真:东晋政治家,曾任太子的近侍官。 ④钩透致远:指学识广博精深。 ( 1 )解释文中的加下划线词①及温来 ________ ②欲使温从己 ________ ( 2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小人物没法估量君子德行。 B: 我没有资格估量君子的德行。 C: 小人物无法测量君子德行。 D: 我没有凭借测量君子的德行。 ( 3 )文中能体现温太真有胆识的语句是“________” |
大漠之魂
段奇清
①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周恩来在电话中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炸成功?”这可问到要害,一时没有人能回答得上来,指挥帐篷里一片肃静。
②这时,随着一阵有力而快速地脚步声,一个声音在帐篷间回响开来:“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从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证明,这次爆炸是核爆炸。”听言,张爱萍将军喜不自胜,紧紧握住说话人的手,又拍了拍他满是尘土的肩,说:“你可立了大功!”人们一看,是一个面孔不太熟的年轻人。
③是的,他叫林俊德,时年二十六岁,从浙江大学毕业来到罗布泊还不到四年。
④核爆炸是要凭数据说话的,而冲击波的数据是最关键的。获取这样的数据需要一个记录仪,当时却没有谁研究出这个仪器。林俊德主动请缨,由他带头,记录仪很快研制成功。那是一个钟表式压力自记仪,没有条件,他就土法上马,一个闹钟,一截自行车轮胎,做成一个罐头盒样的东西。可不要小看它,它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仪器。这个自记仪不仅在关键时候立了关键一功,而且林俊德还因为它拿到国家发明奖。
⑤当有人问起他何以会想到以土办法去搞高科技时,他向人讲了一个故事。
⑥林俊德的家乡在福建省永春县大山深处,贫困就像荒野的老藤紧紧缠绕着当地人,林俊德的家更是一贫如洗,连念高中时他也常常打着赤脚。那还是念初中时,一次,学校组织一场运动会,那天,他总算穿去一件比较完好的白色衬衫。可早读时,胸前被人出其不意用墨水染黑了一块。他难过地对老师说,这天的运动会他不参加了。
⑦这时,老师拿了一支粉笔,在黑板上面上下平行着各画了两个点,要他一笔将四个点连成一条直线。他说:“老师,这个我不能。”只见老师把一整支粉笔横压在黑板上,从两个点划向另两个点,一条白色的带子出现在了黑板上。
⑧那天,他效仿老师,拿了一支粉笔横压在衬衫上,用力划过去,黑污看不见了,他去参加了运动会。事后他说,条件差不是理由,当你有一个独辟蹊径的思路时,许多不可能就变成可能了。
⑨在说到自己有什么遗憾时,林俊德说,自己说话直来直去,不懂得人情世故,不会“做人”。但人们都说,他是一门心思全放在了科研上。A林俊德先后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国家发明奖、二十余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001年林俊德获得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头衔。
⑩无论地位怎样变化,但他始终记住当年的那一支粉笔,总以饱满的激情奉献着自己的一切。B即使年近七十,一年仍只休息三天,即大年初一、初二、初三。他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坚持“三个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⑪2012年5月,林俊德不幸被诊断为胆管癌晚期,他问医生,做完手术后或者化疗期间能不能工作。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说:“我要有质量地活着,哪怕活着的日子少了许多。”他让人在病房里放了一张办公桌,病情最重的时候他的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脖子支撑不住脑袋,一边一人托着他的脸颊。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坐在笔记本电脑前,一下一下移动着鼠标。他实在太累了,虚弱得如同一张纸,似乎一丝丝风就能将他卷走。医生让他休息一会儿,他艰难却坚定地说:“不能,一躺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在医院里,林俊德凭着氧气罩,在人们的支撑下,在电脑中的几万个文件中,整理出了关乎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还有自己的科研思考、学生的培养方案……
⑫直到该整理的都整理好了,松了一口气的他陷入昏迷之中,五个小时后,即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这位七十五岁,有着五十二年军龄的坚强战士,以冲锋的姿势离开了人间。对于身后事,他只交代了一句话:“把我埋在马兰。”他要彻底融入到浩瀚的大漠中。
⑬林俊德以坚定如磐石、炽烈似火焰的信念铸就了自己,即便他这支粉笔已成为烟尘,也要化作大漠之魂,如同大漠一样绵长恒远……
( 1 )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请缨 |
头衔 |
脸颊 |
炽热 |
孤独的机器人
①夜色迷蒙之中,一个小机器人正躲躲闪闪地走在公路上。
②他不时回头望望,生怕那帮气势汹汹的家伙追上来。自从老主人死后,他的儿女们只知道没完没了地吵架,瓜分财产。
