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得当的一项是( ) A: 一个喜欢写作的人应该多留意生活。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颦一笑,都应该作为观察思考的对象。同时,还应多愁善感 , 做一个感情丰富的人。B: 小林正在网吧专心致志地打网络游戏,爸爸突如其来,吓得他连忙跑了出去。 C: 我们的体育老师身材高大,简直是个庞然大物。 D: 歌咏比赛时,李强一系列滑稽的表演让评委们忍俊不禁。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B: 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 , 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三月撄花节期间,磁湖南岸,樱花盛开,如云如霞,游人鳞次栉比。 D: 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
3、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 他最欣赏的一幅画是:《向日葵》,他从中感受到了力量和希望。 C: 季羡林先生的短文《成功》选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珠海出版社2001年版)。 D: 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
4、 | 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 ②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 ③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就会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 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 ④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 ⑤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了解它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 A: ④①②③⑤B: ②①④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④②①⑤③ |
5、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样的跋扈乖戾之气如果不早早的纠正过来,必将处处引起摩擦而不受欢迎。 ②礼是行为的规范。 ③我们不仅对长辈要恭敬有礼,对任何人都应维持相当的礼貌。 ④有些孩子早晨起来对父母视若无睹,晚上回到家如入无人之境,遇到长辈常常横眉冷目,不屑搭讪。 ⑤礼要从家庭里做起,为子弟者“出必告,反必面”,这一点是对长辈的起码的礼。 A: ②④③①⑤B: ②⑤④①③ C: ④③⑤②① D: ④⑤①③② |
6、 |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李书记亲自到特困户王大爷家里走访,看到家徒四壁的景象,这位年轻的书记不禁落下了眼泪。 B: 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 , 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 , 在山项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 他说起曾经的苦难,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平常的事,却让听者潸然泪下。 |
7、 |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 。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将芬芳献给世间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用宽大承载生活 A: ②④③①B: ②①④③ C: ①④③② D: ③②④① |
8、 |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视野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到了16岁左右时,年轻人得有点大视野。 ①16岁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个视野拓展期 ②16岁之前的孩子,眼中大多是孩子气的东西 ③而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会变宽 ④在这个阶段,你所看到、接触到以及思考到的,都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⑤这是16岁左右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般过程 A: ①③②④⑤B: ②①④③⑤ C: ②④⑤③① D: ①②⑤③④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窒息 战粟 涉足 语无仑次B: 稠密 熬游 炽热 忧心仲仲 C: 瞬息 凝望 遗憾 忍俊不禁 D: 闲瑕 茏罩 忏悔 祸不单行 |
10、 |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当之无愧 石破天惊 参差不齐B: 慷慨以赴 迫不及待 相得益彰 C: 姗姗来迟 叹为观指 略胜一筹 D: 潜心贯注 低回婉转 静穆庄严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 )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并解释。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学无以广才 ( 2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3 )请摘录一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喜欢的理由。 ( 4 )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________、不能________。(用原文词语填空) |
①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②嫦娥四号原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它的设备结构基本不变,仍分为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但是因为嫦娥四号与嫦娥三号科学目标差异很大,加上着陆点选在月球背面,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嫦娥四号也进行了针对性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是装载了几台国外科学载荷,例如,德国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瑞典中性原子探测仪。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它能探测着陆区的辐射剂量,为未来的载人登月航天员的危险度进行前期评估,提供相应辐射防护的依据。中性原子探测仪,对于解决太阳风与月表相互作用机制、月表逃逸层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③中国嫦娥探月工程无人月球探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那么,嫦娥四号是如何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呢?2018年12月8日发射后,嫦娥四号很快达到了第二宇宙速度,直奔月球而去。12月12日来到了月球附近, 12月30日,在地面工作人员的遥控下,嫦娥四号又实施“太空刹车”,并成功被月球的引力捕获,进入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成功进入距月面15公里的落月准备轨道,为择机着陆做准备。
④1月3日上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内,随着现场工作人员一声令下,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实施动力下降,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只能采用火箭发动机反推的方式徐徐下降,探测器的速度逐步从相对月球1.7公里每秒降为零。动力学下降阶段可分为以下步骤:首先,通过主减速阶段使嫦娥四号轨道速度降低,并下降至8公里的高度;接着,在6公里到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然后,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在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最终,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
⑤在降落到目标区域后,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要完成一系列步骤:着陆器太阳能帆板打开,着陆器转移机构解锁展开,巡视器太阳帆板、桅杆展开,巡视器移动到着陆器转移机构上,着陆器转移机构解锁、下降,巡视器从着陆器转移到月面,完成两器互拍后分别展开探测工作。
⑥嫦娥四号的着陆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的冯·卡门环形山,冯·卡门环形山是一座巨大的古撞击坑,直径大约180公里,形成于约45.5亿-39.2亿年前,以著名的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师西奥多·冯·卡门的名字命名。在刚刚形成的时候,冯·卡门环形山内曾经流淌着岩浆,导致南部区域非常平坦。冯· 卡门环形山位于比它更大的艾特肯盆地中,该盆地直径大约2500公里,深13公里,从坑底最深处到最高处落差大约16公里,这是太阳系内已知的最大、最古老的撞击坑。其90%的面积都分布在月球背面,只有一小部分在月球正面。该盆地保存了原始月壳的岩石,收集这个区域岩石的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月球的组成,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链接材料)
2006年2月10日,月球探测标识“月亮之上”,在网民投票中一举夺冠。
图示解说:该标识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临其上,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落笔的飞白是一群和平鸽,图形整体呈蓝色。
( 1 )选出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 )刀 爱
乔 叶
①明媚的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②“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奶奶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③“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 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抵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
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 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④“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⑤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惊悸和疑惑当然也 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⑦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 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身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虔诚
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 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⑧“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⑨“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⑩“那有什么不好呢?”
⑪“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
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⑫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⑬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实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
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⑭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
而且,伤短爱长。
⑮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逆境的时候,去承受挫折并积蓄养料;在顺利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把刀并慎用养料。
⑯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 1 )请概括出“我”对砍树这一行为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儿时:________ 长大了: ________
( 2 )说说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好在哪里。①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②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 3 )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①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②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 4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刀爱》含义的理解。1910年秋,不满17岁的毛泽东准备离开闭塞的韶山去长沙求学。临行前,写成《呈父亲》一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力透纸背的四行短诗,书写了伟人人生启航之际的少年豪情,纵贯了伟人一生的信念追求。
当下的同学们正值人生花季,绚烂无比。正所谓心中有梦,肩上有责,脚下有路。在18岁成人礼即将到来之际,你想说些什么?
请以“我的青春寄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