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8年连云港市平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用得恰当的一句是( )
A: 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风花雪月 , 也令画家销魂!
B: 网师园可算得上苏州园林中温婉秀丽、典雅大方的大家闺秀,为之倾倒者数不胜数
C: 这个班集体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团结互敬,相敬如宾 , 班风良好,所以是大家公的当之无愧的优秀班集体。
D: 张教授讲课风趣幽默,常常让所有的学生都笑得忍俊不禁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B: 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郭沫若称赞他的著作《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C: 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D: 契诃夫,俄国短篇小说大师。他在《变色龙》中,用夸张手法使警察“奥楚蔑洛夫”这一小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下列划线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知其一
B: 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斯陋室
C: 何陋有/一老兵闻
D: 自为大有所益/我酌油知之
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毫无顾忌地拿起漆满茶垢的茶碗舀水喝,还把自己的水壶灌满。
B: 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 , 让我们受益匪浅。
C: “我再说一遍,我对这事一无所知 , 先生,”老人烦躁地说。
D: 我苦口婆心地说了大半天,已经口燥唇干,可是他仍然无动于衷 , 毫无悔改的表示。
5、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箱盖在这个洞的上方自动地打开,原子能反应堆的费料就倾泄到这个洞里。
B: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忠一是。
C: 在离村庄更近的地方,一座小小的庙建造起来了,并且还副带建造了一个广场。
D: 振耳欲聋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扩音机里传了出来,经久不息。
6、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将“可以提升自我”和“能够增长知识”互换位置)
B: 通过后天的超乎常人想象的艰苦训练和磨砺,使浙江卫视《最强大脑》节目的某些选手的记忆技能发生了改变。(去掉“使”)
C: 随地吐痰,是衡量一个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在“随地吐痰”之前加上“不”)
D: 广州是个国际化都市,请市民自觉保护城市秩序,爱护城市环境。(把“保持”改成“维护”)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8、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岔道 蔓延 雄跨 重峦叠障
B: 蔷薇 车辙 宏敞 春寒料峭
C: 古朴 暄嚣 扒掘 巧妙绝伦
D: 跳骚 翰林 败笔 别出新裁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B: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创作的《卖油翁》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阐释了“熟能生巧”这个道理。
D: 《孙权劝学》中吕蒙因为读书而增长了才略,文中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沿用至今。
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偏辟 翩然 燎原 草长鹰飞
B: 思慕 严峻 震憾 海枯石烂
C: 欺侮 搏击 撺掇 人情事故
D: 迁徙 油馍 缄默 天衣无缝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卜式传

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选自《汉书》,有删改)

( 1 )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 2 )写出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浑邪等降 ________

②上使使问式 ________

③初式不愿郎 ________

④愿陛下勿 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 4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感冒吃药有讲究

①又到了感冒多发季节。

②感冒引起的鼻塞、咽痛、咳嗽等一系列症状着实让人难受,不少市民为了免受这些感冒症状的折磨。一有感冒症状就马上吃药或打点滴,甚至身边有人感冒或流感流行时,害怕自己被传染,也赶紧服用板蓝根等药物,认为这样可以把感冒“截”住。

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部主治医师刘红升表示,感冒药的主要功效是缓解症状,让感冒的人感到舒服点,但是并不能让感冒病程缩短。而使用抗生素是非常错误的方法,因为抗生素无法消灭病毒。“对付感冒病毒最有效的不是药,而是多休息、多喝水,让身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普通感冒与流感相混淆。”刘红升解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⑤普通感冒30%﹣50%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特点是散发性,不引起流行。普通感冒的症状有发热、流涕、打喷嚏、鼻腔干燥、头疼、头晕、恶心等,但不是所有的症状同时出现,根据个体差异症状各异。

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特点是具有流行性。流行性感冒多发于冬春季节,大面积群体出现,由病毒引起。流感的症状在有些病人身上表现比较典型,一发病即可能出现高烧,常达38.5℃以上,并伴有寒战、肌肉酸痛、头痛、咽痛、全身乏力;但在有些病人身上表现不典型,通常和普通感冒症状类似,只是在程度上稍重。尽管这些流行性感冒的主要表现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季节性和传染性较强,一定要引起注意。

