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浦城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或者“使”)
B: 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 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D: 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2、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蟾宫曲•叹世(其二)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注释] ①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两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两百万。②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棼(fén)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在南柯郡做了二十年太守,备极荣宠。后因战败和公主去世,被遣归。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③兀的般:如此,这般。④证果:佛家语,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此指下场,结果。⑤蒯通:即蒯(kuǎi)彻,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他害怕事发被牵连,装疯。后韩信果被害。

对两首小令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山坡羊》中“峰峦如聚”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聚”表现出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B: 《蟾宫曲》开篇就连用“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三个和数字有关的短语来表现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C: 这两首小令均是以咏史感叹世情的千古佳作,两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们熟悉的历史事件,并画龙点睛地作出了推论。
D: 《山坡羊》抚今追昔,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蟾宫曲》用“醉了由他”作结,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人们应该从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中汲取教训。
B: 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信息与信心成为抗击疫情最好的“疫苗”。
C: 勤洗手是预防新冠肺炎传播上行下效的措施之一。
D: 小区是否实行封闭管理要因地制宜 , 把工作做得更周到细致一些。
4、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缥缈 困厄 绿茵茵 天涯海角
B: 嬉闹 缭亮 湿漉漉 忍俊不尽
C: 端祥 枯燥 孤零零 大廷广众
D: 迁徙 绚丽 笑咪咪 五脏六腹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珠算“中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6、

《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的外号在什么时候起的?( )

A: 祥子卖了骆驼之后
B: 偷骆驼之前
C: 进城拉洋车之后
D: 买了第一辆车之后
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许多词语。
B: 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都了如指掌
C: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D: 上网已经成为追求时尚的当代中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了。
8、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惟妙惟肖 坦荡如底 巧妙绝伦 诚惶诚恐
B: 正襟危坐 自出心裁 重峦叠嶂 因地制宜
C: 众目睽睽 粗治滥造 春寒料俏 摩肩接踵
D: 暗然失色 翻来覆去 颔首低眉 抑扬顿挫
9、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沃尔沃汽车工厂是中国、比利时、瑞典三方经济技术合作的典范,在“中国投资”和“欧洲技术”之间架起了一座互利共赢的桥梁。
B: 《故乡》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C: 若是像讽诵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读破五车,”有何用处?
D: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10、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chuǎn)息 动(rú) 多姿多彩
B: 蹿腾(cuàn) (zhēn)满 魂不守
C: 水(fú) 蒙 (háng)辈 具体而
D: 变(jī) 端(xǐng) 玲珑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1 )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空,“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 2 ) 品味“蒸”和“撼”的妙处。
( 3 )“坐观垂钓者,徒有羨鱼情”隐喻__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各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1 )甲乙两文作者同处北宋时代。甲文作者是________。乙文作者是欧阳修,选段出自课文《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________
( 3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虽然体裁不同,但都运用了典故。
B: 甲乙两文中都有“酣”字,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 甲文比乙文更直接地抒发出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D: 甲文写“出猎”,乙文写“出游”,都重在表现游玩之乐。
( 4 )甲文抒写词人________的豪情壮志,乙文表现作者________的旷达情怀。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郭沫若的《白鹭》,回答文后题目。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 1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画面名称画面形象画面特点
白鹭钓鱼图

和谐自然

枝头闲立悠闲舒适
白鹭晚飞图黄昏低飞


( 2 )文中划线句中的“它”是不是在“望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 3 )评论家晓雪在《关于散文〈白鹭〉》中说“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请结合文中语句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

( 4 )“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阅读下面的文段,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如何才能发现平常之景、平淡之人的美。
只要心 存一份热爱与向往,一丘秀峰一片流霞,一帘飞瀑一脉河流,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挺拔的大树,葳蕤的小草,芳香的泥土,美丽的田舍,都能让我们领悟 到美的极致。就是清晨的一滴露珠,傍晚的一缕炊烟,山林的一声鸟鸣,村巷的一声狗吠,也觉得有韵有意。

(《京郊日报》)

