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河北省高邑县尚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语言描写)
B: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心理描写)
C: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肖像描写)
D: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动作描写)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以此推断,人杰地灵的衡阳在衡山之南。
B: 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命名。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
C: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其作品有《飞鸟集》《园丁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D: 《乐府诗集》是一部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木兰诗》《十五从军征》均出自这部诗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升旗时,随着音乐响起,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B: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 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校开展了“校园安全和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D: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促进了亚洲各国间的平等对话。
4、

下列加横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顶是( )

A: 隋唐陶俑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其中以唐三彩为最。
B: 没有丰富的中文修养就难以深窥中国画的奥妙,从而探骊得珠
C: 日本政府理直气壮地决定购买钓鱼岛,妄想将钓鱼岛“收归国有”,这些举动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D: 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 ,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5、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xiè) (yāo)喝 蒙(mèi) 妙手(yǔ)得
B: 鲜(yú) 车(chè) (cóu)躇 摩肩接(zhǒng)
C: 杆(wéi) 形(jī) 雕(lòu) 深(wù)痛疾
D: 刻(jùn) 视(bǐ) 轩(áng) 旁(yì)斜出
6、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朗读是文字的生命,是把握文本中最感人、最触动人心的东西,用磁性的声音表达,然后沉浸其中。。体会它带给你的良好心境,而且要反复读,不断读出自己的见解来,就像京剧票友一样,乐此不疲。

①朗读一定要选择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品位高雅的文本来读 ③这样

②人的美好也被演化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④所以


A: ③②④①
B: ③①②①
C: ④①③②
D: ③①④②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B: 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的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C: 三个疲惫的人吃力的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D: 我的小桃树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 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 《雨的四季》是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写的一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颈联,五、六句叫颔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
9、“请你帮我讲解一下这道物理题。”属于( )
A: 疑问句
B: 感叹句
C: 祈使句
D: 陈述句
10、艾青抗战初期的重要诗作主要收在诗集( )
A: 《大堰河》
B: 《北方》
C: 《旷野》
D: 《他死在第二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1 )诗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

( 2 )“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卖油翁》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 )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公亦以此自矜 徐以杓酌油沥之
B: 尔:尔安敢轻吾射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C: 去:睨之,久而不去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 自: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3 )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每一天都需要坚强

毛臣

①有人说,判断一个人幸福不幸福,要看他早上睁眼的那一刻,脸上是否带着微笑。社会呈现出越来越纷繁复杂的态势,我们背负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每一天,我们都需要坚强。

②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能睡到自然醒,有充沛的精力去面时日常所有的烦琐;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有双休的周末,三五朋友相约过一种慢下来的生活,击体验时光的消逝: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能让自己的足迹踏遍祖国地,领略无限风光。

③但是,每一天我们还是需要坚强。即使在睁眼的刹那间,一百个不情愿起床,我们还得以飞一般的速度刷牙洗脸,过着打仗一样节奏的生活。连续没有休息的时候,拖着疲惫的身躯,眼皮在打架,身体在无声地抗议,而一旦获得充足的休息,让身体和心灵得到阳光和雨露的滋养,年轻的心又迅速地恢复弹性,一扫消极的情绪,再次投入到风风火火的生活中。

④每个人都有他的脾气,每个人都有他的压力与无奈。职场上你徘徊不前,心力交瘁;感情上你千回百转,始终遇不见意中人;年复一年付不是一套骨子的首付,永远处在缺钱借钱的状态。想要的生活总是在前方,总是差一段距离。

⑤可是,即使有一千个理由让我们暗淡消沉,我们也必须一千零一次地选择坚强面对。

活着,体会生命里每一次心灵的阵痛和改变,回忆自己的历史和周围环境的历史,来作为现实的参照,从中找到一种安慰;暂时得不到想要的大生活大快乐,但触手可及的小快乐只是等待你的眼睛去发现掘。

⑥也许有一天突然撤去一种压力,我们会连自己要做什么都搞不清楚,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定力,一直坚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坚强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的民族的趋势。从奥运会到世博、亚运会,中国也一直以进取来表达坚强,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在不停地努力付出,一天天让自己过得更好

⑦每一天的坚强,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的有力支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若我们始终能以包容和柔和的眼光去看待坚强,坚强,其实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7月上,有删改)

( 1 )根据第①段文意,指出“每一天都需要坚强”的两点原因,每点不超过8个字。

( 2 )简述第④段的论述过程。

( 3 )第⑤段划线句形象地说明了什么道理?

