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B: 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运动的基础是什么?是什么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的战士的呢?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给了我们答案。 C: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D: 自8月8日《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启动以来,恩施州针对团队包机(专列)、包车等形式组织外来游客的旅行社给予了不同奖励。 |
2、 | 下列句子的没有语病一项是( ) A: 今天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大家都做得很好,值得表扬。 B: 初一年级的男学生体重大多在约五十公斤左右。 C: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与我们是很相宜的。 D: 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使他对自己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
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21年世园会落户扬州,这将极大提升扬州的城市知名度。B: 漕河社区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C: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D: 通过“诵读经典”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受到很大的触动。 |
4、 |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B: 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 近段时期以来,小红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
5、 | 字词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驯(xùn) 禁锢 咄(duō)咄逼人 杞人忧天 B: 怂(sǒng)恿 懒惰 畏罪潜(qián)逃 大相径廷 C: 蹒(mán)跚 滑稽 骇(hài)人听闻 怪诞不经 D: 羞怯(què) 缥缈 随声附和(hè) 神彩奕奕 |
6、 | 下列划线词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为宫室之美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B: 呼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 受地于先王 仓鹰击于殿上 D: 以中有足乐者 先帝不以臣卑鄙 |
7、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狡辨 绚丽 迂回 销声匿迹 B: 骤然 漩涡 缭绕 平易进人 C: 浮燥 眺望 褶皱 锋芒必露 D: 追溯 翩然 怠慢 挑拨离间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花开在苦寒中,开在秃枝上,没有绿叶相映,特立独行 , 自荣自美。 B: 我市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市容市貌的变化我是有目共睹的。 C: 今年入夏以来酷暑难熬,这使得原来滞销的空调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 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方兴未艾。 |
9、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清晨,村庄静谧,炊烟缭绕,呈现出一片使人身临其境的田园风光。 B: 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很健谈,每次和同学谈话都是强聒不舍。 C: 孩子贪图享乐的思想如果潜滋暗长 , 那就不好了。 D: 在省运动会的闭幕式上,我校表演的呼啦圈广播体操粉墨登场 , 受到全体观众的热烈欢迎。 |
10、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选文记叙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浩大声势和结果,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 B: “真假结合,虚实相生”是《桃花源记》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 C: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以生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D: 《捕蛇者说》中“蒋氏”与作者的谈话是全文最为华彩的章节,通过蒋氏之口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
阅读《天上的街市》,回答问题。 ( 1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中的“浅浅”一词应怎样理解?理由是什么? ( 2 )诗人开始用“好像”,后来用“定然”,怎样理解这种词语运用的变化? ( 3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诗人为什么要对这一故事进行大胆改编? ( 4 )你认为“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句诗写得好吗?为什么?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选自《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选自《学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选自《曲礼》)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弗学而能________ ②其次务施报________ ③玉不琢 , 不成器________ ④人有礼则安________ ( 2 )《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________(原句)。(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③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 4 )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 |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夜色渐浓。肖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着语文试卷。肖老师边批改,脸上边露出满意的笑容。她为学生聪明、认真而感到高兴。当她批改到王小朋的试卷时,脸色顿时由晴转阴,只见她在试卷上用力打了个叉,由于用力过大,试卷都被戳穿了,殷红的墨水渗透了试卷的背面。只听见肖老师嘀咕道:“这王小朋也太笨了,这道题我都讲了三四遍了,他怎么还做错?”肖老师情不自禁在试卷的下方写上了一行字:小朋啊,这样一道简单的题你还准备做多少次才能做对?
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拿着试卷聚精会神看了起来,许多同学还互相对比着试卷。肖老师下意识往王小朋这边看去,只见王小朋的眼睛紧紧停留在试卷上一动不动,同座位的同学想看下他的试卷,他立刻将试卷合了起来,脸色通红。
下课了,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出教室,王小朋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窗前,他目不转睛地眺望着窗外。
不知什么时候,肖老师走到他的身边。肖老师笑道:“在看什么呢?”
王小朋看见是老师,用手指着窗外说道:“我在看那树枝上的一只蝴蝶。”
肖老师顺着王小朋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有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肖老师含嗔道:“这么大了,一只蝴蝶好像也没看过?”
王小朋说道:“看到这只蝴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肖老师疑惑地问道。
王小朋若有所思地回答道:“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肖老师“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她有些揶揄地说道:“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
王小朋自言自语道:“我在想我老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只听到她也喃喃自语道:“是啊,蝴蝶的翅膀究竟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又是一堂活动课,同学们在教室里有的在做作业、有的在互相交流着……这时,肖老师推门进来了。
忽然,同学们都停下了手上的事,目光全都投向了黑板,只见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一行字: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有的还忍不住笑出声来。肖老师开口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同学们听了,立刻纷纷议论开来。有个叫崔子涵的女同学站起来回答道:“我看过《动物世界》,上面好像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6次才会飞行。”另一个叫许静的同学回答道:“听我奶奶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8次才会飞行。”又有一个叫李平平的同学说:“我看过一本科普读物,上面好像说蝴蝶的翅膀要扇动9次才会飞行……”同学们说出各种答案,最多的说蝴蝶要扇动21次翅膀才会飞行。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肖老师心中涌动起一股股暖流。她感慨万千地说道:“谢谢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蝴蝶要飞翔,必须要反复扇动自己薄如蝉翼的翅膀,才能够自由地飞翔。同样的道理,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时也需要反复地扇动自己的翅膀,才会避免差错,这是一种阵痛,也是一种必然,任何事欲速则不达。”说到这里,肖老师看了看王小朋,她发现,王小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腰杆明显地挺直了许多。
肖老师最后说道:“我也曾经反复扇动自己的翅膀才学会了飞翔,就是到现在,我有时对一个问题,也需要反复思考,才会做出正确的答案。”
同学们会心地笑了。大家伸出两只手,上下摆动着,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扇动着翅膀……
( 1 )根据文义,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主要事件 | |
起因 | 一道简单的题肖老师讲了三四遍,王小朋还是不会做。 |
经过 | ________ |
结果 | ________ |
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
( 3 )第(10)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她有些揶揄地说道:“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
( 4 )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指出并说明理由。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阅读《日出》最后一自然段,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 1 )选段中首句“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在文中有何作用? ( 2 )本选段是作者所写的景与作者的感情是怎样融汇在一起的?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朱子《治家格言》以及《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亲爱的同学,你对“家风”有怎样的认识?你家有怎样的家风家规家训影响着你的成长?
请以“成长路上好家风”为题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写出你对“家风”的切身体会和思考。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标点符号的运用力求正确、规范;③为公平起见,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