⑦“普通感冒不是什么大病,许多人选择了自己买药服用,这种方法不是不可取,但一定要明白如何选药。”刘红升表示,普通感冒如果症状轻微,甚至可以不用药,如果症状重,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物抗病毒和减轻症状的西药,比如“白加黑、泰诺、康泰克”等,“但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一些病人几种药一起吃,这样的做法有害无益。因为这些西药的药物成分大多类似,多种药物一起吃,仅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⑧流感的处理则要区别对待,如果症状不典型,市民不能分辨自己是患了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处理原则可以参考普通感冒,如果症状迁延不愈,可以看医生来帮助解决。但对于症状较重的流感,最好发病初即去医院就诊,医院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检查帮助明确是否感染流感病毒,在治疗上会加用治疗流感的药物,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奥司他韦”。

﹣﹣选自2012年3月28日《科技日报》

( 1 )本文是按________顺序说明的。

( 2 )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何异同?

( 3 )第③段划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 4 )本文多出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请列举一例简要分析其作用。

( 5 )结合本文和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怎样预防感冒。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呵,中国心
朋友,当你听到《我的中国心》这支歌的时候,难道你不陶醉在那优美、深沉的旋律里?难道你不被歌曲所抒发的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愫所感染?难道你不因此而联想起许许多多有一颗中国心的炎黄子孙?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在歌声中,我想起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他蹲在一边,看着一张图纸。我和几个伙伴在打排球。突然,球掉进了水沟里。“哎,这张纸给我擦球行吗?”“我才不呢!”我掏出一块巧克力,说:“你把纸给我,这巧克力就归你。”他望望巧克力,又望望地上的那张纸——哦,这时候我才看清那是一张中国地图。他摇摇头。我故意追问了一句:“你不想吃吗?”“想。”“那你怎么不给我?”他扑闪着大眼睛,认真地说:“爷爷说,不能出卖祖国。”
热爱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感情。这种感情一代连着一代,缠绵不断。你看,这个幼小的心灵里,不是已经注进了真挚的爱国之情了么!
呵,中国心!中国心!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记得报纸曾经报道这样一件事,在进攻被敌寇侵占的者阴山的途中,部队碰到敌人布下的雷区。因扫雷器出故障,无法前进,时间已非常紧迫,容不得半点迟疑!一位战士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放下枪支,从容地滚向雷区。顿时,雷声四起,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部队滚出了一条通向胜利的路,自己也走完了闪光的人生之路。
祖国——难道还有比这更为神圣的字眼吗?为了她,多少人献出了勃发的青春,多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人的心里,祖国的位置永远高于一切,高于一切!
呵,中国心,中国心!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生命垂危的华侨,叫儿女们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精制的盒子。儿女们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等父亲用颤抖的手接过去,打开来,一看,原来是一撮黄土!一个家财万贯的企业家,为什么会看重这分文不值的黄土!这是他离开祖国时,含着热泪揣在怀里带走的。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当年,我为生计所迫离开了祖国,可我的心始终没有离开祖国啊!我每每望着这撮土,思念遥远的故土……终于,我的心愿得到了实现,祖国强大起来了!强大起来了!……可惜我已无法为她出力了,这是我终身的遗憾,……”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毕生积累的一笔财产献给祖国;并要求儿女们回到故土去,建设祖国……
这是什么时候?——他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这是什么地方?——远离祖国的地方。可他还是深深地眷恋着祖国、热爱祖国!这是一颗多么火热的赤子之心啊!
呵,中国心,中国心!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 1 )将文中三个事例的内容,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 2 )文中选取的三个事例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这三个事例分别说明了什么?(第2问,用文中原话回答)

( 3 )老华侨“精制的盒子”里是“一撮黄土”,它在文中有什么寓意?

( 4 )文中引用的歌词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 5 )本文的中心句是那一句,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两题任选一题。
要求:字数在600字以上,书写整齐,语言优美,意思连贯,不可出现错别字。
题目(一):通过写一两件事写一个你所熟悉或所尊敬崇拜的人。题目自拟。
(二)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那一双眼睛”为题,写一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