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漳平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是作者老舍最钟爱的作品,以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
B: 《海底两万里》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鹦鹉螺号”,大海中自由航行。
C: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对西安事变称赞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年清明节前后,娇俏可人的樱花慢慢地在杭城绽放了,偶有风一吹,粉白色的花瓣轻飞曼舞 , 这种“樱花雨”,没人会不动心。
B: 这学期,班里转来了一位新同学,长得眉清目秀,八面玲珑 , 第一天就和同学打得火热。
C: 杭州全面启动G20峰会的各项部署工作,并且分批次确定了651个峰会项目。
D: 现在看电影,越来越多的人会抉择网上购票,这样可以早点买好票选好座位,就会心安很多。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B: 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处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氛围。
C: 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他回复说:“没什么,别多心。”
D: 《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本身的形象创造了人。”该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本身的形象创造了神”。
4、下列句子不会产生歧义的一项是( )
A: 这饭不热了。
B: 里根、舒尔茨分别同费萨尔、哈达姆会谈。
C: 他有两本鲁迅先生的书。
D: 李老师是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优秀教师。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然而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恨之情。
B: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这是词人对记忆中豪迈壮美的军营生活的描写“醉里”“梦回”表现出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与征人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D: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这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对上片的写景作出总评,后一句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6、

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竟在红土高原上造化出了一对神奇而极富个性的天然湖。
B: 为了突出主题,她编辑班级黑板报时,常常断章取义 , 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C: 整个社会在鼓动创业的同时,也要避免出现“创业即英雄”的舆论偏差,误导年轻人轻易放弃所学,跟风去卖猪蹄、烤脑花、煎大饼……
D: 纵使骗术再高明,作案痕迹处理得再干净,也总会有证据让骗子在事实面前显露出原形
7、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那段日子里,每当我的思念 得将要溃堤时,竟是书中许多句子和意象安慰我、帮助我平静下来。

⑵每年中考期间,宁波市交警部门就会根据当时的实际交通情况,对部分路段采取临时交通 等措施,保障了考试顺利进行。

⑶戏台楼口百子图这组浮雕,人物造型神情兼备, ,刀法精湛,体现了明清时期宁波木雕工艺的最高水平。

A: 汹涌 管制 惟妙惟肖
B: 汹涌 管辖 绘声绘色
C: 冲刷 管制 绘声绘色
D: 冲刷 管辖 惟妙惟肖
8、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我们面对疫情的时候,全体医护人员齐上阵,加班加点抢救病人,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
B: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C: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 , 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 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9、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庄严秀丽气象万千的长江真是美极了。
B: 美国警察竟然对最终束手无策的嫌疑人使用暴力。
C: 大渝网今日有条新闻说“重庆市民愤怒了”,我,一个普通的重庆市民,有一次被莫名其妙地代表了。
D: 迷路的我,再也不知道幸福在何方。你可望不可即的美丽,无法给我哪怕是一丝的安慰。
10、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

竹,是上苍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_________。

①泻进山脚下的洼地

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③汇成一泓清莹的静湖

④跌落岩缝汇聚成“丁冬”作响的山泉

A: ①③④②
B: ②④①③
C: ④③①②
D: ②③④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 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C: 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
D: 这首诗抓住一鹤凌云这一事物进行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翾浮的开阔景象,体现了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 2 )诗歌的一、二两句用到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________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无闻也。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其家穿井 ________

②国人之 ________

③不无闻 ________

( 2 )翻译。

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3 )“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的危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VR,未来已来?

①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系列科幻题材小说、电影就给我们这一代人勾画了虚拟现实技术的雏形。而随着电影版的《黑客帝国》三部曲上映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也进一步普及。究竟虚拟现实技术是什么呢?虚拟现实也就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雏空间的虚拟世界,向使用者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虚拟现实技术源于现实又超出现实,将对科学、工程、文化教育和认知等各个领域及人类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将无处不在。

②虚拟现实设备在现在并不是什么新事物,但作为首次实现民用,Oculus就在游戏领域收获成功,尤其是在智能硬件大爆炸的时期,虚拟现实设备完全有能力成为市场的宠儿。目前来看,比起星际遨游或是基因改造等听起来就遥远的科幻前景,许多人更相信在这一代的有生之年能够见识到虚拟现实游戏,就算做不到超现实的效果,应该最起码也能通过戴头盔,穿体感套装的方式来身临其境地玩网游。相信对现在的大部分玩家来说,光是能够实时以完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在游戏世界的各种动作,就足够让他们满足了。

③无论虚拟现实技术会引发游戏行业怎样的变革,它本身的脚步都不可能停止,广义上,它的应用起始于游戏当然不局限于游戏,或许在不远的未来,身临其境的进入到网游的世界将成为可能。

④除了游戏,虚拟现实还能用于灾难模拟,学生可以在虚拟现实中模拟火灾、地震等多种情况下的救助措施。医疗上,虚拟现实应用大致上有两类。一是虚拟人体,也就是数字化人体,这样的人体模型医生更容易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另一类是虚拟手术系统,可用于指导手术的进行。军事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战争过程已成为最先进的多快好省的研究战争、培训指挥员的方法。也是由于虚拟现实技术达到很高水平,所以尽管不进行核试验,也能不断改进核武器。战争实验室在检验预定方案用于实战方面也能起巨大作用。娱乐上,应用是虚拟现实最广阔的用逢。给人们最大的体验也就是之前所说的游戏方面。

⑤在这些虚拟现实场景中,积极、富有教育意义的固然有之,但当中也有不少掺杂了一些负面元素。人类或许将变得越来越封闭,喜欢与虚拟的事物进行互动,而逐渐减少与现实中他人的交流;由于虚拟现实可以带来日常感官以外更多的感受和互动,人们会对技术逐渐变得依赖,越来越有惰性。而这些负面的元素值得我们深思,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究竟是一场好的变革还是一个坏时代的来临。

(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虚拟现实技术”,为什么先从科幻小说和电影说起?