四月醉芳菲
①正应了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古诗,仿佛在一日之间,那被凛冽的寒风吹得只剩下枯枝和荒芜的小城大地,眨眼之间便在四月的一天桃红柳绿、春色阑珊了。
②四月天,人间芳菲开遍。所有的日子,都被一种肆无忌惮的明媚所笼罩,仿佛一切都被琥珀了一般,闪着别样的光鲜,润出别样的色泽。路边的迎春花是一树树开的,黄灿灿的花儿一下压住了树枝的全部,稀疏的地方,也是满枝条的绿芽。轻风吹来,黄绿相间着一种陶醉,映亮了心灵。园里的垂柳挥舞着柔软的纤手,似乎在微微地向林荫道上的人们问好致意,草坪也在一夜之间布满了嫩绿色,用恬淡清新诉说着季节的生动。我站在柏油路上,仰头感受暖暖的春日,一瞬间,如同被什么所击中,或被攫住了似的,只感到流光中的迷离与幻动,令人无可抗拒地几乎融入了和煦的暖风、游离的暗香以及不息的声色中。
③四月的芳菲使人醉呵!
④一时间,缤纷的思绪像杏花雨般落下……
⑤想去踏青。踩着油菜金黄绿草青青的田垄,寻找一些儿时的记忆,让自己从纷杂和困惑里释然,深深地呼吸,大声的呼喊,自在地和自然做个亲密的接触,做最放纵的自我。然后采一束野花带回家,放在窗台那个已经空了很久的花瓶里,把春天收藏在心里,把芬芳留在属于自己空间里的四月。
⑥想去远行。想去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江南,感受烟雨霏霏,着一身丝绸的长裙寻一些天上人间的浪漫,和着踏歌的节奏赏大街小巷细致的风情,于亭台楼阁里觅一些让心悸动的情感。使喧嚣中有些浮躁的心静下来,思索,再思索,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⑦想去耕种。踏着四月泥土的松软,架一柄木犁,以蹒跚的姿势,把种子播在春梦的端头。禾一把锄头,擦掉额头的汗水,在古诗平平仄仄中,深谙着粒粒皆辛苦的哲理。握一把牛鞭,赶一架老车,轧着车轱辘菜的新绿,吱吱扭扭地奏出岁月的向往。或者穿透四月薄薄的雨雾,听蛙鸣声声,如一首温馨的歌谣,唱响内心深处清脆的乡音。
……
⑧四月,融融的春光,无处躲藏的明媚饮醉了山水,也酣畅了爱情。人间四月天,在林微因笔下是一曲爱的礼赞,“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以几近阳光的心情去听这首美妙的抒情诗吧,你会感觉那一树花开就是一片林的爱,那一声燕呢就是一首爱的乐章。你会不经意间想起某个人,曾经擦肩而过,却成为永远的风景,永远的记忆。
⑨四月,多少缱绻的情怀,摩挲着春光流溢的感触。将思绪放飞,随影而行,随风遁远。四月,一半是醉人的芳菲,一半是疯长的憧憬。
(本文有改动)

( 1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抒发了作者那些感情?

( 2 )第2段中加点的“黄绿相间”和“被攫住”分别指什么?
黄绿相间:
被攫住:

( 3 )品味文中两处划线句,按要求答题。
(1)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草坪也在一夜之间布满了嫩绿色,用恬淡清新诉说着季节的生动。
答:
(2)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四月,一半是醉人的芳菲,一半是疯长的憧憬。
答:

( 4 )第④段中说“缤纷的思绪像杏花雨般落下”,作者有哪些思绪呢?请根据⑤—⑧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思念过去,让自己从纷杂和困惑里释然;向往远方,________ ;播种梦想,畅想奋斗的乐章;________ ,真爱的呢喃。

( 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描写了四月明媚的春光,表达了自己的真切的感受。
B: 文章综合运用了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生动地传递了作者的情感.
C: 全文按照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D: 文章语言清新明快,在细腻的描述中渗透着热烈的情感.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那儿,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韧……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以“那儿,”为题目作文。

要求:请在作文时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