( 4 )最后一段讲述了哪两层意思?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让儿子独立一回
儿子真是争气,以全县高考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史工程师比当年自己考取大学还要高兴得多,满脸阳光,满脸的春色。
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些年来,儿子他妈真是费尽了心血。儿子读一年级,她也读一年级,年年这样陪着读陪着复习。
如今儿子是如愿以偿考取了大学,他妈却病倒了。
病床上的她念念不忘的是儿子开学在即,自己将不能亲自送儿子去大学,这叫她如何放心得下?她坚持叫丈夫无论如何要把儿子送到大学,安顿好了再回来。
史工程师更放心不下妻子,与妻子商量说:“让儿子独立一回吧?”
“不行!没娶媳妇总是孩子。哪能让儿子一个人去大学。再说这孩子你也知道,他能行吗?”
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儿子长这么大了,没买过一回菜,没烧过一顿饭,没洗过一件衣,没拖过一次地,就连床也都是他妈铺的。自小到 现在,从未单独出过一回门,就像鸡雏似的从未离开过母鸡翅膀的保护。而现在,猛一下就叫儿子一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她一百个放心不下。
史工程师开导妻说:儿子是去上海读大学,又不是去非洲探险去神农架考察野人,不会有什么事的。想当年,我十七八岁时不去大串联吗,家里谁跟我去了?你在儿子年纪时,不是报名去了黄海边的建设兵团,你爹妈送你到了海边?没有吧。常言道,到啥山,砍啥柴。让儿子独立一回有好处……
几乎是磨破了嘴皮子,好说歹说,妻才十分勉强十分不愿意地不再持反对意见,但她拖了一句:“就是我同意,儿子也不会同意的,人家父母都送,他父母不送,多没面子……”
简直是出乎意外,儿子很平静地说:“早该让我独立了。”
儿子去大学前一天,史工程师关照了又关照,诸如碰到意外情况立即找警察,安顿好后,先打电话回来,再写封详细的信……
儿子去了三天,没有电话,儿子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史工程师夫妇急了。妻子要史工程师无论如何亲自去一趟学校。
正当史工程师准备去上海时,儿子的信来了。夫妇迫不及待地打开。不料随信纸带出的是叠发票,共有:
娄城至上海大巴车票一张、上海出租车票一张、大三元酒家餐费发票一张、新华书店购书发票一张……另附纸一份,上注明:付搬运费、服务费若干、付冷饮费若干……
乖乖,不连学杂费,光这些额外开支,就两千多。
看了儿子信才知道。儿子这次过了回独立瘾。他去上海时,不坐公共汽车乘豪华大巴;到了上海后,打的去学校;到了学校后,花钱请人搬行李,乃至挂蚊帐铺床他都未自己动手。为了搞好关系,他买了一箱冰淇淋,凡那天在他宿舍的,不管是同学教师,还是他们的父母、朋友,一概由他请了。第三天,他又请同宿舍的到大三元酒家聚了聚……
史工程师看了信和发票,不知说什么才好。他妻子看了,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她很欣慰地说:“我这儿子,是做大事的料!”
史工程师没有接嘴,他大概正在为如何为儿子回信而伤脑筋呢。
——选自小说集《让儿子独立一回》

( 1 )请概述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

( 2 )结合小说对“妻子”言行的描写,简要分析“妻子”这个人物形象。

( 3 )说说文章用不少笔墨列出一张张发票及其由来的用意。

( 4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如何评价小说中“儿子”的这种独立?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我的偶像”写一篇文章。

①提示与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真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力,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