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河南省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婷(pīn) 飘(yì) 亵(dú) 金铁马(gē)
B: 愧(nǎn) 巾(guān) 能(chěng) 前后继(pú)
C: 当(gōu) 地(nèn) 词(dùn) 自惭形(huì)
D: 养(huàn) 停(zhì) 骗(kuāng) 仓皇逃(cuàn)
2、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chà) 笑(nì) 确(záo) 堂大笑(hōng)
B: 发(jì) 晕(xuàn) 临(wèi) 咄逼人(duó)
C: 女(wā) 黄(yùn) 巢(kē) 淅沥沥(xī)
D: 聚(zǎn) 红(líng) 狭(yì) 为一谈(hǔn)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靠的是悠久的历史文明造就的。
B: 阳光明媚、四季花香的攀枝花,正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着八方来客。
C: “世界园艺博览会”5月在中国北京举行,每天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
D: 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4、

下面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B: 九曲河,雁城人民的母亲河,早已今非昔比。沿河两岸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百花争妍
C: 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 , 欣喜感慨溢于言表
D: 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 ,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外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聊斋志异》是一部以写狐鬼故事著称的长篇文言小说集,它大多以谈鬼说狐的形式讽刺了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罪恶。
B: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C: 《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既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又表现了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D: 《昆虫记》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一部公认的文学经典,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
6、文章第一,二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揭示敌论论证的谬误,指出论点的虚假。
B: 论证敌论的论点,为下文的驳论定基础。
C: 揭示敌论的论点和论据,亮出批驳的靶子。
D: 揭示敌论的论点,亮出批驳的靶子。
7、

将1---4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风,不大不小,不徐不疾,就像一双软绵绵的小手,抚摸着你的脸庞和额头, ,一起飞散到九霄天里去。
(1)恨不得将自己化作一泓春水
(2)轻轻的,柔柔的
(3) 使你感到舒心适意,飘飘欲仙
(4)和着这妩媚温馨的天籁之风

A: (2)(3)(1)(4)
B: (2)(4)(1)(3)
C: (3)(1)(4)(2)
D: (3)(2)(1)(4)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C919第一次首飞成功,国人欢呼雀跃。
B: 能否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关键在于相关部门主动关心未成年人。
C: 《朗读者》栏目精心挑选经典美文,旨在达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
D: 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9、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惘然:吃惊的样子
B: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C: 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D: 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 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愉悦而又深沉的低吟。
D: 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 )“齐鲁青未了”是作者乍一见泰山,惊叹“夫如何”之余的揣摩之景。 请你发挥想象,描绘这一景色。(30字左右)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王介甫第一书

【宋】曾巩

巩启: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巩再拜。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有删改)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 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间 以 王 回 文 示 之 亦 以 书 来 言 此 人 文 字 可 惊 世 所 无 有。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及舟船侍从以西________

不与足下共讲评之________

③欧公更欲足下开廓其文________

④余到京作书去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 4 )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 5 )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完成文后题目。
①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④“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⑤“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⑥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⑦“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⑧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⑨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⑩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 1 )写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每往下爬一步的心理感受。(可用文中原词,也可概括 _—— ——

( 2 )谈谈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3 )第⑤段中画线句与下文哪句照应?请找出来写在横线上

( 4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雪野(日本)

星新一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

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啰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挂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 1 )《雪夜》写的是陌生人抢劫的事。作品谋篇布局上非常精妙,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小说设计的三个出人意料的情节。
( 2 )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讨论,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把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这篇小说的表现技巧很有特色,使文章增色不少。

小文:是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都写到“白色的小精灵”却意蕴不同。开头:①________。结尾 :②________ 。

小联:小说中的省略号为小说塑造人物也增添了一笔亮色。比如“谁呀?是找我儿子……”

此处的省略号③________(品析省略号作用)。

小语:《故乡》中对闰土这一人物的出场做了延迟的安排,我觉得这篇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④________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⑤________ 。

知识卡片

延迟与摇摆

许多小说情节的运行并不是呈现一条直线,作者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而是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让他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一环扣一环,展现小说的结构张力,这就是情节的“摇摆”。


( 3 )有人说:“星新一的这篇小说没有一处提到哀字,但人读罢倍感辛酸。”请结合小说与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以《幸亏有你》为题作文。

提示:“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也可以是一段经历,亦或是一种信念,一句激励。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