( 2 )文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 3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4 )虚拟现实技术还可能在哪些场合应用,请根据文章内容展开想象回答。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九步之暖
①我负责的1136号病房里来了新病人,叫露露,是个小女孩儿。她的到来让一向沉寂的病房有了笑声。只有15岁的少年一哲,依旧躺在床上看自己的书,一言不发。
②露露入院第三天,医生确诊她得了生存率很低的骨肉瘤。拿到诊断结果之后,露露的妈妈守在女儿床边,紧握着熟睡中的女儿的小手,黯然垂泪;露露的爸爸站在女儿病床前如灵魂出壳般,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③但对此一无所知的露露还是照样快活,她常常隔着一张床和一哲说话,问这问那。有时,露露甚至要爸爸把她抱到一哲的床上,看一哲画画,让一哲给她讲故事。自从有了露露,一哲明显开朗了许多。
④一哲这个一米八二的大男孩,在打篮球摔倒后,膝关节肿痛,到省医院就医,被确诊为骨肉瘤伴病理性骨折,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
⑤巨大的打击使一家人几欲崩溃,这个能将乔丹的篮球生涯讲上几天几夜的大男孩,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如一头受伤的小豹,愤怒地嘶吼咆哮,拒绝截肢。然而当父亲颤抖着身体,跪在床前哀求儿子配合医生治疗时,这个暴戾的男孩的固执倔犟瞬间土崩瓦解,他闭着眼睛,一言不发,汩汩的泪水像永不干涸的小溪,爬了满脸满颈。父子俩终于达成协议:父亲送一哲去天津肿瘤医院,如果这个全国顶尖的专业医院的诊断和省医院一致的话,一哲答应接受医院的所有安排。
⑥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已经快12点了,许多病房都熄了灯,我正在护士办公室里看书,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哲的父亲,用轮椅推着一哲。一哲的父亲问我:“一哲是不是可以短暂地走几步?”
⑦一哲笑了,腼腆地说:“如果我能‘走’出病房,露露就会相信,我的病‘好’了,这样,以后当她面对化疗的痛苦时,就会有一份真实的希望支撑着她。”
⑧一股异样的情愫在我心头迅速地涌起,我扭头去看一哲的父亲,一哲的父亲冲我点了点头,低声地说:“护士长,求您,答应孩子吧,我量过,从一哲的床到门口,只需要走九步……”一股殷殷的温润漫过我的心,我轻轻地俯身,拥抱了一哲。
⑨第二天上午9点多,我让护士把轮椅放在门口,然后走进1136号病房,大声地对一哲说:“祝贺你小伙子,你的病完全好了,终于可以出院了。”听到我的声音,一哲站起来,看上去神清气爽,英姿勃发。一哲笑着和众人说再见。
⑩露露躺在爸爸的怀里,一脸羡慕地对一哲说:“一哲哥哥,等我也跟你一样把病治好了,就让爸爸带我去你家,你答应过我的,一定要带我去看大海哦!”一哲笑着点了点头,“露露,听医生阿姨的话,你一定要坚强,记住,我在大海边等你哦!”
⑪众人有说有笑,露露的父亲搂着女儿,下巴抵在女儿的头上,一言不发。这个知情的粗犷男人目送着一哲离开,紧咬着嘴唇,大口大口的喘着长气,不让眼泪掉下来。一哲向露露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只走了几步,众人便不约而同地从后面围拢上去,用人墙挡住了露露的视线。没有人愿意让小女孩儿看到,那个少年走到门口,满头大汗地扑向轮椅时的痛苦模样。我在一个15岁少年的背影里泪流满面。
⑫这个坚强的少年,面对噩运,不是悲伤地无所事事,绝望地将痛苦的尘屑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是选择在疼痛中开花,将暗淡的际遇转变成生命中灿烂的瞬间。
⑬那一天,那个少年,用他的九步之暖,温润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将大家灵魂里的某根弦,轻轻地拨动……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

( 2 )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贯穿全文。
B: 文章对露露爸爸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他乐观的性格。
C: 文章第④段运用了插叙,交代了一哲入院的原因及严重的病情。
D: 一哲的“九步”既温暖了露露,又温暖了众人。
( 3 )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一哲怎样的心情?

( 4 )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 5 )比较下面的原句和改句,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说说理由。
原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
改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向外走去……

( 6 )读了选文第⑬段,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答出两点即可。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生活中,对话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人们还可以通过“握手”表示友好,通过音乐传达感情,就是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也传达着某种信息……这些能够表情达意的现象都可以称为“语言”。请以“语言”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在外貌、语言和性格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真正做到了人有其性,人有其声。如果让他们中的一个或几个生活在今天,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