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悲愤 陈迹 优长 矢志不移 B: 箫瑟 撅断 严谨 战战兢兢 C: 蝉翼 耽误 鄙夷 风度翩翩 D: 掩映 覆盖 灰烬 大相迳庭 |
2、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祭(jì) 国殇(shāng) 同胞(páo) B: 变迁(qiān) 初衷(zhōng) 威尔逊(sùn) C: 大阪(bǎn) 抵赖(lài) 彰显(zhāng) D: 矢志(zhǐ) 呓语(yì) 捍卫(hàn) |
3、 | 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修改:它不但能在核聚变反应中释放巨大能量,而且几乎不产生放射性污染 C: 修改:它要么几乎不产生放射性污染,要么能在核聚变反应中释放巨大能量 D: 修改:它虽然几乎不产生放射性污染,但能在核聚变反应中释放巨大能量 |
4、 | 下列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岁月变迁,传统的清明节已经从怀古伤今的雨纷纷,变成春光明媚下踏春赏花的乐悠悠。B: 杨柳依依,姹紫嫣红,春天告别了秋日的萧索和冬日的单调,色彩斑斓阳光明媚。 C: 美丽的景物不仅可以令人沉湎 , 也可以激发人的灵感。 D: 政策与资金上下封堵,买方市场左右观望瞻前顾后,市场现状终于将房地产开发商逼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 |
5、 | 下列各组字词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蹿掇 翌日 人情事故 行将就木 B: 羁跘 帷幕 分崩离析 纷至踏来 C: 演译 雾霭 不知所挫 接踵而至 D: 山麓 黧黑 招摇撞骗 销声匿迹 |
6、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灵柩jiù 妖娆 廓guò然无累 重蹈覆撤 B: 襁qiǎng褓 棱驾 媚mèi上欺下 断章取义 C: 亵xiē渎 陨落 怒不可遏è 脑羞成怒 D: 扶掖yè 繁衍 恪kè尽职守 一抔黄土 |
7、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烘托 风筝 欣欣然 沁人心脾 B: 健壮 胳膊 协奏曲 谈笑风声 C: 簿烟 蝴蝶 捉迷藏 心旷神怡 D: 筋骨 渲泄 软绵绵 蓬勃生机 |
8、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有许多借代的词语,如:桑梓指家乡,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汗青指史册。 B: 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做“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 C: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其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D: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明代小说家。 |
9、 | 熟读课文《海燕》,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首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不属于文学作品。 B: 本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C: 高尔基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D: 本文是以1905年前俄国革命急剧发展的形势为背景写成的。 |
10、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 , 。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⑤②①③⑥④B: ②①⑥③⑤④ C: ⑥②①③⑤④ D: ①③⑤⑥④② |
古诗词鉴赏。 王安石 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和一切阻挠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望远,似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作者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望其旗靡( ) 会匈奴大入塞( ) 俄而 , 斩首数百级( ) 范兵不敌( ) ( 2 )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只划一处) 虏 众 盛而 范 兵 不 敌。(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4 )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之时,第二次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之时(用原文填空,2分)。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 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5 )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 ,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 |
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朱成玉
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
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那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
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总是拿着扫把,试图把所有的哀怨清扫干净,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
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检,把中意的握在手心。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这个习惯让我感觉到,祖母永远不会衰老。
我在祖母的书里看到过那些落叶。祖母喜欢看书,她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每一段青春,都是一片叶子,那些青春的遗骸,无法言说的旧日时光,成了书签,丈量这一本书的历程,时刻提醒着你,哪些句子需要再一次爱抚,哪些情节需要重温。
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父亲告诉我,祖父结婚一年后就从军了,再也没有回来。作为军烈属的祖母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然而却没有人可以安抚她内心的痛苦。祖母习惯在那些叶子上写字,一句半句的,大多是哀怨的宋词。我想那是祖母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祖父吧。每年清明的时候,我就会看到祖母去祖父的坟前,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坟头,景象灿烂而华丽。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祖母掉过一滴眼泪,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的挤一下,就会泪雨滂沱,只是别人无法看见。祖母的泪水,只居住在她自己的云里。
不管天气好坏,祖母总是会大声爽朗地笑。祖母的苦难像一座山,把她的脊背压弯,却压不弯她热爱生活的心。
在那些树叶上写字的时候,祖母是小心翼翼的,仿佛怕碰坏了一份念想。写上了字的叶子,就如同被装上了灵魂,重新活了过来。我想只有祖母懂得那些落叶,也只有那些落叶懂得祖母,他们惺惺相惜,彼此嘘寒问暖。
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替那些果实遮过阴凉,从枝头跌落,背井离乡的叶子。
祖母在秋天的离世毫无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风,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树稀里哗啦地掉落了所有的叶子。其实,也只有风能让叶子喘息或者感叹。在叶子的生命中,风往往扮演着接生婆和送行者的双重角色,所以叶子的心思只和风说,它只和风窃窃私语。
落叶也有遗言吗?在离开枝头的刹那,它和风都说了些什么?谁听过它们交代的后事?那些齐刷刷掉落的叶子们,是去陪祖母了吗?
我想,如果祖母是叶子,那么风一定是祖父。他们之间,有那么多缠绕不清的爱意。
我的祖母,一片写满诗句的落叶,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把生命的结束当作下次旅行。
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不像雪,不论你走得多轻,它们都会在你的脚下呻吟,仿佛踩碎了它们的骨头。落叶从不惊叫,哪怕遇到再多的苦难,它都只是去和风窃窃私语。
我似乎听到了落叶在说:“等我,来赴一个灿烂的约会。在此之前,请好好生活,各自珍重。”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大凡笑着生活的人,他们都不曾因为苦而放弃,只因扛而成长。谁不希望自己活得轻松,没有压力,一切随性?但如果真的这样去做的话,最终会发现这个世界在和自己作对。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觉得自己轻松了,那也不是因为生活越来越容易了,而是因为自己越来越坚强了。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