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黎川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 诗涛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C: 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计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澍的哲理
D: 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抖擞振作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喻、气味等方面,观察时只有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才能充分认识与把握。
B: 修改文章,首先要注意全篇的安排,其次要注意具体的语言表达,全文改完后,还必须校核一遍,避免疏漏。
C: 想像必须合乎情理。《皇帝的新装》所写故事并非真实生活的直接写照,看起来荒唐,但人们完全可以从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原因就在于作者的想像是合理的,符合逻辑的。
D: 说话应注意场合。在正式场合,必须庄重、严肃;在非正式场合,则可以随便,不要过多的顾忌;在喜庆场合,多讲令人高兴的话;在悲痛场合,则要沉痛压抑。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集会 杀戮 纪念 建议 苍海桑田
B: 扭曲 书籍 大肆 抢劫 丑态百出
C: 摧残 饱受 典形 悠久 振聋发聩
D: 恐怖 彰显 磅礴 誓言 无处盾形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是一个精神不倒的“硬汉子”。他说鲨鱼是美丽的,崇高的,表现了他对厄运不屑一顾,微笑面对人生的态度。
B: 蒋一轮是一位年轻、受校长青睐的老师,他在与白雀姑娘演出时出现了迷离的感情,白雀的父亲反对,虽然他们暗地里写信并让桑桑传达,但两人最终带着遗憾分开了。
C: 曹操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赵云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D: 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此时,她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其实罗切斯特也已爱上简,他只是想试探简对自己的爱情。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一个多月的挖掘,考古人员已经发掘古墓五六十座,出土大量文物、石器、陶器。
B: 曲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比预定计划提前两个月在全省率先实现住房公积金服务乡镇全覆盖。
C: 这位工程师的出色工作与独特设计,已被一家跨国公司采用。
D: 在会议上,大家互相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
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历经磨难,例如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终获真经;格列佛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B: 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京味十足的现实主义小说。
D: 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 “农夫和蛇”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的寓言故事集 《伊索寓言》。
7、

选择用词准确的一组( )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 安庆、芜湖线。
②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 起来。
③我心里暗笑他的 ;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④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在门框里。

A: 冲破 震惊 愚 站立
B: 突破 震悚 迂 镶嵌
C: 攻打 振动 蠢 直立
D: 越过 震悚 笨 镶嵌
8、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 , 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B: 贝聿铭年轻时就以他惊人的天才和不懈的努力,在美国建筑界崭露头角
C: 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 , 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
D: 《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9、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星宿(xiù) 立(chù) 慰(jí) 退避三(shè)
B: 晓(fú) 收(liǎn) 自(yǔ) 期期艾(ài)
C: 油(kāi) 益(bì) 明(móu) 鞭入里(pì)
D: 然(mù) 旗(jīng) 美(bì) 面面相(xù)
10、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C: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蒲松龄的《狼》就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D: 谪,封建王朝官史降职或远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中的“左迁”,也指降职远调。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阅读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剑门:也称剑阁、剑门关。此诗作于诗人由抗敌前线被调往后方任闲职之时。

(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人以“衣上征尘杂酒痕”开篇,突出了人物形象。
B: “无处”意为“处处”,诗人离开前线,万里远游,黯然神伤。
C: “此身合是诗人未”中“合”是“应该”,此句是诗人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
D: “细雨”句充满诗情画意,形象逼真,耐人寻味,诗人用蒙蒙细雨烘托了自己旅途遇雨欣然自得之情。
( 2 )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醉翁亭记》节选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树林阴翳 翳:
② 太守谓谁 谓: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3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

( 4 )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孩子老盯着那块屏幕,该不该担心他的大脑发育?

①家长们曾担心电视对孩子的影响。如今,随着电脑、手机、平板和电子游戏的泛滥,家长们又有了新的担忧:自家孩子花在屏幕设备上的时间总量。

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目前正在进行一项“青春期大脑的认知发育研究”。研究人员将对11800名青少年进行跟踪调查。每年对他们做一次核磁共振成像,看看大脑的变化是否与行为或健康有关。

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参与了该项目,他们将将扫描结果与孩子们的屏幕时间(孩子们自己在问卷中报告的时间)以及他们在语言和思维测试中的得分联系起来。调查结果好坏参半。一些重度屏幕使用者的大脑皮层在比预期年龄更小的时候就显示出变薄;但是这种变薄是大脑自然成熟的一部分,科学家们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一些重度使用者在能力倾向测试中的得分低于曲线,另一些则表现良好。

④但是自我报告估计的屏幕时间的准确性很难确定。而大脑结构上的细微差异与人们实际行为之间的联系则更加模糊。因此,研究人员实际上是将一种不确定的关系乘以另一种,需要进行统计调整。要得出明确的结论是极其困难的,而脑部扫描只不过是一个时间上的快照,这一事实使结论变得更加复杂:从现在起一年后,观察到的一些关系可能会逆转。

⑤作者也承认这一点。他们总结道:“这些不同的发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信息,即屏幕媒体活动不是简单地对大脑有害,或对大脑相关功能有害。”

⑥换句话说,测量到的效果可能是好的,或者更有可能根本没有意义,直到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并非如此。

⑦屏幕成瘾可能对大脑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这取决于个体及其观看习惯。由于受到虐待,有些个人怪癖,或者存在阿斯伯格综合症这样的发育差异,许多人在社交上处于孤立状态,他们通过屏幕建立社交网络,但很难通过面对面交流建立这样的联系。对于这样的儿童来说,依赖于屏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考虑到潜在的许多其他影响因素:比如遗传差异、家庭或学校的变故,以及整个青春期的情绪风暴,要把对大脑发育的负面影响从正面影响中分离出来是极其困难的。

( 1 )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孩子老盯着那块屏幕,该不该担心他的大脑发育。
B: 家长总担心自家孩子花在屏幕设备上的时间总量。
C: 屏幕成瘾可能对大脑发育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D: 影响大脑的发育还有很多潜在因素。
( 2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研究人员将对11800名青少年进行跟踪调查。(列数字)
B: 一些重度屏幕使用者的大脑皮层在比预期年龄更小的时候就显示出变薄。(作比较)
C: 由于受到虐待,有些个人怪癖,或者存在阿斯伯格综合症这样的发育差异,许多人在社交上处于孤立状态。(下定义)
D: 考虑到潜在的许多其他影响因素,比如遗传差异、家庭或学校的变故,以及整个青春期的情绪风暴。(举例子)
( 3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全文围绕要说明的事理,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B: 第②段加点词“目前”表示对时间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 第④段加点词“这一事实”指代的是要得出明确的结论是极其困难的。
D: 第⑥段对科学家的总结进一步解释,说明测量后的结果还有待验证,不能下定论。

阅读《海燕》选段。
①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②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成尘雾和碎末。
③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④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⑤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⑥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⑦一堆堆乌云,像黑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⑧——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⑨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⑩——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1 )第②段“抱”“摔”等几个动词,把狂风 化,突出了它的 气焰。

( 2 )海燕的动作,从“冲向乌云”到“穿过乌云”,从“碰着波浪”到“掠起波浪的飞沫”,更显示出海燕的 。海燕的声音,从“叫喊”到“大笑”再到“号叫”,显示出了海燕的革命乐观精神和 气概。

( 3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用了何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 4 )文中的“大海”和“暴风雨”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春夏秋冬,感知四季流变;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叛逆,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失败低落,倍增前行信心;走过困惑迷惘,迎来灿烂阳光……

请以“走过,才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500字;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