③小机器人的生活今非昔比。他几乎没法工作,因为没人顾得上给他充电。他身上的零件吱吱作响,可谁也想不到要给他加油,更没人给他编制新的程序。不仅如此,那帮家伙还任意支使他拿这拿那,一会儿是点心,一会儿是饮料,每个人还恶作剧似的要的不一样,使得本已体衰力竭的小机器人“噗”的一声摔倒在地上,怎么也爬不起来。一个家伙还粗暴地朝他的控制中心和脉动节点中间踢了一脚。顿时他全身震颤,信号灯忽明忽暗,不时发出刺眼的闪光。最后“哗”的一声,他就再也没有动静了。
④怪事发生了。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能给自己充电了,而且每走上三四步,身子就腾空而起,飘上一会儿。他飞呀,飞呀,在屋里转来转去。
⑤过了一会儿,他打开了人工电脑的按钮,把旋钮转到“判断与指导”的位置。结果令人吃惊,电脑明白无误地告诉他,这次偶然发生的撞击推进了已故主人的试验。小机器人现在有点儿“意志”了。虽然还不能深入地思考和自由地选择,但他可以作出一些决定,采取一些行动。刚才,他不是给自己充了电吗?他现在也能有一些人的知觉和情感了。
⑥电脑存储器开始按照字母顺序一条一条地把小机器人新获得的情感列出来。A感代表忧虑,D感代表愉快,E感代表激动,F感代表恐惧,这些情感,他都能体会到了。
⑦还未等他看完,那帮家伙又吵嚷着逼上前来,于是他一跳一跳地跑得飞快,使劲一跃,竟从墙头上飞了过去。
⑧他跑过一片小树林,来到了这条公路上。
⑨等他确信后面没人追时,才慢慢定下神来。这时他发现,这条高速公路是自动移动的,路的两边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路中间有一条白线。他踏上那条和他跑出来的地方相反的路,在上面又跑又跳,路过了无数的城市和村庄。真有意思,他就好像是一个能自己管理自己的机器人,又好像是一个身上布满线路的真人。但他发现自己不能自由地选择感情,感情像个不速之客,好像知道什么时候该到似的。
⑩有时,当大路上只剩下他一个人赶路时,他会产生一种挺奇怪的感觉,电脑储存器没来得及告诉他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他连续旅行了好几个星期,一路上哼着一首自己编的,专为在有D感(愉快)时唱的歌。后来,他身上快没电了,可是他又没钱充电,他全身没劲,终于倒在了一个风雪交加的地方。
⑪第二年春天,两个种检验草的工人发现了这个小机器人。其中一个是专爱修修补补的小伙子本诺,他用万能电源检查了一下小机器人,结果小机器人劈劈啦啦地站起来了。本诺高兴地给他上了润滑油,把搞乱的触角天线也整理好了。
⑫自此,小机器人就在他俩身边干在前主人那儿干的工作——记账、干家务事。他觉得找到了归宿。可是,他没想到,这种幸福的生活竟有完结的一天。
⑬两个工人的合同期满了,又接受了到另一星球上种植检验草的新合同,而机器人却未被允许作星际旅行。当小机器人终于发现一路上照料他、修理他的本诺竟然想把他卖掉时,他觉得自己被愚弄了。
⑭其实本诺也是出于无奈。在市场上,几个买主上下打量小机器人,还掐掐他的防护衬垫。终于本诺忍无可忍,仍旧带着小机器人回到了已被转让了的房屋。
⑮新房主倒是个和平本分的人,但他的境况不好,一家几口人都靠他来养活,他害怕付不起机器人的保养费。
⑯最后,小机器人一个人留在了屋里,再也没有见到本诺回来。他等啊等,以前没有朋友一人流浪时的那种难以形容的感觉,充满了他的全身。他所经历的一段最美好的日子到头了。他今后该怎么办?
⑰小机器人看见了那位新房主,便慢慢地走到他身边,小声说:“对不起,我能帮您种草。”
⑱那人吓了一跳,猛然转身,吃惊地看着他。房主的两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好奇地瞧着他。
⑲“我的使用费和保养费也许并不像您想象的那么高,再说,我什么账都能算,什么活都能干。”
⑳那两个孩子先是瞪着大眼睛迷惑不解地打量着小机器人,后来又焦急地抬头看着他们的父亲。
㉑小机器人产生了H感(“H”代表“绝望”),他头上的两支触角式天线也越垂越低。
㉒做父亲的看着他,犹犹豫豫地说:“他简直像个有感情的生物,看起来很孤独。”
㉓两个男孩不明白什么叫孤独,做父亲的就讲给他们听。这正是小机器人平时常常感到而又叫不出名字来的那种感觉。
㉔原来,他一直在体验着孤独。
㉕慢慢地,小机器人跨上了往回走的移动道路。
㉖“嗨,小机器人,别走!我们要你了。”是那父亲在叫。
㉗“别一个人走开,孤独的朋友,”两个小男孩喊着,“跟我们住在一起吧!”
㉘小机器人害羞地耷拉着脑袋,胸中却激动不已。他转过身,向着他们跑去,边跑边用脚板打着拍子,哼着他的D小调。
( 1 )小说先后描述了小机器人的不同境遇。结合全文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①________。
②救助小机器人的本诺外星谋职,小机器人因无人照料被遗置。
③________。
( 2 )结合文意,揣摩文中第⑳段中加下划线词语“迷惑不解”“焦急”各隐含了两个男孩的什么心理。迷惑不解:________。
焦急:________。
( 3 )小说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做简要分析。题目:《我终于战胜了____________》
每位同学身上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懒惰、粗心…… 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一方面,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2.要有真情实感;
3.字数6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